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回复“666”,领取分龄分类书单
大朋友小朋友,我们又见面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非常喜欢的绘本创作者呢?小编非常非常喜欢 绘本大师安东尼·布朗~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安东尼·布朗传记中文版《玩转形状游戏》上市啦!
在介绍这本书之前,小编想要先跟大家分享这位终生为孩子们创作图画书大师的一段话:
我的使命是鼓励更多的孩子发现阅读之美,并爱上阅读,尤其是欣赏与阅读图画书, 。
接下来,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这部传记吧!
安东尼·布朗本人亲述,
200多幅第一手资料,
近距离揭秘大师成长之路,
这本传记的珍贵性不言而喻!
这本人物传记由 安东尼•布朗亲述,他的儿子乔•布朗执笔,回顾了这位享誉国际、成绩斐然的图画书大师的 童年往事、求学经历、职业生涯以及创作心得。
传记收录了 200多幅安东尼经典作品中的大幅全彩插画,以及许多珍贵的照片资料。插画师、童书阅读推广人、图画书创作者、绘本爱好者可以借此深入了解大师创作背后的故事。
内页:
讲述平易平和、自然诚挚
从男孩到大师,非凡而又寻常的来时路,
带给读者巨大的成长力量
长期以来,安东尼·布朗都是绘本大师的代表,相信很多读者都像小编一样,想着他的个人传记怎么也应该是从那种天才到大师的辉煌经历展演,景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实际上,看了传记才发现,我们面对的是位有点社恐的谦谦君子。一路走来,同样充满坎坷,身陷困境时的狼狈,无助,挣扎、坚持,像极了每一个你我。
第一人称的著述方式,让读者知道自己面对的只是一个同行者,亲切、感动、深受鼓舞!
家庭生活
“身为弟弟,我一直是在哥哥的阴影下长大的,童年的大部分时光似乎都是无望的竞争,他做什么都比我强。我常常感觉自己又弱小又可怜。对迈克尔和他的朋友来说,我就是个异类。”
艺术学院求学时
“总有一种疏离感,以及焦虑和不能胜任的感觉,抗拒课程,对自己选择平面设计而非纯艺术感到恼火。毕业时,评审员对青年安东尼的毕业作品的评价是,这不是平面设计作品,因此他不能打分。”
担任医学插画师
“这个时候我画画,并不需要兜售任何东西,也不需要吸引任何人,只不过是实用的图像,拥有特定的功能。在这段时期,对于我作品的所有艺术性评价都戛然而止,我的自信心因此得以增长。”
为广告公司工作
“那种熟悉的焦虑和不能胜任感又回来了,没法乐在其中,感觉很糟糕。”
处女作《穿越魔镜》
“我开始渐渐领悟到,创作图画书的最佳方式(至少对我而言)是同时创作文字和图画,并且不断考虑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到第五本书时
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标志性风格,《汉塞尔与格莱特》是第一本真正引以为傲的书;
《大猩猩》第一次真正理解如何做一本图画书;
《胆小鬼威利》设计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小凯的家不一样了》第一本开始通篇运用变形;
重新出发
开始寻求艺术自由与读者满意之间的平衡,却陷入了版权风波……
详实、专业的剖析,
让这部传记成了一本大型绘本导读手册,
不仅带领读者探秘安东尼全部绘本
更让读者对所有绘本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说到安东尼·布朗的作品,很多粉丝想必都有很多问题,专业读者更是围绕他的几个标志性的题目,争论不断。
但读过这本传记后, 相信大家不仅对安东尼的作品会有更加全面到位的认识,对整个图画书行业的理解也会加深很多。
接下来小编分了3个小标题, 摘录部分传记内容,带大家先睹为快!
01
绘本中的图文关系
老师德里克·海特给我上了难忘的一课: 把艺术当做交流的方式。这一课对我至关重要,尽管我用文字搭配插画,但尽量让图画来讲述故事中的大部分内容,并传达文字无法表达的东西。
——《玩转形状游戏·艺术学院》
《公园里的声音》:我故意把查尔斯画得若隐若现,让他被盛气凌人的妈妈遮挡住了。我觉得自己有一种倾向,往往会同情自己所画的人物, 他们的情感经常在插画中某个意想不到的地方展现出来。
——《玩转形状游戏·创作之道》
身为插画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知道该何时退后一步,让文字来发挥作用。
我不选择为那些富有戏剧性、惊心动魄的时刻插画,因为作家该表达的,都已经通过文字表达清楚了,图画非但不会起到补充作用,反而会减弱文字的效果,分散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偏离了作者的真正意图。在我看来,如果插画配搭书中不那么突出的时刻, 而是捕捉故事的总体基调,营造一种氛围,而不是暗示读者该如何去想象某一事件,效果会好得多。
——《玩转形状游戏·与作家合作》
02
图画中的小细节 ,孩子与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者通过将寻常物体置于不寻常的环境中,创造出一个梦幻的世界,看上去既熟悉又新奇,旨在让人们像初次看到那样看待那些事物, 回归到孩童般初次见到这个世界的惊奇状态。
——《玩转形状游戏·最初的几本书》
孩子天生是超现实主义者。
我想我的书之所以受到孩子们欢迎,原因之一就是那些插画反应了他们对世界的看法。
“ 我对超现实主义的兴趣,让我始终与童年相连接。”
——《玩转形状游戏·最初的几本书》
03
形状游戏
纵观安东尼·布朗创作的那些好玩的、富有感染力的、引人深思的作品,其核心都离不开 形状游戏。
传记中多处介绍了他为什么用形状形式来总结他的绘画生涯、作为传记题目的原因, 多次表达了他对这一形式的深切的感情,以及希望更多的读者能从中受益的期盼。
形状游戏是贯穿我生活和工作的纽带,起初只是日常的消遣,纯粹是为了消磨那些阴雨绵绵的下午时光不承想,它日后却成为我所做的一切事情的核心。
——《我爸爸》中各种形态的格子睡袍
形状游戏不仅好玩,同时也有严肃的一面。从本质上说, 这个游戏本身是关于创造力的。每一次,我们画一幅画,写一个故事,或者谱写一段音乐,都是在玩形状游戏。
——《小猫美美》花朵中的大猩猩与小猫
成长过程中令人遗憾的一点是, 我们可能丧失大量接触视觉想象的机会,我想通过鼓励儿童以及大人玩形状游戏的方式,努力改变这一局面。
——《大猩猩》中无处不在的栏杆、门窗框
和名画玩形状游戏:
用梦境玩形状游戏:
好啦,今天的“小剧透”就到这里哦!
安东尼似乎总是那么了解孩子,他的家庭对于他的成长有什么样的影响?
安东尼为什么会对超现实主义作品表现出那么多喜爱?这对于他创作图画书的影响是什么?
安东尼如何在艺术自由与读者满意之间取得平衡?
……
关于安东尼·布朗, 大家总有太多的问不完的问题~
想要更了解这位享誉国际的绘本大师,一定要看安东尼·布朗传记中文版《玩转形状游戏》!
同时,安东尼·布朗的 经典作品也会在商城同步开售,更有 悠贝研究院暖心老师《走进安东尼·布朗超现实主义绘画世界》(共六讲课程)哦!敬请期待!
《玩转形状游戏》(安东尼·布朗自传中文版)
阿甲老师、董海雅老师倾情翻译
定价:198元/本
下单即赠作者手绘画复印版一幅(与书分开发货)
开团时间:2022年4月8日8点
精彩码上看
点击获取你附近的馆地址
悠贝十三年,一直坚持做亲子阅读,服务的用户群体是0到8岁儿童家庭,一直坚守,一直没有变;起点是每一本优质绘本,终点是儿童家庭,通过悠贝这个平台完成陪伴和成长;悠贝已从单一品牌到平台到生态,到最新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体系的建立,通过大数据+4000+优秀阅读推广人的专业指导,推动每个的家庭都在亲子阅读。
严选童书童品,尽在悠贝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