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央视八套的一部剧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说到央八,播出的电视剧一般都有质量和收视率的保障,但是最近新开播的《风起陇西》口碑却褒贬不一,收视率更是一路降低,最低的时候直接降到了0.3,这是央八这么多年来从未有过的收视率。
对于这样的结果,网上出现了一种声音,因为参演的演员中有杨颖,扛不起收视率,才会有这样的结果。那《风起陇西》为什么创造了这样的历史呢?难道这部剧的质量真的差到如此地步吗?这真的与杨颖有很大的关系吗?
《风起陇西》是根据马伯庸的悬疑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讲的是三国时期的权谋故事。马伯庸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他的作品很多都被改编成了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等,都是口碑不错的改编电视剧。
可是不少人在开播前就唱衰这部电视剧,认为有杨颖参演的电视剧,质量一定得不到保障,没什么看的必要。有这样的想法,也不能完全怪观众,毕竟这几年,杨颖演的大部分电视剧都没什么质量可言,观众因此成为惊弓之鸟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但也有很多的人不只是针对杨颖的演技或者是怀疑剧的质量,而是“看到有杨颖,就对剧失去了兴趣。”“有她我肯定不会看。”“看到她的脸就难受,绝对不会贡献一点收视率。”这样的观点,就有些迁怒的意味,甚至对于杨颖本人也很是不友好。
而该剧终于播出后,收视率一直走低,甚至跌破央八有史以来的最低收视率。这样的结果,让一些本来就不看好杨颖的人,更是兴奋了起来,觉得自己的判断果然没错,有杨颖的剧就是差劲,收视率就完全说明了问题。
也有不少剧粉或是其他主演的粉丝,更是直接将《风起陇西》收视不佳的原因,归咎于是杨颖拖累了整个剧组,嘲笑她扛不起收视。一时间,杨颖的名字和《风起陇西》总是一起出现,遭受了不少攻击。
但是只要稍微认真想想,就知道上面说的这些话有多么的站不住脚了。
首先,在演员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杨颖只是排在第6位,在她的前面,还有5位主演:陈坤、白宇、聂远、尹铸胜、常远。杨颖的名字位于不点开详细介绍都看不到的地方,而扛收视率本来就是一番的责任,收视率不高,怎么也轮不到她这个6番人物来挨骂。这一波,杨颖还是很冤枉的。
其次,在已经播出的8集中,但是杨颖的角色只在后来出来一小会儿,虽然已经挨了好几天的骂,但是前几集播出的剧集中,根本就没有杨颖的出现,观众属于贷款骂人。没有看到演技如何就骂人,这样的评判肯定有失偏颇。
最后,在杨颖出现的那短短几分钟内,《风起陇西》的收视率还有所回升,从0.3涨到了0.7,而杨颖的剧情结束后,收视率就再次回落。虽然收视率烂,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杨颖还拯救了一波收视率。
其实,《风起陇西》在央八播出,受众群体并不是网上在网上活跃的年轻人,更多的是那些掌握着家里遥控器大权的中年男女,他们不认识谁是杨颖,谁是陈坤,谁是白宇,他们是否追剧的根本,还是剧情是否有吸引力,能不能看得下去。
因此,这部剧的收视不好,更多的问题还是在剧本身的身上。其实,对于这部剧来说,认真看过的人对其也是褒贬不一,除去那些认为“剧里有杨颖就是原罪”的观点,很多的人还是对于剧的本身提出了看法。
说不好的人,一般集中在剧情上。
首先,马伯庸习惯于在真正的历史中插入虚构的情节来写故事,《风起陇西》的背景是三国时代,人们对于这段总是被翻拍的历史,大多数人都有一定的了解,而遵循历史拍摄的好剧不少。《风起陇西》这种在真实历史中混杂着虚构元素的剧,会让人有割裂感,无法入戏。
其次,《风起陇西》的台词太过于现代化,对比以前的《长安十二时辰》以及其他优秀的作品,历史悬疑剧中出现“你就不要再搞我了”这样的话,实在是让人觉得好笑,对剧集的感受也会大打折扣。
最后,还有一个有的人爱有的人恨的理由,就是剧集的调色过暗,有人觉得这正好契合了悬疑的氛围,而且晚上的戏,有很好的烛光效果,很是还原历史。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样昏暗的色调,让人看起来十分费眼,对于守着电视看的中老年人不太友好。
其实,《风起陇西》才刚刚开播不久,这时候就以收视率判断这部剧的好坏,还是有些为时过早。而很多不错的电视剧,在播出时收视率也很惨淡,但并不妨碍它是一部人人称颂的好剧。不过,《风起陇西》只有24集,这样的体量,如果要有好口碑,也应该要表现出更好的地方让人信服,否则可能就来不及了。
而因为有杨颖出演就不看不管,只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剧的话,也实在是冤枉剧集本身和杨颖了。就算要骂,也得看完了才能更有理由;如果看过后觉得还不错,骂过的人是否会向杨颖道歉呢?
感谢观看,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娱乐故事。
《风起陇西》收视创造央视历史新低,杨颖再陷争议,这都怪她吗?
《风起陇西》收视创造央视历史新低,杨颖再陷争议,这都怪她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7c4504f297fcb5fd50754c167d334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