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晚年,不想被儿女疏远,铭记以下三点

2023-02-06   有意义的旅途

原标题:走到晚年,不想被儿女疏远,铭记以下三点

作者:闻秋声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01、引言

人老了,就像是褪了色的画卷,颜色不再那么鲜活。

走到晚年,忽而发现,与子女之间的思想相差十万八千里,两代人所做出的选择也常常南辕北辙。

年轻人,喜欢冲击强烈的东西,渐渐地与父母有了代沟。

人到晚年,尊重是靠自己争取的。

如果不想被儿女疏远,要适当地改变自己的思想,换一种方式与子女相处。

窦文涛说:“老不是一个年龄问题,也不是一个生理问题,而是一个认知问题。”

作为父母,在孩子成年之后,要给予他们更多发展的机会。

若不想和子女们产生隔阂,被疏远,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改变相处模式,铭记以下几点。

02、人老了,保持自理能力,别事事依赖子女

人生一辈子,每个年龄阶段,都是自我修行的过程。

老有所依,似乎是老年人的梦想。但是,等到老了,才发现,子女们有他们自己的生活要忙。

年纪大了,喜欢人多,热闹,总想子女陪伴在身边。

若一直跟儿女住在一起,事事让他们照顾,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压力。

在晚年,如果不想被子女疏远,要学会保持自理的能力,别倚老卖老,事事依赖子女。

人老了,也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让子女有更多的时间,去奋斗,去安心拼事业。如此,在真正遇到困难时,儿女才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为父母保驾护航。

在晚年,与子女相处,也要有分寸感,不要过分地依赖。

如若,可以照顾好自己,能独立完成更多的事情,就依靠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

不事事依赖子女,不让自己产生过度的心理压力。与子女相处,适当地拉开一些距离,再见面时会感到很亲切。

03、调整心态,学会放手,别过度管控子女

人生路上,与子女相处,其实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过程。

如若,在晚年,依然过度管控子女,不懂得放手,会让子女产生逆反的心理,想要逃离父母的管控。

父母对子女的事,干涉越多,管控越多,也越不利于子女的成长。

《流金岁月》中谢宏祖的母亲过于强势,希望儿子未来的发展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

她的儿子内心很叛逆,花天酒地,过着很好的物质生活。只有在缺钱的时候,才会对母亲说好话,才会好好听她的话。

父母对子女的束缚感太强,子女便不能独立,会在思想上和父母产生难以跨越的沟壑。而且,还会经常和父母唱反调,使得他很想逃离家庭。

毕淑敏说:“亲近地保持距离,才是最恰当的交际方式。”

作为父母,要明白,子女不是你手中的提线木偶,他应该过属于自己的生活。

对子女学会放手,让他们独立成长,在晚年,也能受到子女更多的尊重与理解。

04、对待儿女,保持良好的价值观,别太固执

人到晚年,最怕孤独,想与子女有一些交流,却发现思想已经渐渐落后了。

人老了,要学会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认知力,保持良好的价值观。而不是固执地用传统的思想和子女说教。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到晚年,也要学着接纳新的思想。

《生活像阳光那样灿烂》中的徐梓潼,被父母灌输“贵族”思想。她必须要嫁入豪门,让父母过上富贵的生活。

为了这个目标,她努力进入富豪成虎的世界。却,不曾想到,为了结婚而结婚,导致身体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不但,没有嫁给富豪,她还落得一身狼狈,深陷泥潭之中。

父母的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的成长。人生一辈子,都需要成长。即便,到了晚年,也要努力去接纳新的观点。

保持良好、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子女的发展,而且与子女之间,也能更好地交流。

父母如果不能正确教育子女,无法给她带来好的影响,当孩子走上错误的道路时,与父母的缘分也会变浅。

05、闻秋声寄语

人生路上,与子女之间的亲情,也是要用心经营的。

在晚年,年纪大一些,如果身体状态允许,还是应该尽可能地保持独立。如若,自己可以处理生活中琐碎的事情,就不要总让孩子们操心。

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生活,不要过度干涉子女的决定。否则,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恶劣。

如若,总想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子女活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孩子产生叛逆心,就会越离越远。

好好珍惜与子女之间的缘分,用心去相守,彼此之间互帮互助,获得更多的幸福与快乐。

-END-

关于作者:闻秋声,以字为生。秋风煮雨,一杯清酒,三两故事,在孤独的路上与你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