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降价50%“种植牙集采”将普惠更多患者

2023-02-02   贵州都市报

原标题:或降价50%“种植牙集采”将普惠更多患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琴

高价种植牙的价格真的被“打下来”了。来自国家医保局的消息,1月11日,口腔种植体系统省际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在四川开标。根据四川省药械采购平台公布的拟中选结果,参与集采的55家企业,共有39家拟中选,拟中选产品平均中选价格低至900元,与集采前的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下降了55%。

从拟中选结果看,价格较高的一线欧美品牌种植体系统,从原来采购价中位价5000元降至1850元左右。市场用量较大的日韩品牌种植体系统,从原采购价中位价1500元左右降至770元左右。

业内人士称,目前大城市、大医院种一颗牙可能要1.5万元到2万元;集采落地之后,各省份根据国家医保局指导实施阶梯差异化收费,比如北京、上海种植一颗牙可能会降至七八千元。

国家医保局预计,到今年3月下旬到4月中旬,患者有望全面享受降价后的种植牙服务。

种植牙花费高昂有患者忍痛“等一等”

“早知道2023年要降价,我应该再忍一忍啊!”家住贵阳的小陈(化名)一直对自己的选择懊恼不已:2022年3月,她种了两颗牙,花了将近3万元。

“种一口牙等于买一辆宝马”的现状并非戏言。“我早就听说种牙贵,但没想到那么贵。”小陈告诉记者,因为右上两颗牙齿出现问题,去年2月她来到一家口腔诊所,经检查确认牙根无法修复,医生建议她选择种植牙手术。在医院收费标准上,她看到种植一颗牙的费用在六七千元到一万多元不等。思考再三后,选择了一款韩国品牌的种植体,每颗牙需1万元。

“医生介绍,这款种植体在硬度、耐腐蚀性上更好,如果选择便宜的种植牙,过段时间后种植体可能会坏掉或者脱落,到时候又要花钱和遭罪。”最终,加上植骨等其他费用合计,小陈的两颗种植牙花了2.8万元。

牙科疾病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而种植牙费用昂贵是困扰广大市民的一个共性问题。面对“如何解决天价种植牙”,多数患者会选择“等一等”,贵阳市民小崔就是其中的一员。

小崔告诉记者,2022年初时,他有一颗牙出了问题,与身边的“病友”交流后,被告知可能需要拔掉坏牙进行种植。“当时就听说种植牙会降价,想着等这一举措真正落实后可以减轻负担,但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一年。”

2022年5月,小崔牙痛难忍,不得不前往医院就诊。医生建议消炎后拔除坏牙,3个月后再视情况做种植牙。当时,口腔医生初步估算这部分费用约1.6万元左右。直到2022年12月,小崔的龋齿情况进一步恶化,检查结果显示缺损已达髓室,医生强烈建议立即拔除坏牙,小崔遵照建议就此拔掉这颗拖了一年的龋齿。

至于之后的种植治疗,小崔表示“再等等”。一是治疗进程本来就需要等待三个月;另一方面,希望在等待期间“天价种植牙”的现状能有所改观。“毕竟这笔钱几乎是3个月的收入。”小崔说。

收费高的主要原因种植体耗材和医疗服务费

种植牙究竟贵在哪里,让众多患者“望而却步”?对于患者来说,本次集采究竟能带来什么实惠? 近日,记者专访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种植科副主任医师田艾,为大家解答关于种植牙的热点问题。

“种植牙的费用大致分为种植体的耗材、牙冠的加工制作以及种植团队的医疗服务三个部分。其中种植体高度依赖进口造成耗材成本居高不下,以及种植医生培养周期长、医护团队医疗服务时间长等原因,成为种植牙收费高过传统修复的主要原因。”

田艾医师介绍,据统计,目前的种植体品牌90%以上依赖于进口,以欧美和日韩为主。耗材成本一直很高,且占据了治疗费用的很大一部分。

种植牙是一项严格的医疗技术,患者需要接受口腔外科手术。术前、术中、术后都有规范的检查治疗流程,每个患者的治疗方案都极具个体化、精细化。就算是一例简单的种植手术,也需要医、护、技三类专业的种植团队人员的高度参与。而一台种植手术成功的关键,取决于种植医生的规范化诊疗。

一次简单的种植治疗就需要6~8次复诊周期,每一次的复诊时间半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不等,如果是手术有可能在一个小时左右。在整个治疗流程中,专业的种植团队投入的时间、投入度是非常高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种植牙医疗服务费为什么这么高。

一名成熟的种植医生起码要经过10年以上的专业专科培训经历,在积累一定的临床技能以后,要参与大量的特殊专科培训和实操,进行大量的关于种植专科的术前以及模拟的种植培训,才能成长为能够独立处理种植手术的种植专科医生。一名合格的种植医生,其成长的历程培养周期是比较长的。

根据2020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学年鉴》公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注册在案的口腔执业医师的数量为19.5万,占全国执业医师总量的6.1%。也就是说:每百万人拥有的口腔医生仅150名,能够提供口腔服务的这类人群其实是有限的。在注册的这类口腔医师当中,合格的口腔种植医生更少。

田艾总结道,耗材成本高以及医生的培养成本高、参与度高,造成种植体收费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来说,它的收费是比较高的。

另外,种植牙没有纳入医保,完全是患者全额自费,对于有真正需求的人群中老年人群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所以对价格更敏感,进而会觉得种植牙太昂贵。

患者不再“望牙兴叹”种植1颗牙费用有望降低50%

对于患者来说,本次集采真正能带来多少实惠呢? 口腔种植的费用大致分为种植体、牙冠和医疗服务三个部分。在种植牙中,耗材价格占据一定比例,其中种植体耗材价格不等,进口耗材价格可能高达上千元。

作为全国最大规模的一次口腔种植体系统集采,本次集采覆盖全国1.8万家医疗机构,总量287万套种植体系统占到了全国年种植牙总量(400万颗)的72%,官方预计每年可为患者省下40亿元左右的费用。

按照四川省医保局此前公布的对种植牙医疗服务的指导价格,一颗种植牙的费用将从原来的1万元至3万元,降到4000元至6000元,降幅在50%以上。

牙冠的价格也有望降低。据央视新闻报道,下一步,四川医保局将于近期率先开展牙冠竞价挂网,促使牙冠价格更加透明合理,其他省份将及时跟进联动四川的牙冠挂网价格。

目前,各地医保部门按既定目标同步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全流程调控,通过发挥公立医疗机构价格之“锚”作用,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合理定价。通过以上多项治理措施,预计种植一颗牙的整体费用(含医疗服务、种植体和牙冠)有望降低50%左右。

田艾认为,本次集采通过大范围官方采购以量换价,挤出了种植系统耗材的水分,牙冠竞网竞价挂网就是让牙冠的加工流程费用更加公开透明。各省医保平台向社会公示,便于患者去选择质优且价格合理的种植医疗服务,可以普惠到更多有种植需求的患者,将为更多患者减轻医疗负担。避免患者因为种植牙收费较贵,面临种植牙市场收费乱象、犹豫不决造成的缺牙之后“望牙兴叹”的局面。

延伸阅读

贵州规范口腔种植医疗服务项目及价格

贵州已有相关动作。

近日,贵州省医保局发布通知,为贯彻落实《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医保发〔2022〕27号)要求,保障人民群众获得高质量、有效率、能负担的种植牙服务,促进口腔种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按照《口腔种植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调控操作要点(试行)》实施路径,结合我省实际,对口腔种植医疗服务项目及价格进行整合规范。

一、规范整合口腔种植医疗服务项目

(一)新增12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项目。新增的“种植体植入费(单颗)”等12项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附件所列试行价格为相应等级公立医疗机构最高收费标准。“种植体植入费(单颗)”“种植牙冠修复置入费(单颗)”分“AB”两档计价,符合“口腔种植成功率高、公开服务质量信息、承诺接受监督和检查”的医疗机构提出申请,经市(州)医保局受理、初验,省医保局审核通过的,可按“B”档进行收费,其余医疗机构按“A”档进行收费。

(二)新增3项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项目。新增的“种植体植入费(全牙弓)”等3项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各公立医疗机构应综合考虑服务成本、患者需求等因素,自主确定执行标准并按规定报所在地医保局备案。

(三)停用部分口腔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停用“牙种植体植入术”等10项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四)规范部分现行口腔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使用范围。限制“外科引导板”等11项医疗服务项目使用范围,开展口腔种植时不能收费。现有其他口腔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项目内涵,若已包含在新增15项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内涵里的,在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时不得同时收费。

二、全流程调控单颗常规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

按照“诊察检查+种植体植入+牙冠置入”路径,对单颗常规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全流程调控,包括种植全过程的诊察、生化检验、影像检查、种植体植入、牙冠置入、扫描设计建模、医学3D模型打印(口腔)、医学3D导板打印(口腔)、麻醉、药品等费用,不包括种植体系统、牙冠等医用耗材及拔牙、牙周洁治、根管治疗、植骨、软组织移植、即刻种植和即刻修复加收、颅颌面部种植体植入加收、临时冠修复植入等服务费用。省级公立医疗机构调控目标为不超过4000元、市级公立医疗机构调控目标为不超过3800元、县级公立医疗机构调控目标为不超过3600元。经审核,符合“口腔种植成功率高、公开服务质量信息、承诺接受监督和检查”的医疗机构调控目标可上浮10%。

三、加强民营医疗机构口腔种植价格监管和引导

(一)民营医疗机构口腔种植牙等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定价应遵循公平合法、诚实信用和质价相符的原则,对比本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制定符合市场竞争规律和群众预期的合理价格,主动以显著方式按规定进行价格公示,并保障公示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二)民营医疗机构应严格规范自身价格和竞争行为,不得利用虚假或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或通过商业混淆、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诱导欺诈患者。

(三)对于区域内种植牙集采报量率高、中选产品使用率高、主动承诺接受价格全流程调控、口腔种植费用经济优势突出、评价排名靠前的民营医疗机构,由市(州)医保局在官网上公示价格和费用情况,为患者就医提供指引,对价格高、采用“介绍费”“好处费”买卖客源引流的予以公开曝光。

四、实施口腔种植收费综合治理(一)做好监测评估。各市(州)要设置市级监测点,动态监控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执行情况和种植体等耗材的实际采购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妥善应对执行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医疗机构要及时掌握调整价格后医疗服务质量状况,加强对医疗质量指标及医疗服务项目运行情况的监测。

(二)建立口腔种植价格异常警示制度。各市(州)医保局要建立口腔种植的价格异常警示制度,将价格投诉

举报较多、拒绝或消极参与种植牙集采、虚构事实贬损参与集中采购的单位和中选产品、不配合调控工作维护虚高价格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列入价格异常警示名单,并每季度在当地医保局官网通报。年内多次进入警示名单的医疗机构,由省医保局集中通报。对于列入价格异常警示名单的医疗机构,综合运用监测预警、函询约谈、提醒告诫、成本调查、信息披露、公开曝光等监管手段,促进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进入警示名单的公立医疗机构,审慎对待其提出的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等申报事项,必要时采取约束措施。

(三)加强督导检查。各市(州)医保局要切实担负起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责任,健全常态化日常监管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和督导检查,及时跟踪政策落地实施情况,对医疗机构重复收费、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查处。省医保局将在2023年下半年开展全省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并适时组织督导和交叉检查。

(四)积极宣传引导。各市(州)医保局要在官网开设口腔种植专项治理专栏,通过宣传政策文件、公告项目价格、公示中选结果、通报典型案例等形式,进一步宣传指导好专项治理落地落实。各医疗机构要严格按规定执行明码标价和医疗费用明细清单制度,通过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方式向患者公示医疗服务价格,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本通知自2023年3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