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兰花了解野外兰花的生长环境,能指导我们更换的养好兰花,这篇文章就给兰友们讲下兰花在山林中的生长环境,野生兰花在山林中生长并形成了独特的生物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产生的菌根对兰花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在山野兰花主要生长松树林,栗树林和竹林中,这个环境贴近地面空旷开阔,顶部有叶片遮挡,下面灌木稀疏,既能遮阳,有能保湿,还能通风,为兰花和各种菌类创造了有利的生长环境,而兰花又是菌根植物,两者相互依存,菌根是兰花根部与真菌之间建立的一种共生结构。当兰花的新根开始伸长时,根表面会释放出一些有机物质,吸引土壤中的真菌孢子和菌丝萌发并向新根延伸。一旦菌丝与根接触,它们就能进入兰花细胞内,并在细胞腔内形成胞内菌丝团。这些菌丝团可以从一个细胞传到另一个细胞,形成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菌根结构。菌丝团主要存在于兰花根的皮层细胞中,而根表面的菌丝相对较少。
菌根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菌根真菌通过菌丝与兰花根的互动,不侵染兰花的生长锥,也就是水晶头,这样能保持兰花根的健康生长。其次,菌根通过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并高效地利用有机磷和难溶性磷。这主要得益于菌根菌分泌的一些特殊物质,如酸性磷酸酶和磷酸脂酶等,以及土壤pH值的变化。此外,菌根菌还能产生一些活性物质,如酶前体、辅酶和植物生长调节素,参与兰花生长发育过程。
另外,菌根还具有营养物质的储藏和转化功能。菌根形成初期,菌根菌和兰花争夺营养物质,导致双方的生长都相对缓慢。但随着兰花的生长旺盛,光合产物量的增加,菌根菌得到了扩展的物质基础,菌丝迅速伸长,胞内菌丝团大量涌现。当兰花需要大量营养物质时,菌根内的转化酶活跃,胞内菌丝团不断消解,释放出糖类、氨基酸、激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满足兰花的生长需求。
除了对兰花的营养供应,菌根的存在还能增强兰花对某些根病的抵抗力。当兰花的根部被菌根真菌侵染后,其他致病菌很难再侵入建立寄生关系。因此,菌根有助于保持兰花根系的健壮,增强其对病菌的抵抗能力。
总而言之,兰花菌根的形成和生理功能对于兰花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菌根通过与兰花根的共生,提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转化,增强兰花的抗病能力,使兰花能够在贫瘠的森林环境中茁壮成长。这一共生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兰花的生态适应性和保护措施,促进兰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兰花吧-2012年至今专注兰花知识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