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人口冻结?
人口冻结是指在行政机关就某一征收项目启动后,对征收范围内的暂停办户籍迁移手续,使征收范围内被征收人的资格和数量得以固定。
那么为什么要设置人口冻结呢?这是因为在实践中,经常有些被拆迁人在得知自己的房屋或土地被纳入征收范围后,通过恶意分户、迁户乃至通过其他方式增加户内人口数量,从而提高自身所获补偿利益。对于征收机关而言,这些方式会对国家利益产生影响,导致国家财产损失,因此才在征收中设置人口冻结时间点。
也正是由于人口冻结时间的设置,在征收实务中经常会有被征收人咨询:设置人口冻结时间是否合法?人口冻结时间点有没有法律的统一规定?自家新出生的婴儿或者刚结婚的配偶不被征收机关承认被征收人身份怎么办?下面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二、征收人口冻结有无法律规定?实践中都是怎样设置的?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现今关于人口冻结无论是法律还是行政法规都没有统一的规定。实践中对于人口冻结时间点的设置也各不相同。
例如在海南省三亚市某地一起棚户区改造项目中,征收部门将安置补偿方案公布后十个月作为人口冻结时间点,在安置补偿方案公布十个月后出生的新生儿将不被承认被安置人资格。
再例如在广东省黄埔区的一起旧村改造项目中,安置补偿方案中规定安置补偿方案发布之日至首批安置房经竣工验收进行分配摇珠之日内,死亡的本村村民、及合理自然增长(包括因合法婚姻、合理生育)的人员可以享有被安置人员资格。
由此可知,实践中各地区各项目的设置不尽相同,需要参考各地的具体政策文件以及安置补偿方案等文件。
三、遇到不合理人口冻结的情况如何应对?
如前文所述,现行的法律并没有对人口冻结进行相关规定。但并不意味之没有有利依据。
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王风俊诉北京市房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拆迁补偿安置行政裁决案中(以下简称王风俊案),最高院却表示了不同的态度。
最高院写明“实践中,有些地方出于行政效率等方面的考虑,简单以拆迁户口冻结统计的时间节点来确定安置人口数量,排除因婚姻、出生、回国、军人退伍转业等原因必须入户、分户的特殊情形,使得某些特殊人群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合理需求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对王风俊案的态度可知,征收部门设置人口冻结时间点后并不意味着无法获得被安置人员身份。
对于人口冻结后需要入户的人员,需要切实考虑人员身份,入户原因等因素。如果确实符合必须入户、分户的情形,则应当向征收部门明确提出。如果征收部门明确拒绝或者不作为,则可以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孙凌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