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蔚来汽车发布全新移动互联产品——首款智能手机NIO Phone,自此成为一家造手机的中国车企。
“为什么蔚来要做手机?这是我近期被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表示,“其实原因很简单,(做手机)也是深思熟虑的,因为我们的用户需要一款与蔚来汽车无缝连接的手机,我们要做让蔚来汽车更好用的手机。”
从外观上看,NIO Phone延续蔚来“纯粹、有温度、未来感、精致”的设计基因,采用天际线的设计元素,将手机后盖分为两半部分,上部分承载硬件、彰显科技感,下部分满足极致手感,能做到平放在桌上稳定不抖动。
基于以车为中心来思考手机设计的出发点,NIO Phone的色彩灵感也来源于汽车外观,性能版共包含镜空粉、同温层蓝、星灰和星辰绿四种配色,旗舰版提供雪融白和远山黛两种配色,EPedition提供墨蓝和经典红两种配色。
从配置上看,NIO Phone旗舰版搭载高通第二代骁龙8领先版芯片,内存12GB+512GB起,最高可选择16G+1TB,配备5200毫安的电池,屏幕采用2K分辨率的6.81英寸曲面屏,支持1-120Hz的可变刷新率。NIO Phone基于安卓系统和蔚来自研的SkyUI,实现了“0系统广告和0商业预装”、全链路隐私保护、以及多种用于优化和提升系统运行效率的软件引擎。
在影像方面,旗舰版的主摄、超广角和潜望式长焦均为5000万像素,还专门定制了和车相关的特别创新,比如定制焦点留色和风驰两款滤镜,前者可自动识别保留车的颜色,让车成为影像主角,后者则能够把汽车静态图做出风驰电掣的效果。
作为一款为蔚来车主而生的手机,NIO Phone和车端实现了底层无缝打通。
首先,其配备UWB超带宽技术,能够精准识别手机和车辆的距离,并做到多车操控,用一部手机管理多辆车。
其次,首创NIO Link车控键,用户可一键直达所有与控车相关的功能,包括远程启动车辆、遥控泊车等。
再次,NIO Phone和蔚来汽车能够实现全景互联。以导航为例,在手机上提前设置导航目的地和驾驶路线,上车后无需再进行二次输入。
此外,该手机还可根据所处座位自动切换车控卡片,不仅能精准调节所在位置的各项座椅功能,还能帮助其他位置的乘客调节。
NIO Phone分为性能版、旗舰版和EPedition三个版本,性能版12GB+512GB售价为6499元,旗舰版12GB+1TB售价为6899元,EPedition版16GB+1TB售价为7499元。在蔚来APP中即可购买,9月28日开启发货。
此次蔚来还发布了首款自研激光雷达主控芯片。该芯片的中文名为“杨戬”,目前已经开始量产。
“杨戬”搭载8核64位处理器,并加配8通道9bit的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模拟数字转换器),采样率达到1GHz,不仅能够高效捕获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原始数据,还能帮助其降低50%的芯片功耗。
其能实现30%的点云处理延时优化,每秒点云处理能力最大能达到800万point。此外,基于芯片的强大处理能力,可以定义了更为丰富的点云特征,更好地提升了感知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横向120度、纵向9.6度的有效ROI(region of interest,感兴趣区域)以及8回波处理能力,能够支持复杂度更高甚至恶劣的行车场景比如雨雪雾天气。
李斌表示,在芯片及车载智能硬件领域,蔚来一开始就坚持建立正向研发的能力。其致力于自研的原因在于,智能电动汽车在很多层面都呈现软硬件一体化,如果不顺着这个趋势推进,不可能做到更好的体验。而本次自研芯片的发布,不仅实现了功耗降低和性能提升,还达到降本的目标。“搞芯片不是为了先进而先进,提升性能的同时,成本也是很重要的考虑。从长期角度来看,蔚来就是用近期研发换长期毛利。”李斌指出。
发布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和全景互联技术,超40款APP上线智能座舱应用商店
会上,蔚来还发布了智能电动汽车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天枢SkyOS、全景互联NIO Link、以及智能座舱应用商店。
具体来说,天枢SkyOS为整车研发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体系,借此构建了“1+4+N”的技术集群,包括车控、智驾、座舱、移动互联等多个领域。其中:
“1”指“SkyOS - H”,支持座舱、自动驾驶域多操作系统需求,并提供安全基座;
“4”包括“天枢SkyOS - M”“天枢SkyOS - L”天枢SkyOS - R”和“天枢SkyOS - C”;
“N” 指“SkyOS - 核心中间件自研”,并采用SOA框架、分布式处理引擎等。未来,天枢SkyOS系统将用于NT3平台车型上。
NIO Link以硬件为基础、以车为中心,通过软硬件一体化、端路云协同的方式,达成了全链路的开放型移动互联目标。比如,其超越了车辆和手机之间的简单连接,能将手机、穿戴设备、换电站、道路设施等进行互联,让车辆和周围环境实现无缝交互;通过深度融合数据内容,提升包括数字车钥匙、座舱控制等在内的用车体验,让数据内容能够全方位互通。
应用商店即车端精品内容融合生态平台,预计到9月底将有超过40款APP上线。其中,有7款应用为行业首发,包括腾讯智慧停车、小红书、喜马拉雅全景声有声书等。此外,还有腾讯会议、钉钉会议等应用,可满足用户的商务办公需求。
蔚来希望能够通过应用商店,以及其提供的开放APP生态,帮助用户拓展用车场景,进而带来更丰富的座舱智能体验。
早在2017年,蔚来就提出了关于自动驾驶价值的思考,其希望能给用户创造解放时间、减少事故的价值。六年以来,该公司一直沿着这一方向前进。
2022年,推出了增强版领航辅助驾驶,在解放用户出行时间的同时,相较人工驾驶也实现了64%的安全性提升。不过,通常情况下,用户在高速上行车的时间远小于在城区中,因此蔚来希望下一步能将场景从高速推到城区,为用户打造全域通行、点到点的智能驾驶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会面临非常多的复杂场景,包括非点停路口、异形障碍物等。蔚来智能驾驶研发助理副总裁任少卿表示:“我们需要有通用的底层能力,从而让我们不再依赖高精度地图和其他道路设施,能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做到通用的泛化以及开启。”
为了建立通用能力,蔚来自2020年开始研发NT2智能架构,打造全栈自研研发体系,从底层平台、到算法框架、再到应用的全栈技术能力,为用户提供全域增强领航辅助功能。比如,蔚来已经迭代了NDlane2.0网络结构,可以快速识别车道线路上的标志;并在云端训练了一个百倍于车端大小的模型,能够检测道路上的车辆、静态障碍物等。
任少卿表示:“如何通过技术能力保证每一条路都经过验证,进而实现迭代呢?这件事情并不容易做,它需要针对每个用户、每一条道路做相应的运营,常规的做法无法做到。”
而蔚来通过“分布式+集中优化”的方式,帮助用户做道路验证,全方位打造全域领航辅助系统。从10 月起,蔚来将逐步为用户开通心愿路线,提供全域增强领航辅助驾驶服务。
事实上,不管是“杨戬”芯片,还是天枢SkyOS、全景互联NIO Link及智能座舱,都属于蔚来技术全栈的一部分,即芯片及车载智能硬件、操作系统、全景互联和智能座舱。
除了这四个关键技术领域之外,技术全栈还包括以下八个技术领域,分别是电池系统、电驱系统、车辆工程、智能驾驶、智慧能源、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全球数字运营。
蔚来致力于通过这些技术,支持智能、电动、汽车、产品、服务、社区、多品牌、多平台和多区域这九大业务要素的拓展,真正实现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