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面对困境时,什么样的举动会给我们带来力量?
爱人长久的陪伴,会带来心安的力量;他人伸出的援手,会传递善良的力量;街坊四邻的互助,会制造暖心的力量;专业人士的呵护,会构筑踏实的力量;家人之间的牵挂,则会营造爱的力量;正是这些力量的集结,让我们在困境中抱持着希望,相信寒冬过后,必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是的,电影《你是我的春天》聚焦的是我们共同经历过的一段困境时期,演绎的却是我们皆能共情的人间故事。
我们可以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去感受那段特殊时期的同胞们,是如何面对困境的:相爱相守的情侣、善良淳朴的务工人员、甘于奉献的社区工作者、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以及相伴在家的父与子,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应对着困境,上演着平凡又动人的故事。
影片还原了许多真实的细节,令整部电影看起来很有质感。它所刻画的人物群像也都很扎实,在具体的情境中展现了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并透过这些小人物的故事制造了许多足以引发共情的感动瞬间。
周冬雨和尹昉演绎的是一对异地恋情侣。当周冬雨饰演的尚小雨陷入困境,尹昉饰演的男友李南风没有畏惧,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来到所爱之人的城市。
这种困境中的相爱相守,是支撑彼此内心的强大力量。试想,当我们面对困境感到有些无力的时候,有一个爱你的人愿意为你奔波操劳,愿意不远千里奔赴向你。这种近乎执着与倔强的爱意,足够带来温暖的冲击。周冬雨有一场哭戏充分体现了人物内心的那份难过与疼痛,好在,李南风的陪伴与关爱,给了她迎接生活的希望。
同样给予人希望的,还有潘斌龙与宋小宝饰演的两位农民工。二者本来陷入了艰苦讨薪的困境之中,却在有机会拿回血汗钱的时候,出于正义感与善良之心而踏上了驰援之路,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或许这样的力量算不上有多强大,但积少成多,众志成城,正是我们国人对抗困境的坚实基础。看着两个平凡人做出贡献之后默默离去的身影,我们的内心会涌出一股感动。
类似的感动还会发生在王景春饰演的社区工作者向居民们鞠躬致谢的时刻。他们看似每天在鸡毛蒜皮的琐事中穿梭,实际却用饱含善意的热情,为大家提供保障,也因此和居民们更加熟悉,收获了尊重,成为大家最可靠的朋友。
这样认真负责的社区工作者,将热心服务呈现给居民,却把风险留给了自己,着实令人感动。
可是,当镜头对准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时,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敬意。
ICU病房的救治现场,医护人员认真投入地工作,体现的专业素养令人敬佩,呈现的紧张氛围却震撼人心。影片不仅还原了专业抢救过程的诸多细节,还还原了医护人员的许多情绪反应,使得观众能够体会到一种强烈的真实感。
而最具真实冲击力的一场戏,源自龚臣与杨珊这对医生夫妇在汽车内的情绪爆发。妻子担心丈夫在救护现场的风险,自己却也毫无畏惧地奋战在救护一线,丈夫在手术台上竭尽全力地救治病人,内心其实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当社会需要他们时,他们必须是无坚不催的前线战士,但是每天面临的那些离别,却也一直暗暗地戳中他们柔软的内心。
龚臣医生洒泪的那一瞬间,作为观众的我们也会产生强烈的共情,内心会涌出阵阵感动与敬畏。
在困难时期,正是许许多多这样恪尽职守、英勇无畏的医护工作者,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我们带来了更为坚定的信心与希望。而在医护工作者的后方,那些抗疫家属的默默支持,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
宋佳饰演的妻子前往一线支援,留下黄晓明饰演的丈夫在家照顾儿子。父亲严厉、憨直且有些粗线条,儿子机智但有些顽皮,两人平日里缺乏足够的沟通,待在一起的时候难免制造出令人捧腹的笑料。
但也正是在一起居家生活的过程中,这对疏于交流的父子彼此增进了了解,也有了更多的关爱。这段故事有着轻松明快的节奏,能够给观众带来不少的欢笑。但在欢笑之余,我们也更能体会到亲子关系里那份彼此了解、互相关爱的重要性。片中小乐乐想念妈妈的时刻,喊着要帮妈妈去打病毒的时刻,是那样的可爱又动人。
值得一提的是,黄晓明演绎的父亲形象显然是非常加分的。他不仅在形象层面有所突破,以一种粗犷甚至黝黑的面容状态塑造了一个十分接地气的人物,更在表演中倾注了细腻的情感,使得片中那对居家父子有了温馨动人的一面。
可以说,《你是我的春天》里所包含的感动瞬间,其实不是在让我们回忆痛苦,而是让我们更好地去体会普通人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的那些积极的、有爱的、甘于奉献的力量。
正是在这些坚守在不同岗位、有着不同身份的普通人共同努力下,我们才会更加坚信:春天必定会到来,希望就在前方!
李白曾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遇见困境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很重要,相信希望的信念也很重要。
《你是我的春天》以平凡人的视角讲述抗疫过程中的温暖时刻,没有一味地渲染沉痛,而是让人看完之后能够收获感动与鼓舞。相信在电影市场渐渐复苏的当下,它也能带来属于电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