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滨:31岁辞职创业,从一个打工仔,变成了山东首富

2022-04-17   王宜电影解读

原标题:姜滨:31岁辞职创业,从一个打工仔,变成了山东首富

1965年,山东威海市的一个家庭中诞生了一个男婴,他就是姜滨。从小聪明伶俐的他,在小学到高中的学习成绩都是名列前茅。高考时,他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大二时期,他发现普通的上课已经满足不了他的目标,于是就选择了旷课去图书馆找自己感兴趣的书,学到了很多书本外的知识。1978年,22岁的她毕业后,成功进入了山东潍坊的一家无线电工厂,主要负责生产微型话筒的工作。然而这样的生活并不是他想要的,他明白这只是他人生的开始。1996年,厌恶了这种生活的姜滨,选择了辞职创业。他与原先工厂的几位骨干人员,利用在工厂学习到的知识和技术,成立了一家私营小企业,生产当时并没有什么名声的麦克风产品。

创业初期,他们把没有经历过的苦,都吃了一遍。他们用自己全部的身家,租了一个不到200平的车间,因为找不到人员工作,当时他们还亲自在生产线上工作。经过几个人不断地奋斗,公司逐渐站稳脚跟。好景不长,几个人之间都没有一个合格的领袖,最后因为每个人都意见都不一样,选择了倒闭公司,首次创业就以这样的结果结束。面对这次创业的失败,他并没有气馁,而是自我反省。经过妻子的鼓励和自己慎重的思考后,他决定开始自己的第二次创业。2001年,姜滨重振雄风,携夫人胡双美共同创办潍坊怡力达电声有限公司,也是歌尔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开启了第二次创业之旅。这一次,姜滨决定全身心投入到声学技术中。

当时许多小企业前来洽谈业务,如果生产这些订单,公司可以赚很多钱,但由于生产低端产品,这将大大损害公司的品牌形象。姜滨再三思考后,亲自砍掉80%的客户,提出向全球话筒行业第一的松下学习。同时,姜斌仅用100多万元购买了业界顶级的音频测试系统,创造了业界第一个消声室。事实证明,姜斌的决定是正确的。当蓝牙耳机逐渐成为潮流时,姜斌带领歌德在这一领域迅速努力,在他创业之初,他的公司主要生产低技术、低含金量的电容话筒上游配件,他自然知道这不会实现他的梦想。2003年,在积累了一定资金后,他带领团队开始研发当时主流的蓝牙耳机,并将公司名称改为歌德音响公司。

2004年,在姜斌的领导下,歌德音响成功研发出了自己的蓝牙耳机。它一上市就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到2006年,goer蓝牙耳机已成为中国第一个蓝牙品牌。姜斌只用了两年时间。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经实现了从生产单一电子元件到高端整机的飞跃。随着歌尔趋于成熟,姜滨有了上市的念头。2007年,潍坊怡力达电声更名为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做最后准备。次年5月,歌尔声学成功登陆深交所,成为山东信息产业首家A股上市企业。按照当天的发行价计算,姜家的财富一天增加了10亿多。随着自己公司越做越大,加上自己的学霸弟弟也加入到公司里面,此时的姜滨就有了上市的想法。2008年5月,歌尔成功在深圳上市,并获得了5亿多的资金,这也让他能够顺利度过金融危机。

上市两年后,智能手机发展迅速,他抓住与苹果合作的机会,将歌尔的电子产品提供给苹果公司。随着苹果在全世界的销量不断递增,而他在苹果的背后疯狂盈利,5年的时间就突破了100亿的销售额。2015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市场逐渐下滑,而姜滨则开始寻找新的机会。他首先将歌尔声学改名歌尔股份,然后增加了自动化和智能机器人等产品,最后再花大价钱进行研发。到如今,歌尔已经成为了行业内龙头老大,不仅成为了我国最大的蓝牙耳机制造商,还是我国唯一能进前20强的企业,并与全球很多的大型公司合作,苹果、华为、三星等都是它的客户。

除了歌尔微电子,歌尔的智能硬件业务也有很多想象空间。今年,元宇宙的火爆给消费电子产业链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和资本想象空间,歌尔股份目前占据全球中高端虚拟现实头显半数以上的市场份额,具有先发优势。在VR/AR方面积累了客户和技术,受益于元宇宙概念的爆发。歌尔成为今年股价大幅上涨的罕见苹果概念股。从这一点来看,歌尔有望通过半导体和元宇宙的布局来减少对苹果的依赖。经过19年的发展,如今的歌尔市值1379.85亿元,在2020年的营收达到577.43亿。随着歌尔的不断发展,姜滨的身价也达到了423.7亿元,成为了山东的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