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的最后180天,一天要吃10顿饭,像鸭子一样晃晃悠悠地走路

2022-04-17   百晓生侃历史

原标题:袁世凯的最后180天,一天要吃10顿饭,像鸭子一样晃晃悠悠地走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政府,然而最终北洋新军的统领袁世凯却趁机窃取革命果实,当起了民国大总统。作为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袁世凯对共和民主的兴趣并不大,从当上临时大总统的那一刻起,就做起了称帝复辟的美梦。

剧照

但是历史潮流不可能倒退,称帝复辟就意味着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也是为何袁世凯在称帝后只坐了83天的龙椅,就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被赶下台来。但或许这短暂的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是袁世凯认为自己最为风光的日子。

在中国封建时期,皇帝作为九五之尊,享有最尊贵的身份,最荣耀的地位。而袁世凯之所以对称帝拥有“执念”,无疑是希望自己能够像历代封建皇帝一样,掌握最高的权力,肆意满足自己膨胀的欲望。因此在1915年12月,袁世凯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并举行了登基仪式。

一时之间,举国沸腾,各地方纷纷爆发了护国运动,不到三个月之后,袁世凯被迫取消了帝制。而仅仅在三个月之后,袁世凯就因尿毒症而不治身亡。从高峰到低谷,再到离世,袁世凯的最后一段人生可谓充满了传奇。袁世凯这生命最后的180天,又是如何“精彩”而“凄惨”呢?

在登上皇位之后,袁世凯就开始在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展现作为皇帝的尊贵,特权。而在吃方面,袁世凯可以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吃货”。根据当时的总统府管家陶树德之后的回忆,在袁世凯生命最后的180天里,他每天要吃10顿饭,平常走起路来就像是一只鸭子一样晃晃悠悠。

在称帝之后,袁世凯尤其钟爱大补之物。事实上,在年轻的时候,袁世凯也有这个喜好,经常食用大量的人参、鹿茸。更为奇葩的是,他还专门雇佣了两名奶妈,每天为他提供“人奶”。而当上皇帝之后,袁世凯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从早到晚,袁世凯都命人安排好了吃食。

首先在凌晨五点的时候,袁世凯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喝汤。一般都是用专门的土鸡中药熬制的鸡汤,但这并不算是早餐。在洗漱完毕之后,早餐也就准备好了。早饭的花样通常很多,动不动就是十几、几十道菜品,比平常人家逢年过节还要丰盛。燕窝、鱼翅是必不可少的,反正就突出两个字,滋补。

早饭过后,午饭之前,袁世凯往往还要进食两餐。第一餐往往是鹿茸,再加上一些可口的配菜,吃完这些之后便是茶品和点心,不管吃不吃,袁世凯都至少会喝一杯用上等中药材冲泡的热茶。

很快之后,就到了午饭的时间,中午的正餐自然是一天中最为丰盛的。各种菜肴接连从御膳房中端出,很多都是平常人家中稀见的。用完正餐之后,仅仅半天的时间里,袁世凯就已经吃了五顿饭。而接下来的半天还有各种珍稀补品,分门别类地呈上来,晚上更有各种肉食,蛋奶等等。

整个一天下来,袁世凯一般要吃上十顿,有时甚至更多。长期的过度滋补,让袁世凯的体重直线飙升,肥头大耳,走起路来晃晃悠悠,就像一只鸭子一样。除此之外,各种补品胡吃海喝,肉食不断,也让袁世凯长期受到牙疼、便秘的困扰,久治不愈。

但这样的生活,也只持续了不到三个月。在短暂的享受了帝王的待遇之后,袁世凯灰溜溜地退下了帝位。面对全国各地爆发的起义,袁世凯无暇顾及,身心俱疲,用各种补品堆砌的身体,也“轰然倒塌”,仅仅三个月之后就因尿毒症去世。

剧照

即使是在封建时期,只知享乐的皇帝也断然不会有好的下场,更何况在民主观念深入人心的民国时期。一味地追求尊贵与地位,将广大的人民抛之脑后,违背历史的潮流,只会遭到人们的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