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手机厂商说要用折叠屏去超越苹果的iphone。那么,作为一位折叠屏手机用户,今天我也想跟大家聊聊我对折叠屏手机的看法。
先看销量。根据Canalys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为1420万台,前三名依次为三星、华为和OPPO。其中三星凭借约1150万台的出货量排名第一,拿到了全球80.9%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的是华为手机,它的出货量约为170万台,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1.97%。折叠屏手机市场的大部分销量都被三星给拿走了,一些品牌把折叠屏吹得天花乱坠,但销量却很低。
那么,为什么手机厂商依旧热衷于炒作折叠屏?即便销量不高,却还要炒作折叠屏,甚至鼓吹超越iPhone?在我看来,这无非是国产手机厂商想借助折叠屏拉高自己的高端形象罢了。
苹果这几年的创新确实是很小了,挤牙膏很严重,但安卓手机想冲击高端也很困难,这两年安卓手机厂商们都选择在影像上发力,可即便如此,他们的直板旗舰手机的销量都跟iPhone有巨大的差距,想通过折叠屏去在销量上超越iPhone更是难上加难。折叠屏现阶段更多的停留在早期的秀肌肉层面,被用来提升自己的高端形象,想以此让自己变得“高大上”,拉上iPhone,是因为苹果在行业中的地位摆在那里,给自己增加热度。
但需要指出的是,折叠屏产业链的逐渐成熟,折叠屏手机所代表的高端形象作用正在削弱。以前我们初次见到折叠屏技术,会觉得很高大上,但现在的折叠屏手机经过几年技术的进化,早已经失去了一开始的那种新鲜感。伴随着折叠屏手机形成了更成熟的供应链,现在折叠屏手机技术都来自于供应商,虽然降低了厂商的成本,让折叠屏手机的价格也越来越便宜了,门槛也在慢慢变低。对于厂商来说,想借助折叠屏去冲击高端市场,这种作用会变得越来越薄弱。
此外,大部分折叠屏手机价格依旧还是昂贵,还不能真正的普及,OPPO Find N2的价格是7999,vivo X Fold2的价格是8999,华为MateX3的价格是12999。昂贵的定价导致了目前折叠屏手机的销量仅为千万级别,而国产折叠屏更不过是三四百万。这一点,最终需要靠供应链技术去解决,这就一定会倒逼供应链去降低成本,最终降低价格。
因此,我的建议是,别再光想着靠折叠屏去提升高端形象了,我们的手机厂商应该拿出真本事,来掌握技术话语权,来提高自己的销量,来拿下折叠屏手机的市场,而不是把力气都拿去吹牛了。
因为折叠屏手机确实有是优势的,我也认为折叠屏会是手机的未来形态。它可以实现大小屏的切换,能兼容手机与平板这两种形态的优势,符合我们追求大屏且要求便携的需求。
想要获得销量,就得拿出真正的技术,解决折叠屏手机的瓶颈,才能真正掌握话语权。
在我对几个品牌折叠屏手机的使用过程中,我认为目前折叠屏手机还是存在问题:
第一、生态适配的不足,大屏体验还是停留在表面。现在已经能够感受到厂商的进步,比如多窗口、分屏、dock栏、小组件等,但这远远不够。比如当我们使用折叠屏手机的内屏时,很多应用还是不能够进行大屏适配,依旧只是单纯地让屏幕变得更大,上下甚至左右的黑边还是很明显,大屏功能还是很欠缺,还不能够带来更高效的系统交互体验。
第二、折叠屏作为主力机来长时间使用的体验依旧不如直板机。有些折叠屏为了轻薄,各种偷工减料,用塑料内屏折痕太明显、相机配置大缩水、充电功率也很低,体验各种缩水,功能跟直板手机真没法比,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一个“折叠”。而做得比较好的一些机型中,像华为MateX3这款目前最轻薄的折叠屏,综合体验很舒服;OPPO Find N2这种小屏方案,小巧更适合小屏党,vivo X Fold2的堆料方案,各种功能拉满。可即便如此,对比直板手机来说,大部分折叠屏还是笨重,用的时间如果太长,手腕的压力很大,即便重量做得跟iPhone14 Pro max差不多了,但折叠之后的厚度还是摆在那里,用外屏的时候感到很厚实,如果重度使用内屏,续航又会明显缩水。
无论是生态适配,还是折叠之后的厚度,还是续航,目前都已经陷入了瓶颈,短时间内没有办法解决。
对于折叠屏,我的看法只有两点:一,有些国产手机厂商还是停留在利用折叠屏对比直板手机的“新鲜感”这一点上,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我们更需要靠技术说话,解决折叠屏手机的瓶颈问题,用技术完成对iPhone的超越,趁着现在苹果还没搞折叠屏手机,我们的国产手机品牌应该抢占先机,更重要的是解决技术难题,而不是光靠喊口号,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有可能掌握行业话语权,这才是国产手机品牌搞折叠屏的意义所在。
二、也希望苹果能够早日加入到折叠屏阵营中。苹果对于行业的话语权摆在那里,它对于供应链的控制度远高于其他手机厂商,现阶段没有苹果的进场,开发者对于大屏的适配力度也很弱,倘若苹果的加入能够刺激折叠屏手机市场,这将大大提速折叠屏手机的发展。
最后,我想提醒各位,苹果并不是第一家提出“全面屏”概念的厂商,但当iPhone开始用全面屏的时候,行业对苹果的设计趋之如骛,而iPhone最终也没有被超越。一句话,如果拿不出变革性的技术创新,不解决折叠屏的瓶颈问题,仅靠“折叠屏”这个形态是不可能完成对苹果的超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