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全球先进建筑理念和案例
致力为中国建筑市场
提供国际视野的设计灵感与科技解决方案
2023.11.16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7号馆
BCC+国际建筑科技大会即将盛大启幕
聚焦城市规划创新、城市节能、健康绿色公共空间、可持续设计理念与解决方案等热点话题,本届BCC+国际建筑科技大会邀请到两位院士嘉宾、十位国内外知名建筑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与学术机构权威代表,以国际视野切入,深入探讨,助力粤港澳地区乃至中国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时间/地点
2023年11月16日,10:00-15:40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 7号馆
报名方式
上午议程
Session 1 Agenda
打造超大型城市:
城市规划的实现与愿景
我们居住在都市时代。虽然城镇化带来了多种文化和经济机会,但基础设施和服务往往无法跟上快速密集化的步伐。我们需要制定新的城市设计途径并提供基本框架的方法,以促进巨型城市的社区和生活质量。本场会议即将探讨空间规划的创新潜力,为城市景观带来显著的积极变化,例如:健康的公共空间、绿色交通、休闲设施、节能的城市结构以及城市如何适应气候变化。
10:00-10:15
开场主持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院长
李翔宁
Prof. LI Xiangning
李翔宁教授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教授、院长,他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历史,理论,评论。他曾于2005 年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访问学者,并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等大学和机构授课。作为一名评论家,他是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评论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也是国际建筑评论家委员会的成员。他广泛发表了关于中国当代建筑和城市的理论与评论文章,并担任关于中国当代建筑文化的国际建筑杂志《建筑中国》的主编。
李翔宁先生是2007 年深圳双年展和 2008 年上海双年展的策展委员会成员。他曾任以下重大展览的策展人:2013 年深港双年展:2013年西外滩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2017 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2018 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2021年米兰“从研究到设计”三年展等。
向下滑动查看
10:15 -10:40
主旨演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
何镜堂
Academician
HE Jingtang
何镜堂院士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首席总建筑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教育建筑专家委员会主任,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何镜堂院士长期从事建筑设计、教学和研究工作,创立"两观三性"建筑论,坚持中国特色创作道路,探索出产、学、研三结合发展模式,主持设计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先后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设计一、二等奖100多项,在"建筑学报"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共培养博士、博士后八十余名。他曾先后受邀在哈佛大学、米兰理工大学、威尼斯建筑学院、奥克兰大学等以及美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专业学术讲座。
何镜堂院士尤擅长文化、博览建筑和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带领学生主持设计了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国家公祭主场所)、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主会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建筑,社会影响巨大。
南主入口广场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会堂鸟瞰
九里建筑摄影
景观效果 九里建筑摄影
10:40 -11:05
滨水设计,自然理念下的规划设计
KCAP建筑与规划事务所
合伙人
陈亚馨
Ms. Ya-Hsin Chen
陈亚馨女士于2010年加入KCAP,监管中国公司的运营及亚洲项目的管理。十多年专注于战略性总体规划与滨水更新,近年来在综合生态策略领域更有着卓越的创新实践。她负责大量遍布于中国和亚洲的城市规划项目,规模由大至区域片区战略愿景的规划,到小至城市内部的更新发展框架。
作为 KCAP多个品牌项目的负责人: 包括屡获殊荣的张江科学城、济南南部山区生态保护规划、青岛港口城、深圳光明湖碧道概念总体规划、以及正在施工中的深圳东部海堤重建工程三期,她透过多年在中国不同尺度和类型的项目实践,成功的结合荷兰及欧洲城市的规划理念及项目经验,以整体式多学科为导向来处理复杂的城市问题,为亚洲城市提供前沿创新且可实施的综合解决方案。
深圳东部海堤重建 KCAP
HafenCity Hamburg KCAP
11:05 -11:30
主旨演讲
URBANUS都市实践
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
刘晓都
Mr. LIU Xiaodu
1999年刘晓都与孟岩、王辉共同创立URBANUS都市实践并将其发展成为当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建筑师团队之一。刘晓都是都市实践运作模式的搭建者,主持公司整体运营。主持设计土楼公舍、回酒店、巴塞罗那城市装置、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洪都老厂区改造、华美术馆、大中华IFC,深业上城LOFT,万科留仙洞绿廊景观、景蜜公园建筑设计等项目。多项作品发表于权威媒体,获得重要建筑奖项,参展重要的国际建筑展。
刘晓都曾参与多项国内外建筑展览和学术活动,包括2005圣保罗建筑双年展,2007里斯本建筑三年展,2008中荷设计交流巡回展和纽约库伯休伊国家设计博物馆土楼特别展。刘晓都是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学术委员并多届参展。主要策展包括2016伦敦设计双年展中国馆,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和 2019 深圳(坪山)国际雕塑展等。同时,刘晓都先生曾任深圳设计之都推广促进会首届会长,新任深圳坪山美术馆馆长。
深业上城 LOFT_SHUM-YIP UpperHills LOFT TAL
湾厦海境界家园 Wanxia Mind The Sea Ⅱ 陈冠宏 Alex Chan
11:30 -11:55
主旨演讲
Foster+Partners
高级合伙人
Dan Sibert
Dan Sibert 先生于1995年加入Foster + Partners, 2004年成为合伙人,2017年成为高级合伙人。从设计、规划到完成,Dan 领导过各种规模的国际项目,项目类型包括商业、酒店、住宅和文化发展等。他的项目贯穿技术、可持续性和以人为本的设计。其中代表项目有:英国政治经济图书馆、重建的德国国会大厦、亚马逊欧洲总部Principal Place等。
Dan在中国有广泛的工作经验,参与的项目包括光明枢纽(位于连接香港、深圳和广州的高速铁路上的新交通导向型发展项目)、恒力全球总部、苏州新中心、招商银行总部以及蔚来在合肥和上海的总部等。Dan于2018年设立了Foster+Partners的深圳办公室并领导在深圳的业务发展。
大疆天空之城 田方方
Principal塔楼综合体
Nigel Youn / Foster + Partners
下午议程
Session 2 Agenda
跨界:
迈向可持续建筑
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正在加速变暖,各种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了满足气候行动的需求并节约资源,写字楼建筑、城市管理部门、工业和房地产企业都必须以更加耐用和可持续的方式进行建设。如何进行建筑设计以便限制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向循环经济过渡需要哪些新知识和哪些合作?本场会议将探讨能源效率的解决方案,本地和回收材料的使用,以及由此而发展出的创新建筑设计。
13:30 -13:35
开场主持
Boris Schade-Bünsow
德国《Bauwelt》杂志主编
Bauwelt (《建筑世界》)是德国领先的建筑杂志。每个季度的最后一期刊名为StadtBauwelt(《城市建筑世界》),重点关注当前的城市规划问题。Bauwelt 于1910年首次出版,在柏林设有办事处。发行量大约为12,000份,在所有德语建筑杂志中,该杂志捉供的职位最多。Bauwelt 对于欧洲和世界各地的当代建筑进行报道及评论,拥有独立的政治立场,遵盾公平、严谨、批判性原则。
鲍里斯·沙德-宾索夫先生自2011年3月起担任Bauwelt杂志主编。
向下滑动查看
13:35 -14:00
探索绿色建筑新美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
崔恺
Academician
CUI Kai
崔恺,生于北京,男,汉族,建筑学家。2000年当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本土设计研究中心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注册建筑师管委会主任,《建筑学报》主编。保加利亚国际建筑研究院院士。
崔恺院士四十余年来长期致力于建筑创作以及建筑学术研究工作,先后主持设计大量国家级和地方重要建筑达200余项。所主持的工程获得国际国内等专业设计奖项200余项。曾获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梁思成建筑奖”等荣誉。积极倡导推动中国建筑本土创作的发展与研究,出版了《工程报告》、《本土设计I、II、III、IV》、《绿色建筑设计导则》、《地域气候适应型绿色公共建筑设计研究丛书》等多本著作。在汲取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和生活智慧营养的基础上,努力探索中国本土建筑的创新之路,提出了“本土设计”的创作理论思路,让建筑设计以所处的文化、自然资源土壤为本,从而寻求建筑的地域特色。
海口市民游客中心
天府农博园主展馆
世园会中国馆
荣成市少年宫
14:00 -14:25
新世界The New World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
总监
大桥谕
Satoshi Ohashi
大桥谕先生出生于日本,在美国长大,先后在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地工作与生活。大桥谕先生早在1987年便加入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并与之保持紧密合作,迄今已逾25年,现任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中国区总监,管理北京办公室的工作。他所从事的设计领域范围广泛,无论是大规模城市设计还是小型家具与产品设计,都始终致力于不断探索并实践建筑与设计的无限可能性。
近年,大桥谕先生成功交付了数个大型建筑项目,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丽泽SOHO、银河SOHO、望京SOHO和广州无限极广场。他正在领导的项目包括: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C塔、OPPO国际总部、北京新国际展览中心二期、成都独角兽岛、成都科幻馆、西安泾河文化艺术中心。
Guangzhou Infinitus Plaza
_ Liang Xue
Beeah Headquarters
_Hufton+ Crow
Leeza SOHO_Hufton + Crow
14:25 -14:50
跨学科: 通往我们共同未来的道路
Emily Yan Cheng Gong
Snøhetta 香港工作室总监 Snøhetta深圳工作室总监
成立于1989年,30 多年来,挪威建筑事务所Snøhetta设计了一系列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共和文化项目。自成立以来,其一直秉持其初衷即跨学科工作方法,并在其负责设计的项目中整合了建筑、景观、室内、产品、平面和品牌设计多个专业。Snøhetta不同学科和专业间的协作特质是公司最为重要的推动力。Snøhetta总部位于奥斯陆和纽约,并在因斯布鲁克、巴黎、阿德莱德、墨尔本、香港、深圳、和旧金山设有办公室,全球总规模近350人。
此次活动,Snøhetta 香港工作室总监Emily Yan或深圳工作室总监Cheng Gong先生将代表事务所出席BCC大会·深圳,分享他们在公共和文化项目上的设计理念与实践经验。
Snohetta Shanghai Grand Opera House by mir and Snohetta, Shanghai 2025
Snohetta Beijing City Library by Yumeng Zhu, Beijing 2024
Snohetta Airside by Kevin Mak, Hong Kong 2023
Snohetta Under by Ivar Kvaal, Lindesnes 2019
14:50 -15:15
文化传承的转变:gmp改造项目
Stephan Rewolle
gmp 合伙人
施特凡·瑞沃勒先生于2021年成为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事务所合伙人,负责gmp北京办公室的工作。瑞沃勒曾就读于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奥地利格拉茨工业大学及哥本哈根的丹麦皇家艺术学院。他在gmp担任了许多知名项目的负责人,其中包括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外滩SOHO、CHAO酒店更新改造、杭州南站、天津滨海文化中心长廊及美术馆和东莞篮球中心等。
Isarphilharmonie Gasteig Photocredit HG Esch
Jing In International Center II
Photocredit gmp (left) CreatAR Images (right)
15:15 -15:40
未来校园景观 Future learning landscapes
Georg Pichler
HENN 海茵建筑 合伙人
Georg Pichler 先生于1988年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学习建筑。在1993年加入HENN之前,他曾在慕尼黑的Theodor Hugues教授办公室工作。George Pichler于2011年成为合伙人,现在负责管理北京和上海办公室。
作为项目负责人,George Pichler领导了多个重要项目的设计和管理,包括海口双子塔、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深圳学院等。
GTSI MainBuildingsHENN
GTSI ActivityCenterHENN
WestlakeUniversity AcadamicLoop SimonMenges
WestlakeUniversity Aerial
SimonMenges
各位演讲嘉宾分享议题将持续揭秘,欢迎关注BCC+国际建筑科技大会获取相关讯息。
现在报名即可免费预约听会,赶紧行动起来吧!
会议时间:2023年11月16日
会议地点: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 7号馆
主办单位:德国《Bauwelt》杂志
慕尼黑博览集团
中联慕尼(北京)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广东省注册建筑师协会
深圳市注册建筑师协会
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媒体鸣谢: 设计互视
观筑GUANZHU
我在IAM
ArchiDogs
ZaomeDesign
UniDesignlab
匠山行记
建筑曲奇
建筑联盟
环球建筑
立即报名
BCC+国际建筑科技大会
12
BAU
Congress
China
BCC+国际建筑科技大会
BCC国际科技建筑大会(BAU Congress China),简称BCC大会,是针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而着力打造的的集创新建筑思想、高品质建筑设计、建材及建筑科技于一体的交流与展示平台。凭借超高水平的国际经验交流,致力为中国未来建筑提供可行性方案。
自2014年来到中国,至今已成功举办8届,累计240+海内外知名建筑师分享前沿理念与实践,是中国乃至亚洲建筑设计界的年度盛会。
秉承相同立意与活动水平,BCC大会plus专场—— BCC+国际建筑科技大会首次登陆深圳,与C3未来建筑大会同期举办,共促大湾区建筑产业跨界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