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涨停!股民人均赚15万

2022-08-10     东方财富网

原标题:不停涨停!股民人均赚15万

在全球半导体领域掀起“竞争风暴”后,芯粒(Chiplet)在资本看来,显然成了制胜法宝,龙头股更是拦都拦不住的涨停……

01

继续暴走

今天A股表现一般,跌超1%,有2400多只股票下跌。芯片板块的Chiplet概念依然强势,在半导体指数收跌0.45%的情况下,其依然大涨2.08%。昨天,Chiplet概念更是大涨6.68%。

02

龙头股7连板涨停

此轮行情中,大港股份显然成了Chiplet的绝对龙头。今天大港股份再次涨停,至收盘仍有6.9万手封单封死涨停,按最新收盘价18.36元计算,约合1.27亿元资金。

近7个交易日,大港股份收获7连板,近15个交易日录得11个涨停。自4月27日指数止跌反弹以来,大港股份累计上涨269.42%。仅看最近的7连板,按其3.26万股民(2022一季报数据)计算,人均就可以赚15万元。不过这种走势,小编自己是玩不来的,而在大港股份股吧里,不少股民也是如此。

显示,在剔除年内上市后,大港股份还是当前A股连续涨停天数最多的个股。

03

又是“说你有你就有”?

不过,按照大港股份自己的说法,股民将其按照Chiplet概念来炒,显然是炒错了。大港股份在8月8日盘后发布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中表示,其控股孙公司苏州科阳半导体有限公司(下称“苏州科阳”)主要是采用TSV等技术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提供晶圆级封装加工服务,目前主要从事CIS芯片和滤波器芯片晶圆级封装服务,未涉及Chiplet相关业务。

公开资料显示,大港股份是一家国有控股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于2006年11月登陆深交所,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和园区环保服务,其中,集成电路业务收入来源于苏州科阳的封装业务和上海旻艾半导体有限公司的测试业务。

而Chiplet概念简单来说是一种先进封装技术。光大证券研报分析称,Chiplet又称芯粒或者小芯片,它是将一类满足特定功能的die(裸片),通过die-to-die内部互联技术实现多个模块芯片与底层基础芯片封装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芯片。这在股民看来,既然都是“封装”,“说你有你就有”也就十分合适了。

04

业绩波动剧烈

抛开大港股份到底涉不涉及Chiplet相关业务不谈,仅看其业绩表现的话,近来参与大港股份炒作的股民也是如履薄冰的。

东方财富数据显示,过去5年,大港股份明显赚的少亏的多。2017年-2021年归母分别为0.34亿元、-5.7亿元、-4.75亿元、0.98亿元和1.36亿元;增速分别为-19.15%、-1796.1%、16.66%、120.59%和39.1%。

今年上半年,大港股份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000万元-4800万元,同比下滑50.09%-58.41%。而今年一季度大港股份归母净利润为0.19亿元,业绩同比大增169.48%。

05

“芯片竞争”风暴来临

至于说为什么Chiplet概念能够如此火爆,就得从当前全球掀起的“芯片竞争”风暴有关了。美国已经签署了《芯片和科学法案》,该法案将对美本土芯片产业提供巨额补贴,并要求任何接受美方补贴的公司必须在美国本土制造芯片。简而言之,就是芯片企业“在美国投资,在美国研发,在美国制造”。

韩国已在8月4日正式实施《国家尖端战略产业法》,将半导体等产业技术指定为国家尖端战略技术并加强扶持。

还有欧盟,计划成立100亿美元的半导体基金。欧盟委员会希望到2030年,欧洲的芯片生产份额能从目前的9%提高到20%以上,以减少对亚洲芯片进口的依赖。

我国的Chiplet先进封装技术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小,很多人认为这将成为中国产业弯道超车的机会,有望带领中国半导体产业实现质的突破。

不过,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Chiplet并非“灵丹妙药”,也无法规避国内外先进制程的差距,核心的逻辑计算单元仍然依赖于先进制程来提升性能。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像招商证券所言,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割裂的背景下,中国半导体产业国产化有望加速,巨大的产能缺口也意味着晶圆厂巨大的资本开支,建议关注半导体国产设备厂商。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3f4db8cd7890a0700cedf7c60f73b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