大年初一他死了,日本政坛最反动的石原慎太郎之死,会改变日本吗
石原慎太郎
每年新年,日本人总要给中国人一些“惊喜”。去年是日本著名配音演员茅野爱衣本性暴露,大年三十去靖国神社拜鬼,被爱国网友称为“茅厕拜鬼”。今年大年初一则是日本右翼大佬级人物、反华最积极、拜靖国跟拜他亲祖宗一样的石原慎太郎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石原慎太郎是挑动日本侵略钓鱼岛的罪魁祸首,他凭一己之力,强行将中日政界搁置的钓鱼岛争端拿上台面,促使中国积极维护钓鱼岛主权,也促使日本社会全面右转。咱们今天就来聊聊石原慎太郎的一生。
神社
一、石原慎太郎其人
石原慎太郎,出生于日本积极侵华的1932年。在军国主义、侵华氛围浓厚的20世纪30年代中成长起来的他,对侵略中国、右翼思想耳濡目染,养成了极端反动的人格。旧日本灭亡后,虽然美国对日本进行了民主化改革,但并不彻底,日本的右翼土壤并没有被清理干净。
1952年,石原考入一桥大学,在大学时期,他就积极参与政治活动。1954年,他发表了人生处女作《灰色的教室》。该作品受到当时文人的好评,在文学创作领域他开始崭露头角。此后石原开始频繁发布大作,凭借《太阳的季节》一文他获得了“芥川文学奖”(地位类似中国的“鲁迅文学奖”)。可以说石原也是个文豪。
《太阳的季节》发扬了日本传统艺能,以色情、暴力和犯罪为主题。其内容创作上特别像中国的《金瓶梅》和日本的《源氏物语》。该作主人公是一个叫津川龙哉的青年,其生平、性格和事迹特别像西门庆、光源氏。
龙哉
津川是个混混,整日游手好闲,又沉溺女色,经常纠集狐朋狗友在女学生上下学路上抢劫她们。津川和一个叫英子的女生交往、发生关系,但同时津川又频繁出入色情场所,和妓女们鬼混。当津川玩腻了英子,果断以5000日元的价格将英子卖给自己的哥哥。可以说龙哉就是个人渣。
英子
对该小说的评价,当时的日本呈两极分化。石原自己说小说展现了战后50年代日本在经济腾飞之时,一般青年的迷茫和堕落,是抨击社会的作品。但该小说是个18禁的小说,它肯定无限制的、突破伦理道德的“适合于动物的那种情操”(小说原话)。因为该小说存在大量的色情低俗内容,所以当时有大量的日本当红作家批评该作是“极简单的恶作剧文学,好似只要破坏良风美俗,就是新文学”,佐藤春夫甚至为了抗议给石原颁奖而辞去了芥川奖评委会委员的职务。但更多的无知群众却称赞石原为“年轻一代的旗手”,甚至日本还拍了同名电视剧、电影。
二、从色情小说作家到右翼政客
20世纪60年代,“文豪”石原开始转型走向政界。凭借过去写作留下的社会名声,加上有一定的财富,石原在选举中一帆风顺。1968年,他就成了自民党的国会议员,自1999年起连续三届当选东京都知事(类似北京市长),直到2012年10月他主动辞职。辞职前后,他组建右翼政党太阳党,后改组并合并其他势力,组成维新会。该党在当时诡谲多变的日本政局中,大有突破日本传统两党格局(自民党、社会党),成为新兴第三党的趋势。石原也成了日本公认的右翼顶点、大佬级人物,其地位类似于战前日本的右翼导师北一辉、大川周明。
北一辉
石原的右翼本性真正暴露于1973年。这年7月,石原以歃血为盟的方式在自民党内组建了自己的小团体青岚会,其目的是反对田中角荣促成中日邦交正常化,推动陆台“两个中国”,维持日“台”关系,鼓吹复活日本军队,赞扬纳粹主义。他把共产主义叫做“敌人”,称赞纳粹分子是“最崇高的人物”、希特勒是“启蒙政治家”。
今天说日本右翼,最大的特性就是狗仗人势,依靠“义父”美国的帮助,奴颜婢膝般地反华,以向美国表忠心。但石原比今天这些“废物”右翼更右翼。石原最著名的就是说“不”三部曲。1988年,石原和索尼老板盛田昭夫合著了《日本可以说“不”》;1990年,石原出版了《日本还要说“不”》;1991年,又出版了《日本坚决说“不”》。这三本书堪称现代日本的右翼圣典,在辩解日本侵略、屠杀罪行之上,突出宣传日本要抛弃小国意识,批评当时日本对美的“软弱外交”,公开向美国“宣战”,要向美国说“不”。可以说当时石原反对的主要对象是美国,兼职反华。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崛起,加上美国《广场协定》狠狠地教育了日本做人,由此石原的矛头从主要反美转向了主要反华。
说“不”三部曲
三、反华的顶点
石原反华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拜鬼。臭名昭著的靖国神社自1978年起,每年会举行两次“祭祀”,以祭祀日本诸战犯。石原拜靖国比拜他家祖宗都积极,每年的祭祀都要参加,从无缺席。自小泉纯一郎2001年首开以现任首相身份拜鬼之后,石原不仅替小泉张目,更是以刊登新闻报纸的方式上书天皇,跪求天皇拜鬼。
今天的日本军国主义余孽
二是反人类,否认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世界公认的反人类罪行,但2004年东京都知事石原公开发布声明,说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的谎言”;东京市政府通过了否认南京大屠杀、美化侵略的《新历史教科书》的审定,自此《新历史教科书》登堂入室、公开销售,成为日本学校官方指定教科书之一。
右翼教科书
三是怀念神风。神风队是日本最后的疯狂。二战结束前,日本军部让日本新手飞行员以自杀撞机的方式攻击盟军。石原特别感念这些神风队,所以2005年由他主导,创作了右翼历史片《吾为君亡》,将那些被日本军国主义洗脑的神风队员美化为“英雄”,宣传军国主义武士道精神。
四是宣传中国威胁论。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日本右翼特别担心崛起的中国会清算日本的战争罪行,所以日本右翼中的“有识之士”抢先提出了“中国威胁论”,力图将发展中的中国围堵、扼杀。2005年6月,中国核潜艇弹道导弹试验成功,中国国防力量更加强大。当月石原在华盛顿提出了中国提升国防力量的行为比美苏冷战更可怕,“东亚现在置身于紧张危险”,主张“父子”联合反华。2012年,石原访美又提出了为防止中国“威胁”,要分割中国,策动“台独”的言论。
强大的中国才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四、钓鱼岛问题的始作俑者
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中国官方有清晰的表述,日本著名史学家、为数不多的客观史学代表井上清先生在其大作《钓鱼岛:历史与主权》中也已经将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论述得非常清楚。那么挑动钓鱼岛问题,进而引发中日关系全面崩溃的原点在哪里呢?
其实就是石原慎太郎的一己之力。
井上清先生的仗义执言
在中日关系正常化的七八十年代,毛主席、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和日本领导人达成了默契,中国“搁置”了钓鱼岛争端。但到了2012年,已经是维新会头目的东京都知事石原,为了在当年的竞选中获得日本选民支持,以强硬态度发布了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提案。当年4月,石原以东京都的名义向不知道哪找来的钓鱼岛“岛主”栗原弘行购买了钓鱼岛。随后日本政府人员公开登上钓鱼岛,引发中国全面反制。接着在石原引导下,日本民间右翼势力纷纷跳出来,以反华为口号,挑动日本民族主义,由此日本右翼势力暴涨,日本右翼大面积复活、反华成了此后日本的主色调。至此中日关系全面冷淡,直到今天。可以说,石原是凭借一己之力,全面扭转了中日关系。
石原慎太郎
文史君说
今天日本政局不断右转,虽然这不是一个人能办到的,但石原慎太郎无疑在日本右转的道路上出力甚多,其地位甚至可以和日本法西斯精神导师北一辉并驾齐驱。今天日本不断试探中国底线、不断否认历史,日本的右翼已经无法遏制,石原慎太郎之死,如同北一辉之死,不会对日本造成任何改变。
参考文献
胡运哲:《石原慎太郎与冷战后日本的民族主义》,东北师大硕士论文2010年。
蒋丰:《日本地方政治势力干扰中日关系》,《党政论坛》,2012年第10期。
蓝泰凯:《石原慎太郎:从右翼作家到反华急先锋》,《贵阳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