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中的波兰,苏联东欧盟国最强空军,装备哪些战斗机

2022-05-30     荣华之武器堂

原标题:冷战中的波兰,苏联东欧盟国最强空军,装备哪些战斗机

米格-23

波兰的武装力量是苏联在东欧的盟国中最强大的。波兰人民军历来是最现代化的苏联军事装备和武器的接受者。

波兰武装部队人员的训练水平处于较高水平,部队的后勤和可使用的战备装备比例甚至优于苏联军队。

为响应1960年代北约国家作战航空的改进,米格-21三角翼超音速战斗机出现在华约国家的空军中。波兰成为首批采用米格-21Ф-13 前线战斗机的东欧集团国家之一。1963年1月这种战斗机开始交付,共交付了25 架。

在博物馆中的波兰空军米格-21Ф-13

米格-21Ф-13 战斗机是米格-21大家族中一个使用比较多的型号,采用Р-11Ф-300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为 8.625 吨。它的机载仪表非常简单,没有自己的雷达,瞄准设备包括一个АСП-5Н-ВУ1光学瞄准具、一个ВРД-1计算机和一个位于进气锥中的СРД-5 «Квант» 无线电测距仪。

空中目标的搜索由飞行员目视或通过地面控制站的命令进行。内置武器包括一门 30 毫米НР-30加农炮。在机翼下方,可以悬挂2枚К-13空空导弹,也可以使用2个16发的НАР С-5型57毫米空空火箭发射巢来对付空中目标。飞机海拔最高飞行速度为 2125 公里/小时,航程1300公里。

尽管航空电子设备非常简单,在对抗空中敌人方面能力有限,但波兰军方高度赞赏,希望可以获得该机生产许可证,但波兰政府没有同意。

1965 年,19架可用的米格-21Ф-13被带入位于什切青东北35公里处的第4战斗机团。 1973年10月,最后12架仍在服役的这种类型的波兰战斗机被移交给叙利亚。

波兰作战中队的米格-21Ф-13被米格-21ПФ前线截击机取代。由于配备改进的发动机、РП-21 «Сапфир»蓝宝石雷达瞄准具和Лазурь指挥制导设备,使得米格-21ПФ 能够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和夜间进行作战。与米格-21Ф-13不同,这架飞机没有内置火炮武器,只能使用空空导弹或者57毫米航空火箭弹来对付空中目标。

1964年4月至1965年8月,波兰接收了84架该型飞机,在9个航空兵团服役。该型的最后1架在1989年退役。

米格-21УМ战斗教练机

1965年,6 架米格-21У战斗教练机抵达波兰,他们分布在4个空军团中。这些飞机的服役时间很长,最后2架到1990年2月才退役,并被转移到克拉科夫和乔诺的博物馆。

1972 年,除了现有的米格-21У外,波兰还购买了20架米格-21УМ战斗教练机,一直服役到 2003年。

1966年2月,米格-21ПФМ 开始交付,这是波兰米格-21家族装备数量最多的型号。波兰空军总共接收了100多架,一直服役到1993年。

波兰空军米格-21ПФМ

米格-21ПФM战斗机最大起飞重量为 9.12吨,配备Р-11Ф2С-300涡轮喷气发动机,单台推力6.175吨。飞机最大速度 2175 公里/小时,升限18000米,实用航程1300公里。

做为前线截击机的米格-21ПФM 配备了改进的РП-21М 雷达瞄准具,ГП-9机炮吊舱使用双管ГШ-23Л航炮。除了装备红外Р-3С (К-13)空空导弹外,还携带雷达制导的 К-5МС导弹。

需要说明的是,红外制导Р-3С (К-13)空空导弹是在美国AIM-9B 响尾蛇空空导弹基础上于1960 年生产的。

Р-3С空空导弹

Р-3С空空导弹,弹重76公斤,长2 .838米,外径0.127 米,翼展0.528米,射程7.5公里。

米格-21ПФ/ПФM 长期以来一直是波兰主要的防空拦截机,并积极参加了与 华约国家作战航空的联合演习。1971年,捷克斯洛伐克Су-7БКЛ战斗轰炸机在一次联合演习中被波兰米格-21ПФM意外击落。

1967年,随着购买更多米格-21ПФM,波兰收到了 12架米格-21ПФМ (94Н),该型飞机可以携带当量1万吨TNT的94Н核航弹。波兰空军将这型飞机命名米格-21Н。然而,波兰消息人士称,“核”战斗机也可以执行常规前线截击机固有的所有任务。

波兰空军米格-2121ПФМ

米格-21Н飞机配备了位于杰布日诺的第11战斗机联队和位于格莱尼奥的第2 战斗机联队的一些中队。在苏联进行了使用核武器的培训。为了测试特殊武器的使用,使用了内部装有烟雾弹的核弹模型。

冷战期间,波兰境内有核武器储存设施,由苏联军事人员负责维护和保护。在特殊时期,“特殊弹药”可以转让给波兰空军,但在收到直接使用命令之前,激活码是单独存储的。

1969年苏联移交给波兰30 架米格-21М 战斗机,旨在取代亚音速 Lim-5(米格-17Ф波兰名称)。该型战斗机依然使用Р-11Ф2С-300发动机,但配备了改进的РП-21МА雷达瞄准具。

波兰空军米格-21МФ

1972 年,米格-21МФ 与РП-22雷达一起出现在波兰空军。新雷达性能更好,目标探测距离达到30公里,跟踪距离从10公里增加到15公里。

该型飞机携带了半主动雷达制导Р-3Р (К-13Р)空空导弹(1966年装备苏军),大大提高了在夜间和能见度差条件下的拦截能力,导弹射程0.3-15 公里。波兰总共进口了120 架米格-21МФ,一直服役到1990 年代末。

自 1979 年以来,波兰空军一直在使用 米格-23МФ可变翼战斗机,但结果证明与米格-21相比操作更复杂且操作成本更高。因此,1979年波兰空军司令部决定不额外采购一批米格-23МФ,更倾向于订购米格-21系列中最先进改装的米格-21бис。

米格-21бис

米格-21бис是根据对局部冲突中机动空战经验的分析而研制,配备了新型Р-25-300 发动机,加力推力达到7.1吨,使得飞机具有非常好的加速能力和高爬升率。例如改装后的 米格-21Ф-13战斗机的爬升率为140–150 m/s,而米格-21бис则高达 225 m/s。

米格-21бис的航空电子设备和武器装备以当时的标准来看是完美的,这使其成为近距离空战中非常强大的对手。新的РП-22М雷达和Лазурь-М通信设备安装在飞机上,为空中目标提供与地面指挥引导系统的交互,以及用于短程导航和着陆进场的飞行和导航综合体,具有自动控制性能。除了К-13系列空空导弹外,还装备近距格斗Р-60导弹。同时,飞机最多可以携带6枚空空导弹,内置1门23毫米ГШ-23Л机炮。

米格-21бис最大起飞重量为 10.4吨,最大速度2175公里/小时,实用上限17500米,航程1265公里,携带副油箱航程1900公里。

第一架10 架米格-21бис于1980 年2月抵达波兰,在位于格丁尼亚的第 34 战斗机航空团服役。同年6 月,参加了Гранит-80演习,首次用实弹攻击陆地和海上目标。同年8 月,该团的14名飞行员前往Ашлук阿什卢克训练场,在Аргон-80演习期间,用空空导弹击落了拉-17靶机。

波兰总共采购了72 架米格-21бис战斗机,在两个空军团服役。波兰消息人士称,所有这些飞机都可能是战术核弹的载体。1989年苏联专家关闭了使用核武器所需的电路和瞄准具。

1987年,波兰空军 米格-21бис的修复工作在登布林的飞机维修厂开始。截至 1991年,共有 64 架飞机处于战备状态。

大修的波兰米格-21бис在1990年代积极飞行。由于缺乏资金,6架战斗机被卖给乌干达。这笔交易的收益用于维持剩余飞机的服役。但是,尽管如此,米格-21бис的事故率很高。从1993年到2000年,共有9架飞机坠毁,3名飞行员死于飞行事故。

到 2001年,50 架 米格-21бис中只有一半可以起飞,2003 年 12 月,该型飞机在波兰的飞行生涯结束。

在将波兰的苏制米格-17Ф/ПФ战斗机重新定位以执行为地面部队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的任务后,1970-1980年代的超音速米格-21是波兰空军旨在获得空中优势的主要前线战斗机,确保重要目标免受空袭。

飞行中的米格-21

从1965 年到1980 年,总共有582 架经过改装的米格-21飞机交付给波兰。 经过38年,相当部分在灾难和事故中丢失,部分销往国外。除了第三世界国家,波兰的米格-21还被美国私营航空公司购买,这些公司为美国国防部组织防空部队的战斗训练和与潜在的敌机进行空战训练提供服务。

波兰空军对米格-21的评价是当时非常出色的轻型战斗机,有很好的性价比,不过航程相对较短,有效载荷有限,机载雷达特性非常适中,无法携带中程空空导弹。

在1970年代中期,波兰空军领导层开始寻找替代米格-21ПФM战斗机的飞机。这型战斗机应是防空部队的主要拦截机。新型超音速战斗机必须满足几个基本标准,例如高海拔和高飞行速度,以及在各种天气条件和夜间应对空中目标的能力。

要做到这一点,新型截击机必须拥有完善的航空电子设备、具有高能量特性的雷达、能够击中视觉无法观察到的目标的中程导弹、提供良好加速性能和高超音速飞行速度的强大发动机,以及较远的航程。

当时唯一至少部分满足标准的苏联战斗机是米格-23M。 1978年6月,波兰代表第一次能够熟悉它。

1979年1月,一群波兰空军的飞行员和技术人员在苏联学习如何驾驶和维护МиГ-23МФ 和 МиГ-23УБ飞机时被毒死。

1979年6月4日,9 架 米格-23МФ 战斗机和 2 架 米格-23УБ战斗教练机抵达波兰。到1982 年9月,波兰空军收到了 36 架米格-23МФ 和 6 架 米格-23УБ,全部装备第28战斗机团。该团最初驻扎在明斯克-马佐维茨基机场,之后转移到斯卢普斯克。

米格-23МФ

可变后掠翼战斗机米格-23МФ比米格-21更大更重。最大起飞重量为17.79吨,航程为2700公里。在 12500 米高度的最大飞行速度为2500 km / h,实用升限17200米。

米格-23МФ配备了探测距离为45公里的Сапфир-23Э雷达、ТП-23热力测向仪和Лазурь-СМ指挥制导系统。武器包括2枚Р-23Р或Р-23Т中程导弹、2到4枚К-13М短程导弹或Р-60近战导弹,以及一个装有 23 毫米ГШ-23Л航炮的吊舱。

与安装在米格-21бис上的РП-22М站相比,米格-23МФ机载雷达可以探测到 1.5倍更大范围内的目标。带有半主动雷达导引头的Р-23Р导弹能够击中最远 35公里的目标,在射程上是К-13Р导弹的4倍,而 红外Р-23Т导弹射程为23公里。

飞行技术人员在掌握了米格-23МФ战机后,参加了波兰国内外组织的大部分演习。这种类型的机动证实了战斗机的高质量和飞行员的良好训练。他们执行任务以确保国家的领空,拦截侵犯波兰国界的飞机,尤其是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和夜间。

1981年,第28战斗机航空团的米格-23参加了华约国家“联盟81”演习。演习中波兰的米格-23МФ 攻击了地面和海上目标。在之后的一系列演习中, 用中程空空导弹击落了拉-17靶机。

波兰购买的米格-23МФ可以携带核弹。 1989年,苏联政府决定削减核力量后,拆除了使用特种武器所需的设备。

1980年代后期,波兰米格-23МФ /УБ 开始大修。第一架飞机1988 年11月在东德德累斯顿工厂进行维修。许多战斗机在普罗夫迪夫的保加利亚工厂和楚格夫的苏联工厂进行了大修。然而,在1991年华约组织宣布解散后后,在国外进行维修变得不可能,从1993年开始,这型战斗机一直在登布林的一家飞机维修厂进行维修。

1985年,苏联向波兰提供了米格-23的最新改进型-米格-23МЛ。这架战斗机的动力装置增加了推力,提高了加速度和机动性,以及基于新元件基础的电子设备。Сапфир-23МЛ雷达的探测范围为85 公里,搜寻范围为55公里。ТП-23М热测向仪可在最远35公里检测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废气。所有的目击信息都显示在挡风玻璃上。米格-23МЛ可以携带射程50公里的Р-24空空导弹和Р-60МК近距格斗导弹。

然而,考虑到与米格-21相比,米格-23的改进型维护成本明显更高,可变后掠翼战斗机对机组人员的要求更高,并且在驾驶方面也很严格,在经济危机和内部政治不稳定的情况下,波兰空军领导层没有考虑购买该型飞机。

到 1990 年代初,北约军事专家对米格-21系列战斗机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对米格-23 并不熟悉。1993年3月,北约专家代表团首次了解了米格-23МФ 的情况,他们可以在博维祖姆上空观察米格-29的模拟空战,并详细了解飞机的航空电子设备1994 年9月,在斯卢普斯克,作为和平伙伴计划的一部分,波兰米格-23МФ与美国空军第 493 战斗机中队的F-15C进行了联合飞行。米格-23МФ /УБ 飞机也在西部机场运行,参加 Orla Szpon-9 和 Ocelot-99 演习。

当然,高强度的飞行有时会导致设备故障,并且还会发生驾驶错误,该型飞机服役过程中有4架坠毁,两名飞行员丧生。

由于备件短缺和高昂的运营成本,从1994年开始,波兰米格-23开始减少飞行,需要昂贵维修的飞机则退役。1996-1998中,尽管剩余资源量很大,但还是有21架米格-23МФ / УБ退役。由于财务原因,仍在服役的8架米格-23МФ和2架米格-23УБ在1999年9月退役。这些飞机至少可以再服役8年,但经济因素占了上风。在没有人威胁波兰的情况下,政治领导层决定放弃需要大量运营成本的战斗机。

米格-23

退役的战斗机被运送到Надажины纳达尔济尼的训练场,在那里它们成为战斗轰炸机的目标。美国公司购买了几架适合修复的飞机,大约有10 架作为纪念碑和博物馆展品留在波兰。

1980年代前半期,美制F-16A/B飞机开始进入欧洲北约国家空军,美国空军第4代战机开始在意大利和德国的空军基地部署。

叙利亚航空在黎巴嫩的作战行动经验表明,苏制米格-21和米格-23战机很难抵抗美国F-15和F-16。

从1980 年代后半期,苏联决定向华约国家提供米格-29 战斗机,就战斗特性而言,它们至少与美国最新的战斗机一样好。

1989年夏天,7架米格-29 飞机抵达波兰( 4架单座米格-29A战斗机和3架战斗教练机米格-29УБ),另外5架单座战斗机于1990年10月交付。所有米格-29 都成为明斯克-马佐维茨基第一战斗机航空团一个大队的一部分,其他两个大队继续使用米格-21МФ。

首批波兰空军米格-29А

这架飞机最大起飞重量18.48吨,空中巡航时间2个多小时,高空最大速度2450公里/小时,足以控制像波兰这样的国家的领空。

根据华沙条约提供给盟国的出口改装的米格-29A 战斗机的战斗和作战性能大大超过了所有早期转移的苏联制造的前线战斗机。

在近距离空战中,米格-29由于其高机动性和推重比,优于所有北约战斗机,配备了当时相当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并携带6枚Р-60МК和Р-73 近战导弹,射程为10-30 公里。

内置ГШ-301型30毫米航炮。为了与视线外的空中敌人作战,还可以携带2枚半主动雷达制导的Р-27Р中程导弹,最大射程60公里,是指可以远距离拦截前线和战略轰炸机。安装在出口米格-29A战斗机上的Н019雷达能够在最远85公里的距离内探测到战斗机型目标。在良好能见度条件下的光学定位系统可在最远 35 公里的距离内捕获红外范围内的目标。

双发的米格-29A 与米格-23МФ有很大不同,后者主要专注于中程导弹的攻击、易于驾驶、机动性和较低的成本以准备出击。

米格-29

苏联原先的计划是到1990 年代末,这型战斗机将取代华约国家空军的米格-21 和米格-23 战斗机。然而,由于华约组织解散和苏联解体,这些计划无法实现,米格-29对东欧国家的供应停止了。

在与斯洛伐克分离后,捷克共和国决定出售其米格-29战斗机。1995年该国与波兰达成协议用10架米格-29换了11架W-3“Sokół”直升机(波兰版米-2直升机)。

2000年代初,波兰曾经想与俄罗斯合作,以米格-29为基础研制M-2000战斗机,并在波兰生产,不过此事仅限于讨论。

停机坪上的米格-29

2001年1月1日,波兰航空部队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第1战斗机航空团改制为第1战术航空中队。米格29战斗机成为确保空中边界不可侵犯的主要飞机,第一中队经常从该国其他机场分队行动,交替执行2-3个月的战斗任务。

2003年,波兰从德国接收了22 架米格-29,包括18架单座米格-29G和4架双米格-29GT。在将它们交付空军之前,它们在比得哥什市的一家工厂进行了翻新。 2005年6月,4 架米格-29飞机(3架单座和1架双座)在马尔堡的第41战术航空中队服役。

2006 年,2架米格-29被送往位于登布林的飞行学校。由于备件短缺,7架原德国米格-29被拆解备件。1架双座战斗训练机成为克拉科夫航空博物馆的展品。

博物馆前的米格-29

在21世纪,波兰米格-29定期参加与北约国家航空的联合活动。2006 年1月1 日至3 月31日期间,驻扎在希奥利艾附近佐克尼亚伊机场的第1战术航空中队的战斗机控制了三个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领空。波兰小组包括4架米格-29飞机和6名飞行员。

2009 年,比得哥什的航空工厂提议对现有的米格-29进行彻底现代化改造,同时进行大修。与此同时,波兰战斗机应该接收现代西方航空电子设备和武器。但由于经济原因,计划取消。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5e770c3ef93e78b865eb7bf9a3687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