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于市,一街繁华,这里不止有个六百年酒窖

2022-04-24     漫成都

原标题:大隐于市,一街繁华,这里不止有个六百年酒窖

除了那间六百年的酒窖遗址,这里到底还潜藏着多少宝藏?

看似细长不见头的巷子,却暗藏乾坤;在街角拐弯幽深之处,总能收获不经意的惊喜。这片与九眼桥、安顺廊桥为邻,被锦官驿街、水津街、双槐树街、金泉街、星桥街、滨江东路合围的三角地带,伴随有着水井坊酒窖遗址的保护性开发,已建设成为水井坊历史文化街区。而在散发着浓郁老成都气质的这里,年轻、时尚的气息也正在升腾并与之完美融合,城市更新的意义在此处有了不同解读。

从天仙桥南街右拐,走过水津桥,是兰桂坊酒吧街,这里是不少外地游客到成都必来打卡的网红地,云集了数家酒吧,餐吧。兰桂坊前方,就是水井街。有着六百年悠久历史的水井坊酒窖遗址,就位于水井街上。

水井街酒坊遗址,距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了

水井坊遗址曾是民间酿酒作坊,呈"前店后坊"布局,兼具酿造和售卖功能;拥有晾堂、酒窖、炉灶等酿酒设施齐备,展示了明清时代酿酒工艺的全过程。从明、清、民国至当代,延续六百年从未间断生产。堪称中国白酒第一坊。

透过仿古外墙,还能闻到那陈年酒香。作为成都市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址所在区域已被很好地保护起来,建设成为了水井坊博物馆。

水井坊博物馆

走在水井街上,曾经有名的黄伞巷已无处可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繁华的现代商业街区。

历史上的黄伞巷,人文底蕴深厚,曾经是清代翰林院编修顾汝修的故居所在地。当年,顾汝修因出使安南功成名就,乾隆皇帝特御赐给他一具华盖作为嘉赏。顾家将华盖插在大门外,以此报答皇恩,扬名家族,传名后世。从此顾家所在这条巷子就被叫做“黄伞巷”。

“九几年,黄伞巷口子上有家卖肺片的,门店不大,但老板为人和气,食材新鲜,环境干净,手持一把铝瓢,把各种食材和佐料和转,红油锃亮,味道巴适,当时在水井街这一团转生意很红火,就是莫得名字。”后来,得知肺片店搬到郭家桥街,还取了名字叫“黄伞肺片”,陈大姐才记起来,是原来卖肺片的老街坊。

水璟唐时尚街区

故事渐去,往昔远离,黄伞巷老旧危房和建筑在改造中已不复存在,如今已被水璟唐时尚街区所代替。

在黄伞巷旧址上,依照原建筑比例复原的水璟唐时尚商业街区,保留了明清时期黄伞巷曾经的具有川西特色的独门独院老宅特有建筑风格。

水璟唐时尚街区

位于水井坊博物馆旁的水井簧馆,是一家新派川菜餐厅,在川‌菜大师彭子渝加持下,‌保留了被誉为川菜灵魂的夫妻肺片、伤心凉粉等传统菜式,让故地重游的人们慢慢品味和回味老成都的味道。

街头巷陌,纵横交错,庭院幽深。打不清方道,找不准方向,这是水井街给很多初到人的深刻印象。

水井街的一头连着一条街道,名为锦官驿街。

古时,成都又称为“锦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成都地方官府设立负责管理织锦事宜的"锦官",并在今天地处水井街的水井坊博物馆原址设立专供锦官们居住的驿站,这就是锦官驿的由来。

锦官驿曾经一度是货物出川、贸易通商古驿道的重要一段。当年,各地商贩从成都水、陆总驿锦官驿出发,经得胜场、沙河堡、大面铺至龙泉驿,再一路向东,途径简阳、内江,直达重庆奉节的小桥驿。这也是最早的明清时期出川通商古驿道。

20世纪80年代的锦官驿街 陈先敏 摄影 图据《成都街巷志》

“锦官驿早就不在了。现在说的锦官驿,指的是锦江区锦官驿街道办事处。包括锦官驿街在内的街区,如今都划归水井坊社区管辖。目前这一片区是由水井街、金泉街、星桥街、锦官驿街、青龙正街、双槐树街,以及黄伞巷、孙家巷、大同巷、存古巷,青碧池巷构成的商业和生活共融的时尚街区。“

2008年开始的水井坊历史保护片区改造工程,91.6%的居民从原址迁出,锦官驿所在的锦官驿街建成了香格里拉大酒店。孙家巷、大同巷、青碧池巷和绝大多数老旧院落已经拆除。目前剩下存古巷4号院,双槐树街21号院少部分居民尚未搬离。”水井坊社区书记王怡一家三代都居住在此,他自己也是当年片区改造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2005年9月,摄影师拍的整条街的样貌,那时两旁都是临街的铺面,还有人力三轮车

同样的位置,今天再来拍一张,已经完全变了模样,唯一不变的是前方的七中育才中学

“那儿年香格里拉酒店还没开建,锦官驿街这一带的街巷都是成片的瓦房组成的院坝。街巷狭窄,蛛网密布,蜿蜒曲折,屋檐低矮。下雨的时候,都要沿着墙根走,借着房檐躲雨。所以成都话叫做'梭边边,躲角角'。因为巷子深,院坝密,所以小时候最喜欢在巷道和院坝之间穿来穿切藏猫猫。很多第一次来的人都要迷路。”当地居民王纯昌对当年的街巷记忆犹新。

历经多年城市建设,如今的锦官驿街,成都首家纯外资五星级酒店香格里拉依然续写驿站当年的繁华。

从河对岸向香格里拉望过去

曾参与成都香格里拉酒店筹备和建设,并担任过酒店会议及宴会销售总监的Jeff Wang,对当年酒店奠基时的情形记忆犹新:“作为全球知名酒店管理集团,香格里拉很看重成都的发展前景。而成都香格里拉酒店,是集团公司全资投建和经营的自持业态之一,也是集团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一环。”

从香格里拉高层向城南俯瞰

“在香格里拉,最能体会成都慢生活。”坐在酒店二楼宽大的落地玻璃旁,点上一杯咖啡,就能坐拥无敌江景。这让每一个初来乍到的人,立刻会爱上这座城市,Jeff Wang对成都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最美好回忆。

走过水井街,就来到双槐树街。

并不宽阔的道路两旁,绿树茵茵,凉风习习。透过路两旁的灰砖围墙,能和过往岁月对话,通过历史留下的斑驳痕迹,去感受时间流动的变化。

绿树掩映下的双槐树街

沿双槐树街向前步行二十余米,路的右手边有个不起眼的门洞,门牌写着双槐树街21号,胡义富大爷就居住在此。

巷道幽深,绿树掩映,青砖木门,斗檐高悬,虽有几分残破,但依然保留几分大隐于市的豪门宅院的感觉。

居住在双槐树街21号院的胡大爷

胡大爷的院坝因保存完好,已被界定为地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成都市第六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胡大爷儿女不在身边,他如今已是91岁高龄,资格的老成都,饭前总爱喝两杯,喜欢给别人讲故事,吃完饭出门转两圈是雷打不动的习惯。胡大爷身体硬朗,现在的生活过得很滋润。”没事儿的时候,王怡喜欢找胡大爷摆摆龙门阵。

位于双槐树街54号的成都七中育才,是成都重点初中,是多少家长和学子青睐的地方。

成都七中育才门口的道路

七中门前这一段路,绿树成荫,有阳光的午后,树荫斑驳投射到路面上,偶而还能听到校门内学生们的朗朗阅读声。就连斜对面的一间公共卫生间,也是从头到脚被绿植包装严实,说是成都最美公厕之一,也不为过。

被绿植环绕的公厕

校内喧闹,校外宁静,仿佛两个世界。前方绿树掩映下的小路,让人不由得放慢脚步,变成静心地漫步而行,心情也变得宁静起来。

沿着双槐树街继续往西前行,就是金泉街,也是当下很多年轻人热衷而来的咖啡打卡之地。

水井坊街区上的金泉街

时尚感极强,充满异域风情的各色咖啡铺子,打破了街巷的静怡。更像是一道流动的风景,跳跃的音符,召唤四面八方的游人趋之若鹜。

园林设计师Nino的Placebo咖啡店外场景

九零后园林设计师Nino的咖啡店,就在其中。一旁的URBAN PICNIC CAFE如本咖啡、FUSION COFFEE馥饮咖啡、勒克立方和答Workshop Cafe等小众咖啡纷纷在此扎堆,成了潮人聚集地。

SIGNIFICANCE咖啡店一瞥

“我和朋友些都喜欢耍,所以开了这间PLACEBO的咖啡小馆”,Nino开店的初衷,为的是便于寻找一处能够与耍伴儿些经常碰头的地点:“作为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从小就爱在锦官驿街巷附近玩耍。锦官驿的街巷很有老成都的味道,也是成都一张靓丽的名片。“

Nino的Placebo咖啡店内

咖啡可以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也是年轻人喜欢的饮品,无论是特色甜点还是外卖咖啡,九零后追求的是理想的消费环境和轻松自在的氛围,当然,还有免费wifi,点上一杯咖啡,可以在店里坐上一下午。

URBAN PICNICCAFE店外

在纵横交错的水井坊街巷里,还藏着几条极具特色的小巷子,里面还有不少宝藏,可千万别错失一探究竟的机会。

从金泉街一直向西,行至星桥街112号,成都化工研究设计院外,原四川盐务局办公楼旧址旁鲜花怒放,充盈着春的气息。

星桥街成都化工研究设计院门口处,有 原四川盐务局办公楼旧址,是民国时期成都盐业发展的标志性建筑

进入院子大门,里同的感受有所不同,多是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式居民楼,这是成都化工研究设计院的宿舍,楼的外墙被爬山虎包裹。这里住的多是设计院的老职工。

从设计院出来往九眼桥方向走,必要穿过有“水井坊”三个大字的牌坊,而很少有人知道,在牌坊边还有一条狭长的街道,穿过横着的巷子, 就是青和里巷了,一个让人有点“意外收获”的小街。

水井坊街区星桥街入口牌坊,不远处就是青和里巷

在这条长约五十米的街巷上,分布着“鳗七”鳗鱼烧专营店、Xing’s Club烘焙店、一行书店等特色时尚店铺。在众多店铺中,尤其以白色外墙,简洁门头,透亮橱窗的ALLOW.OO咖啡馆显得格外耀眼。

青和里巷的巷鳗鱼烧专营店

青和里巷里的Xing’s club 烘焙店

一年前,摄影师Michael从千里外的青海孤身到成都创业,开了这家店,成就了事业,收获了爱情,组建了家庭。“当时只是想过来随便走走看看,结果来了之后,发现成都这座城市包容性好,生活安逸,吃的东西巴适得板,就不想走了。”

静怡的巷子里,有人在认真地下棋,有人坐在店门前发呆,有人斜躺在街沿的沙滩椅上打瞌睡,各安其好,随心所欲。

青和里巷子里的街边对弈

青和里巷MICHAEL YOUNG的Allow.oo 咖啡店

摄影师Mlchael Young 的咖啡店外

青和里巷尽头,居民楼栋墙壁上的整幅墙绘

城市的新与旧,传统与时尚,在这条短短的巷子里实现完美融合。

在整个水井坊街区,其实还有一些看起来特别不起眼的小巷巷, 却也暗藏“心机”般的存在。比如存古巷。

存古巷,一头连着香格里拉大酒店和写字楼,一头与金泉街交汇,清代时称之猫猫巷,是一条通道狭窄,幽深幽静的小巷。

存古巷金泉街入口

当年之所以称之为猫猫巷,据说是因为巷子太过于狭窄和曲折,人在巷子头行走必须要像猫儿一样灵活才行。

存古巷锦官驿街入口

走进存古巷,就像是走进了时光隧道,彷佛能感觉到昔日街巷里头家家户户生火做饭烟熏火燎的生活景象,和成都人最爱三五成群、左邻右舍扎堆扯到摆龙门阵的热闹场面。

存古巷12号,门面上写着的“存古巷垃圾面”,从现场拍照的游客,和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的食客看得出来,这是家网红店,虽然名字起得有点显别扭。

存古巷21号院,垃圾面就在院内

从一旁侧门进入,立刻豁然开朗。青砖白墙,绿树成荫,一座烟火气十足,极具老成都生活场景的四合院映入眼帘。

“原来这个院子是一家刘姓人家的祠堂,当年还算豪华气派。改造之后,院坝原住民早已陆续迁走,目前还有3家人居住在这儿。”据王怡回忆,原来院子大门是对开的朱漆木门,门口还有一对石狮。院子里是青砖院墙的四合院,院子中央铺设有青石板地板,四周房檐上还有完整的斗拱。

存古巷21号院,保留完好的建筑物

“垃圾面”就开在院内。面馆主营杂酱面、水饺、抄手。干拌杂酱面是店内的招牌。价格适宜,分量实在。成为了写字楼白领、附近住户、酒店员工每天必去打卡的食堂。吃完饭还可以在院坝头打麻将,喝茶,冲壳子。

从存古巷21号院里向外眺望

一路走过,历史的印迹,生活的足迹,随着城市的发展演变,街巷不断改造而获得涅槃重生。对于我们来说,水井坊街区是与记忆里的老成都与当下新成都的完美融合,每一处街巷的场景切片,都是这座城市最美好的印记。

本文特别感谢锦江区锦官驿街道办事处支持

——漫成都.城市——

文字| 刘铠瑞

编辑 | Penny

图片| 怡霏

监制丨王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7bba09f70bc5734ff43e1ed8f4d1c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