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东三省是砍省,西北民风彪悍,河南少林湖北武当,巴蜀自古出高手,广佛拳法当仁不让。
那么,到底哪个区域的人武力值才是最高呢?
NO.1 贵州——唯一合法持枪部落
贵州,火力值爆表,拥有中国唯一合法持枪部落——岜沙苗寨。
岜沙人特别珍惜老枪,甚至一代代传下来的,成为重要的传家宝。在岜沙,男人必须同“枪手”二字等同起来才算是真正的男人。
芭莎苗寨的成年男性,配枪都是由公安部门特许的,部落里的每个男孩7-15岁之间,必须完成一次成人礼,完成祖上传来的严格仪式。标志着人生进入独立的阶段,14岁以上的男子都有一把属于自己的火药枪。
在游客远迎的时候,他们还会用枪来鸣抢欢迎。
尽管岜沙因为男人和火枪而闻名,但这里的人却并不会用枪来解决矛盾,岜沙男人人人有枪,但却对枪管理得十分严格,多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治安事件。而历史上,岜沙人解决矛盾纠纷的方式一直沿用至今,那就是斗水牛。
芭莎苗寨除了可以合法持枪之外,理发也很硬核。
芭莎苗寨理发用镰刀,镰刀剃头,剃头时,留住脑袋上方的发鬓将四周剃光,并终生保持这种发式,喻意留住财富。
此外,芭莎苗寨姓氏也很优雅,80%人姓滚。
NO.2 东北——最真性情干架
东北,最真性情干架,理由简单粗暴,过程极限拉扯,擅长反复攻击局部,结果不重要,为的是擦出爱的火花。
东北人在全中国留下的“战斗民族”印象,其实很大程度上来自东北人在中国大部分地方留下的赫赫武功。罗永浩曾经说过:长江以北的大案要案几乎都是我们东北人干的。中国北方的暴力犯罪案件,尤其是团伙犯罪,东北人的确表现抢眼。
东北多出暴力团伙,通常被解释为“民风彪悍”,而且逻辑上也颇能自洽:今天的东北社会,形成于近世的大规模自发移民,它相对于官方组织的有序移民,更容易形成类似丛林法则的民风,谁的拳头硬,谁就能圈占更多资源。
东北社会明显别于中国其他地区的社会结构特征,或许才是让全中国都认为“东北人都是黑社会”的最重要原因。
NO.3 广东——近代武术基地
广东,近代武术基地,拳种129种,大宗师(叶问、李小龙)老家,动作快狠准。
但最早的民间功夫,其实并不民间,起初在广佛,学功夫并不是穷小子走投无路的无奈选择,而是富家子弟每月缴纳高额费用才能得以传授学艺的高级技能。咏春宗师陈华顺每月要收数两白银,一生之中只收过16个徒弟,叶问就是他最后一个弟子。
除了武术之外,广东还衍生至篮球领域。
国内顶级联赛,坐拥三支俱乐部球队,大哥九冠王永远雄风,老二最好也能混个四强,三弟正在往强队杀手进阶。80年代底就开始,广东就用资本化运作篮球,敢花钱才能成大事。
就是有这种敢为人先的信念支撑,让广东人毫无意外的在体育事业上取得长足发展,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增加值常年稳居全国第一。
经过5年的运作,广东篮协目前拥有粤男篮联赛、粤女篮联赛、青少年三人篮球赛、小篮球联赛、粤港杯、粤澳杯、粤港澳大湾区三人篮球赛、三人篮球赛(成人)8个自创IP。
它们的存在,就像是多种刀枪剑戟汇集而成的一个兵器库,为广东篮球的整体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火力。
NO.4 广西——自带善战血统
广西,狼军外号响亮600年,自带善战血统。
抗日战争时期,桂军在对战日本侵略者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根据1945年统计的相关数据,在抗战8年期间,广西或直接或间接参战的人数达450万人,而当时广西的总人数不过1200万人。
要说桂军在同日军的较量中,打得令日军胆寒的战役,恐怕还属桂林保卫战了。桂林保卫战发生于1944年10月28日到1944年11月10日,一共持续13天。
据有关数据记载,当时日军在桂林周边集结近7个师团,15万兵力,300多辆坦克,30余架飞机。而当时桂林守军不足2万,多数还是当地自发组织过来保卫桂林的民团,相较于日军的飞机大炮,精锐部队,守军可以说不管是人数,还是火力上都没有任何优势。
但桂军之所以被称之为狼军,并不是起源于抗战争时期,而是源于明朝中期。
明朝中期倭患十分的严重,而官军不能制服,没办法征调了广西的狼兵去对抗倭寇,以暴制暴,狼兵爆发了惊人的战斗力,在广东的抗倭跟打击瑶民起义的战争中十战九胜,嘉靖三十四年,在浙江嘉兴以斩杀倭寇2000余人的功绩,取得“东南抗倭第一功”。捷报传来,百姓奔走相告,“将如虎,兵如狼,敌宼均丧胆,保国卫家乡”。自此,广西狼兵威名开始。
再到广西与满清八旗军展开宁远攻防拉锯战,力挫大清,这一战不仅是抗清战役中为数不多的大捷,它还是努尔哈赤一生之中的唯一一次败绩。
现在,广西特种兵培养从小抓起,军训堪比穿越。
广西军训有多硬核呢 ?
学生在泥潭里进行军事训练,完成各种体能训练和技能操作,俯卧撑、匍匐前进、泥潭摔跤,相比于普通军训显得格外独特。军训中的学生们浑身是泥,直接变成“小泥人”。在一天的训练结束后,教官还会直接用水管喷水给同学们“清洗”。
要知道在这参加军训还有概率直接学会步坦协同,操场上跑的最起码都是装甲车。 也就是说班里的同学们大概除了擅长擒拿,会扔手雷,以及熟练掌握迫击炮跟火箭筒的操作要领之外,对驾驶技术的理解也快接近军用级别。
NO.5 河南——全国武校最多
河南省地处中原要塞,从秦以来,河南不只是兵家必争之地,还是陈胜、吴广揭竿起义、推翻暴政、打响史书中国农民第一枪的福地。
不止如此,河南还拥有武林泰山北斗——少林寺,中原武学正源之源。作为最正宗的传统武学传递数朝不废,几乎贯穿了金庸的全部经典武侠著作,还是石破天、扫地僧、虚竹江湖梦开始之地,还讲究科班出生,全国武校最多。
河南规模最大是塔沟武校、少林文武学校、鹅坡武校、少林武僧培训基地等。
NO.6 湖南——硬核干架
湖南,无敌湘军硬核干架,前有抗战时期歼敌11万(长沙保卫战),后有5000人规模级械斗(1993年),手枪、火炮、手榴弹是主要武器,出动1000多武警配合两架直升机才摆平。
1937年,淞沪会战在上海打响,湖南倾其所有,境内所有部队全部出动。
淞沪会战期间,从湖南发往上海的总兵力达到了20个师,其中就包括了仍被称为“湘军”的湖南地方军队。
在上海战场,湖南子弟兵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要死面朝天,不死变神仙”,不失湖南人的干脆和火爆。
上阵杀敌前,这些湖南子弟相互道一声“来生再见”,视死如归。
NO.7 河北——武状元之乡
河北,打斗届尖子生,武状元之乡沧州,清代超1/3状元花落河北。
据史料可考,武科会试自顺治三年始至光绪二十四年止共举行109次,产生武状元109人。许友根在《武举制度史略》中指出清朝共举行武举考试109次,有记载的清代武状元109人,其中有籍贯可考者90余人,尤以河北、山东为最。
其实,河北武状元多,除了本身武力值高,还与该省武风素盛分不开。但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河北拱卫京师,清代给的乡试名额总比其他省给得多,得到了政策性的照顾,就跟现在的北京考生,考清华、北大总比其他省容易一个样。
但河北不止是武状元之乡,在三国杀也是河北帮大乱斗。
不管是刘备、孙权还是曹操,大营里谁还没几个河北将领镇场子,阎柔、牵招、田豫、鲜于辅、夏侯兰、刘备、张飞、简雍、赵云、公孙瓒、颜良、文丑、高览、程普、韩当,尤其是曹操的班底,简直能凑成一个小河北帮。
现在,河北还出了亚洲首位世界冠军——张伟丽。
张伟丽,是UFC草量级世界冠军,中国首位获得UFC金腰带的选手。
作为中国格斗界的领军人物和标志性人物,张伟丽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中国女性不服输、不畏惧、不屈服于任何困难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