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等朱广权催穿秋裤,我靠这部暖心好剧保温

2023-08-15     e族搞笑

原标题:别等朱广权催穿秋裤,我靠这部暖心好剧保温

有伴的人,冬天拥抱取暖,孤单的人,何以保温?

其实,单身的姐妹除了“自抱自泣”,还可以试着躲在被窝里煲剧。

也就是冬风吹落叶时,电视剧《山茶花开时》放送了大结局。

它陪伴我们从穿短袖的初秋到飘雪,让我们一会哭一会笑,一下子把谜底揭穿了,说了再见。

趁着最后一集落幕的热乎劲,小剧与大家分享一番回顾。

01土味爱情别样甜

故事发生背景不是首尔,而在巴掌大的小镇“瓮山”。

韩剧女王孔晓振穿着朴素,化身村花“冬柏”,和姜河那的饰演的村头派出所巡警“勇识”相逢。

都说成熟男女的恋爱是干柴烈火型,可冬柏和勇识之恋纯情如少年初恋。

从开始到结束,别说“船戏”,点到为止的亲亲就是发糖。这么个速食爱情的年代,纯情也是不多见。

没有出生的秘密先天阻隔,横在冬柏和勇识之间的障碍是世俗偏见。

一个是未婚的单亲妈妈,带着8岁的儿子,一个是没谈过恋爱的黄花大小伙子。

在亚洲人观念里,处男找个带拖油瓶的女人,等于娶二手老婆养别人的儿子,太吃亏了。

所以甭管冬柏原本和勇识的母亲关系有多好,那是出于同情而亲近,但事情落在自己家,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而冬柏的儿子弼久也并不支持妈妈的恋爱,从他的角度看,并不想半路杀出来的怪叔叔分享妈妈的爱。

不仅如此,冬柏要对抗的还有街头巷尾的流言。

瓮山的社会文化环境偏向于“母系氏族公社”,一家之主是女性,中坚力量也是女性。

外乡来的单亲妈妈开酒馆,引得张三李四家的男人夜夜笙歌,必然会遭到非议。

“谁知道,她除了卖酒,还卖什么?”

卖酒等同卖笑,这种声音并非某一个人刻薄,而是社会对单亲妈妈的偏见。未婚带个孩子是罪,赚别人家老公的钱更是罪。

偏偏铁憨憨勇识就要爱这个背负莫须有罪名的女人。

因此,那份坚定不移的爱才显得格外难能可贵。与其说他像一棵树守在冬柏身边,不如把他比做主动型移动充电宝。

冬柏幼年被生母遗弃,从小到大被贴着命不好的标签,可勇识不断告诉她“我命由我不由天”,说得多了,冬柏自己都信了;

冬柏不被前男友欣赏,认为自己不配恋爱,可勇识就是要把她当女神捧着,常常送花,配合土味情话,每个需要的时刻都陪在身边,这么暖,谁能顶得住?

恋爱之后,有信心去做更好的自己,这也许是对“一个人可以成为另一个人的奇迹”进行了最佳证明。奇迹,不是等着谁来当救世主,而是得到一份自己闪耀的信念。

冬柏,遇到主动为她充电的勇识,激发了浑身正能量。对于缺乏自信的女人来说,太缺一个夸夸男友了!

以世俗眼光看,年薪上亿的前男友比小镇巡警好嫁,与孩子他爹复合比牵手黄花大小伙子容易。

但这部电视剧却在激励女性,你的独立不需他人指手画脚,而你的爱情也不能以年收入称斤。

02所有的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吗?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台湾电影,名为《妈妈再爱我一次》,认定“世上只有妈妈好”,也相信天下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

而在《山茶花开时》里,冬柏生母的出现曾让人一度质疑母爱的纯粹。

“七年三个月”,即使年过三十,冬柏忘不了她只享受过不足八年的母爱,被遗弃的伤痛,结了疤,但不会消失。

狠心离弃骨肉的母亲年老之后作为“痴呆”患者回到了冬柏身边。

被遗弃的孩子该不该赡养没尽到扶养责任的妈妈?

说没有怨是假的,但不管不顾有违人伦。

掏一颗肾给没养过你几天的妈妈,值得吗?

即便善良如冬柏,也承受不起这样的亲情索取,狠心“丢弃”了亲妈一次。

可她转眼就后悔了,就像母亲当年送走了冬柏不久就悔恨至极一样。

这么做真的是为孩子好吗?也许冬柏母亲的做法不是正确的选择,但谁能说她是想害自己的孩子呢。

说到底,天下母亲都爱自己孩子,有差别的是爱的方式。

冬柏的妈妈选择送养,错过了陪伴女儿一路成长的珍贵时光。

而勇识的妈妈阻挡儿子恋爱,倒不是说多讨厌冬柏,只是想站在母亲的立场希望自己的儿子不吃亏,得到最令人羡慕的婚姻罢了。

剧中配角“花生哥”与女律师的婚姻也一度被婆婆的私心搅黄,只疼自己孩子不把儿媳当家人,倒头来只会帮倒忙。

很多时候,当妈的私心是因爱孩子产生,可往往造成好心办错事的局面。

就连女主角冬柏自己也差点为了照顾儿子的情绪,放弃自己的情感追求。

而犯过错的过来人老母亲一语点醒她,“当妈妈的整天一脸忧伤,孩子怎么可能成为开朗的人呢?”为孩子好的出发点未必能让孩子真的好。

“世上只有妈妈好”是普遍接受的观点,而此剧通过刻画几个性格迥异的母亲形象,告诉大家关于母亲真相:妈妈不是圣人,妈妈的爱有时也有缺点。

对于不完美的爱,比讲对错更重要的是亲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利弊并不该从为了孩子单方面考量,双赢的爱需要母子互动。

对于单亲妈妈的生活面貌,剧中也做了新的诠释。

过去的单亲妈妈以冬柏的生母为例,是咬牙过今天祈祷明天会更好的样子。

而如今的单亲妈妈大可学学冬柏,不必因为单亲妈妈的身份抬不起头,也不需只望着孩子而活,大可以从当下这一秒开始为自己创造快乐。

03好人,总比恶魔多

《山茶花开时》收视率爆表,除了恋爱和亲情的话题引人共情,另一大看点在于悬疑气氛。

微微惊悚是手段,目的是通过凶杀案,引出一种现实思考——人际交往有没有温度?

从第一集就设下悬念,犯下连环杀人案的残忍凶手是谁。

猜到最后,才看清那个看起来最弱的兴值竟然最可怕。

而他犯案的动机既可悲又可恨,别人以同情伤害了他,他就要人拿命还。

与穷爸爸一起生活的兴值,在冬柏来瓮山之前是这里最可怜的人。可怜的近义词是被轻视,意味着低人一等。

过路的学生笑他没文化,女人躲着他,帮通马桶的房主嫌弃他弄脏了地板……他认为自己就像流浪猫被他人随便对待,表面怜悯,背地鄙视。

兴值不喜欢他人的评判,每一次接触一句话、一个眼神,总在刺激他的自尊感,加剧其心理扭曲程度。

因此而杀人,无疑是偏激行为,也理应受到法律制裁。

在恶的对立面,是小镇居民传染式互助友善的举动。

那些曾传播冬柏坏话的大婶们,一转脸,成了自发保护冬柏的安全员。

其实这也不奇怪,嘴碎归嘴碎,邪与正心里有杆秤。

人世间存在阴暗角落,而这部电视剧在向大众传递人性之暖,友善比冷漠多,好人比恶魔多。

离开剧情看现实,人是社会关系总和,每个人都在接收别人目光,也向他人投以评价,不管主动还是被动,个体之间的交互影响无法避免。

看到一个过得不如自己的人,人们很容易流露同情,这本身无过,但得注意是否无意间将自己凌驾于对方之上,挫伤对方自尊感。

至于冷漠、欺凌,是人性的黑色面具,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善良,没有谁会是一座被冰雪封死的孤岛。

现实或者网络,敬畏语言的力量,谨慎评判一个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剧情虽纯属虚构,而看剧的意义是虚中悟真。《山茶花开时》包涵了爱情、亲情、人情的内容,最终体现的是人间真善美。

在寒冷的冬天,一口气追完此剧,好似搭上开往春天的车,一定会感觉心头一暖。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77365a3508c39ad41d94045b7317d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