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初冬,红3营驻在永新。一天傍晚,刮起了凛冽的西北风,气温急剧下降,池塘里结上了薄冰。9连4班放哨回来,因为无火可烤,大家都钻进稻草堆。一个个瑟瑟缩缩地当了“团长”,冻得怎么也睡不着。一位俘虏过来的永新籍战士建议烧老乡一点柴草来烤火。班长黄永胜告诉他:
“老乡的东西不能动!”
这位战士耸着肩膀,缩着脖子,双脚在地上来回跳动,把两只手放在嘴边哈气,无可奈何地出屋去了。一会儿,他却从老表院里抱了一捆柴禾高高兴兴地进了屋,一面大声招呼大家来烤火,一面就抽出一把柴,蹲在地上烧了起来。黄永胜说:“你送回去。”
可是,这位战士没有理他,还蹲在那儿往火堆里加柴。
黄永胜猛然从铺上爬起来,几步走到这战士跟前,把他手中的柴禾一把夺过来,扔到地上,再次命令他:“你把柴禾送回去。”
这位战士也犯了犟劲儿,还是蹲在那里。黄永胜骂他,他不服,站起身和黄永胜顶嘴。黄永胜一来,“啪——”,伸手就是一个耳光。
这位战士没有还手,捂着脸,像孩子一样哭了起来。
战士们听到班长和小战士争吵,愣愣地坐在铺上,黄永胜长打了人,大家也不敢说班长的不是,都批评那位挨了打的战士,说他:“你不该违犯群众纪律,不该顶撞班长。”
尽管如此,大家内心也觉得班长打人不对。为了打破僵局,一位战士把火熄灭,将柴禾抱走了。
他回来后,黄永胜向全班训话。他引用了过去在警卫团学来的一句话说: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今后大家都要服从命令!”
他训完话命令熄灯睡觉。
可是,那位挨打的战士还不时抽泣。
第二天一早,罗荣桓打着雨伞,踩着泥泞路来到了9连。连长曾振平忙招呼他坐下烤火。罗荣桓一面同曾连长聊天,一面脱下潮湿的上衣放在火上烤。曾连长汇报了黄永胜打人的事,罗荣桓说:“传令兵把黄永胜找来。”
黄永胜一进屋,看到罗党代表,敬了一个礼。罗荣桓招呼他说:“坐下。”然后问他:“听说你昨天晚上打人啦,你什么事打人啊?”
黄永胜回答:“那个战士违犯了群众纪律,又不服从命令,我才打了他一巴掌。”
罗荣桓听完黄永胜的话,说:“哦,这么说来你打人是对的喽。”他停了一下,又看着黄永胜说:
“我问你一个问题,不知道你想过没有。你当班长,如果不打人,有没有法子把全班带好?”
黄答不上来。
“怎么?你没有想过吧?我再问你,如果你是当兵的,犯了一点错误,班长动手打你,你的心里会好受吗?”
黄永胜低下头,一句话也说不出。
罗荣桓耐心地说:“毛委员再三讲,靠拳头来代替教育,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同志们有了缺点和错误,要反复向他们讲道理,使他们明白为什么错了。要以理服人,不能以力服人。口服不如心服,只有心服了,才能自觉遵守纪律。你今后无论如何也不要打人了。你回去好好想一想,看看我讲的道理对不对。”
在罗荣桓的耐心教育下,黄永胜承认了错误。
陈冠任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经名列中国军事畅销书热卖榜第一名(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