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 聚焦重点 全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2024-06-20     第一财经

[ 下一步,交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遵循市场规律,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紧跟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全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为“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提供更大助力。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科技金融要迎难而上、聚焦重点。这从根本上为我们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发展科技金融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其中的路径方法,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从战略高度主动引导各类金融资源向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领域聚集。

以科技创新引领推动产业创新意义重大,服务推动科技创新是金融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使命

科技创新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一个关键变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既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着力点,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其一,发展科技金融是交行积极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服务“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和重大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业要积极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优先满足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要发展完善科技金融。交行作为国有大行,做好科技金融既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举措,也是新时期推动自身经营管理改革转型、业务结构调整优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其二,支持科技创新是金融机构服务推进金融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

建设科技强国与建设金融强国始终是相辅相成、交融互进的。一方面,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服务科技创新本身就是金融业的职责使命;另一方面,建设科技强国充分激发金融业内生动力,大幅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五篇大文章,并把科技金融摆在首位,为金融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作出明确部署。

坚持迎难而上、聚焦重点,全力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我国金融业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进行了大量尝试,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技术革新加速、产业迭代升级,当前也还存在一些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比如,传统信贷模式与科技型企业“小、轻、快”的融资需求匹配度不高,信贷资金的需求端与供给端存在错配。又比如,融资结构仍较为单一,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处于不同周期的科技型企业需求差异大,而金融服务的差异化、精细化存在不足。再比如,风险管理面临挑战。科技型企业技术与资本交叠,与金融机构天然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风险评估和贷后管理存在较大难度。

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党中央作出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密集出台政策措施,着力打通制约科技创新的卡点堵点,增底气、强信心。交行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聚焦短板弱项,在统筹组织、产品创新、支撑保障、风险防控等方面积极探索,全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其一,强化组织统筹,加强战略推动与制度设计。

在战略推动上,交行2021年制定“十四五”规划时明确将科技金融作为业务特色之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2023年围绕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细化制定科技金融行动方案。在组织架构上,搭建四级经营体系,形成上下贯通、总分联合、母行与子公司协同的推进机制。总行建立前中后台多部门协同机制,推动解决科技金融业务推进中的难点堵点;分行建立专门机构或团队,组织各条线协同推进;辖行明确主责部门和人员;支行加快科技支行和特色支行布局,延伸服务触角。

其二,优化产品体系,精准高效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需求。

聚焦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需求,创新推出“科技易贷”专属产品线,根据不同阶段企业特点,匹配差异化服务模式。

针对初创期企业经营刚起步,缺乏财务、纳税等数据的特点,推出“交银人才贷”,满足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的初创期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针对成长期企业小额、高频的融资需求,积极对接各类数据,结合区域特色行业、资源禀赋及奖补政策等,打造场景化、特色化产品。

针对成熟期企业,推出标准化线上产品“科创快贷”,对于符合条件的科创类小微企业,提高单户授信支持额度,提升服务适配性。完善“股贷债租”联动机制,多元化多层次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

股权融资方面,发挥交银资本、交银国信等子公司股权投资基金牌照优势,秉承“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理念,引导各类创投基金、产业基金在募资、投资环节将各类金融资本向科技型企业聚合。信贷融资方面,创新推出专业评价系统,为客户精准“画像”,助力科技型企业准入及信贷核额。债券融资方面,搭建以科创票据、知识产权证券化为主的债券承销产品体系,引导更多债券市场资金精准滴灌科技型企业。融资租赁方面,推出“快易租”“信易租”科技租赁创新产品,满足“买、用、修、卖”四类需求。

其三,转变思维,探索数据驱动主动服务模式。

加强大数据对接,提升数据建模、数字化经营能力和科技型企业服务质效。依托数字化转型工程,加快推进经营中台、织网补链等系统工具建设,提升服务效率。通过引入整合内外数据,分层分类适配产品策略,变被动触达为主动服务,探索主动授信模式,提高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可得性。

其四,多措并举,强化政策支撑保障体系。

加大内部资源倾斜力度。将贷款资源优先向实体经济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同时充分发挥考核和资源激励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分支机构积极服务科技创新。提高授信政策适配度。紧跟市场,深入研究先进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科技创新重点行业,配套差异化行业信贷政策及指引。差异化设置科技金融业务不良容忍度和尽职免责细则,进一步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

其五,完善全流程风控机制,提升科技金融风险防控和化解能力。

综合运用数字化手段监控用途和排查风险,持续做好科技金融业务贷前准入及贷后管理。丰富融资风险分担和补偿手段,优化评审机制,提升风险防控质效。积极探索与地方政府风险补偿基金、保险机构和科技担保机构开展合作,持续完善服务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担保模式。严守风险底线,密切关注部分新兴产业投资过热和新的产能过剩隐患,防止在特定领域和行业出现风险集聚。

下一步,交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遵循市场规律,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紧跟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全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为“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提供更大助力。

(作者系交通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33eafadadc6d2488480fc6228573c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