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骂她不配?抱歉我不赞同!

2023-06-27     电影派

原标题:都在骂她不配?抱歉我不赞同!

前几天,第28届白玉兰尘埃落定。

《人世间》成最大赢家,狂揽4项大奖。

最佳男女主角则分别被 雷佳音吴越摘下。

被网友称作是“陈俊生”和“凌玲”的顶峰相见。

不过。

其中争议声也不小。

特别是凭借《县委大院》打败殷桃、谭卓和赵丽颖拿下最佳女主角的吴越。

因为《县委大院》质量一般,就有不少人质疑白玉兰偏袒上海籍演员。

吴越不是靠演技,而是靠户口拿到的奖杯。

之后,她在获奖感言中一段关于“大女主”的言论。

更是被部分网友解读为“茶”。

吴越的演技真的配不上视后奖杯吗?

她又是否真的在乎大女主戏?

可能对吴越来说。

不管大女主还是最佳女主,其实都没那么重要。

只想静静地——

吴越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

父亲吴颐人,是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师从丰子恺的大弟子钱君陶。

从小受艺术熏陶的吴越也很有自己的想法。

初中时,她就向往演戏。

之后,她在梦想的道路一路顺畅。

19岁,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

毕业后戏约不断,一直在演女主。

和陈宝国、张丰毅、段奕宏、陆毅、刘烨等人都合作过。

更是话剧《恋爱的犀牛》第一代女主“明明”。

从95年第一部作品《北京深秋的日子》,到如今戏龄已经28年,要问演技是否出色?

自然是毫无疑问的。

吴越演技最大的特点就是落地。

像是从生活中长出来。

拿第一次大范围出圈的角色《我的前半生》中的凌玲来说。

这个角色虽然是个第三者,却完全反类型化。

她既不年轻,也不貌美。

吴越在演的时候也没有按照刻板印象中的“小三”套路走。

而是认真剖析了角色的底层逻辑,往她身上加入了两个性格特质——

自卑和傲慢。

在吴越看来。

凌玲单亲带着孩子,容貌也不是很出众,她在介入别人家庭时一定是自卑的。

于是,能看到前期她无论面对谁,都收起了爪牙。

和罗子君说话,眼神往往闪烁、虚弱。

在陈俊生面前,更是像个贴身的保姆一般。

关心他的身体,照顾他的情绪。

眼神温柔且迎合。

但极度自卑必定会引起傲慢。

特别是在苦心经营还输得彻底后。

唐晶害她丢了工作,她气急败坏找罗子君质问。

眼神,也由柔弱转为了锋利。

正是因为做足功课,让凌玲的一切行为变得合理化。

也使得这个“小三”变得鲜活,网友代入感飙升。

甚至,有人看完分不清现实与影视的边界,在网上大骂。

而到了《扫黑风暴》,又能见到吴越完全不一样的一面。

自己是警局副局长,孩子却屡屡犯罪。

她内心痛苦,对孩子恨中掺杂着爱意。

最后只能眼看自己一步步走向一条不归路,令人悲叹。

拿孙兴拿着蛋糕突然上门为她庆生那段戏来说。

她刚开始表现得很冷漠。

但在看到孙兴插蜡烛时,内心其实是有软化的,脸上隐隐露出笑意。

不过中途黄希的出现立马将她拉回现实。

对孙兴差点杀死黄系的后怕,对事情即将败露的羞愧。

她哭到崩溃,手都在发抖。

最后,看到蛋糕上“谢谢妈”的牌子。

她对儿子矛盾的感情又涌出来。

最后小心翼翼将牌子放回了蛋糕上。

仅仅几分钟,就将一位纠结压抑,挣扎痛苦的母亲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难怪网友表示:

知道她是坏人,但就是觉得她可怜。

而《县委大院》的 艾鲜枝

虽然戏份少,但难度极大。

她没有像其他角色一样有特别多的个人故事线,大部分都是工作状态。

这时该怎么演?

吴越只能多观察,往现实中的基层干部贴。

和钉子户谈话,面带笑容,语气刻意放缓。

让对方减少心理压力,营造亲切感。

而手底下的人犯了错,则蹦字如机关枪,压迫感十足。

谢谢,看完已经幻视在被领导骂了。

能看出,吴越的跨度极大。

从温柔怯弱的小女人到狠辣干练的大领导都能驾驭。

而且,就算是同类型的不同角色也能演出差别。

同样是身处高位。

把持朝政的刘娥,有着敢和天子发怒的威严。

而《大明风华》里太子妃则怼天怼地,调皮灵动。

完全是喜剧担当。

同样是母亲。

《少年的你》中,是稀里糊涂,带点孩子气的妈妈。

而《加油!妈妈》中则是为了孩子可以不顾一切的妈妈。

可谓是千人千面。

就像好友徐峥所说:

她是为了做演员而生活的人

而在演技之外, 吴越更难得的是有颗敢于“沉”下来的心。

很多人初看吴越,都觉得她人淡如菊。

毕竟,出道这么多年,从没主动向大众公开过自己的私生活。

但她本人在采访时,其实不止一次否认过这个标签。

她觉得自己并不恬淡,反而是浓烈的人。

这个浓烈当然不是指性格。

在派爷看来,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

从她身上能看到被很多明星隐藏起来的宝贵之处——

直率且通透。

她聊到年龄对于演员的限制。

会直接地点明:

到了一定岁数之后

你当然不能演小姑娘了

首先你的颜值也不可能

人家会相信你是个小姑娘

但她又不是那种爹味的指责,或者暗讽“丫头教”。

她会拿自己来举例子。

讲述自己在拍《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已经40岁。

因为一直要提着二十几岁小姑娘的那股劲儿,演得很吃力。

之后,她对自己说:

我再也不要去演(这种角色)了。

也会承认自身的不足。

聊到演《扫黑风暴》的时候。

她提到自己有一天突然背不出词,一直磕巴。

“我的脑袋里的程序坏掉了”。

你会觉得她有一种直面真实的坦诚。

演过很多商业片。

就老实承认。

自己不像传闻中那么低调。

就实事求是。

拒绝一切标签化。

将最本真的自己展露出来。

看了这么多吴越的采访后。

派爷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会想起内娱很多中生代女演员。

刘琳、刘丹、咏梅、陈瑾……

可能国内很多中生代女演员都有一定的共同点。

她们演戏多年,演技精湛却一直不温不火。

直到中年,开始逐渐冒头。

比如刘琳。

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原本人设不太讨喜的大娘子演出可爱感。

刘丹则通过《开端》里的“锅姨”让无数观众患上公交和卡农PTSD。

但她们除了演技外。

其实带给人的感觉也很相似。

有种云淡风轻、岁月静好的优雅。

这种云淡风轻来源于自洽。

吴越就说过,自己在二三十岁的时候有“饥饿感”。

绷着一根弦,在一个剧组拍完戏老想着无缝对接下个剧组。

因为一旦停下来就会觉得自己没工作了。

最多的时候的一年拍五六部戏。

但如今,她学会让自己“沉”下来。

挑自己喜欢的剧本,有空的时候出演自己喜欢的话剧。

面对外界的攻击,心态上也发生了改变

在拍《我的前半生》时。

吴越因为凌玲遭受全网辱骂,无奈之下只能关闭微博评论区。

当时的她,有点委屈和不解。

觉得明明很多剧都有这样的角色,为什么大家专挑着凌玲来骂?

但在之后,她明白了演员在演绎完角色之后,角色的解释权就已经不再属于演员。

观众看到的,想到的,都该由观众做主。

于是,她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不沉溺于痛苦。

更重要的是。

对年龄,她们没有那么焦虑。

就如咏梅说过,希望修图的时候别把她的皱纹修平,这是她好不容易才长出来的。

吴越也曾 指出“白幼瘦”、“美颜化”审美的背后是害怕老。

而这会影响到文艺作品的创作方向,是很要命的。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这群中生代女演员口碑如此之好——

因为她们不仅寄托了观众对内娱好演员的追寻。

同时,观众也在她们身上投射出了自己期望的样子。

即使岁月在她们脸上留下了痕迹,她们依旧不改努力、美好和坚定。

派爷印象很深的是。

吴越在很多场合都提起过自己喜欢一个艺术家达明·赫斯特。

他有一副作品,全是排列整齐的圆圈图案。

代表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绚烂的小小世界,但每个人又互不侵犯,井然有序。

那天,她给自己做出瓦当作品起名为:

我的颜色与他人无关。

在派爷看来。

40+的“吴越们”确实也不需要演大女主。

因为她们早已经是自己人生最浓烈鲜艳的最佳女主角。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4a6ec3f103899b38e2b0516cb0133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