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大暑吃3宝,炎夏无烦恼”!“3宝”是指啥?看懂早受益

2024-07-18   简食记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盛夏的极致,是全年中最为炽热的节气,古人以其名昭示此间之“极热”。《尔雅》中说:“暑,热也。”大暑,即“大热”,意味着炎夏的热力达到了巅峰。此节气通常在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今年(2024年)的大暑则是在7月22日。大暑不仅是自然界中暑热的极致,亦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描述大暑:“六月中,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节气的形成,可追溯至周朝,那时的先民通过对天文的观察和对自然的体悟,逐步形成了以二十四节气为核心的历法体系。到了汉代,大暑被正式纳入历法,成为指导农事活动的重要标志。唐代以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历法的完善,大暑的具体日期被确定下来,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大暑期间,饮食习俗反映了古人对养生之道的重视。《黄帝内经》中提到:“夏主心”,因此大暑时节适宜食用清心降火的食物。在江南一带,有“大暑吃瓜”的习俗,西瓜、黄瓜等富含水分的蔬果,不仅解渴消暑,还寓含“清心寡欲”的哲理。北方则流行喝凉茶,以金银花、菊花等药材煮成,既能清热解毒,又有宁心安神之效。

大暑期间,养生之道尤为重要。古人认为,此时宜静不宜动,避免在烈日下劳作,以免中暑。《千金方》中建议:“大暑当饮冷,勿过饱,勿饮酒,勿食肥甘厚味。”这不仅是对身体健康的关怀,也体现了古人追求“中庸之道”的生活哲学。除此之外,民间还有老话说,“大暑吃3宝,炎夏无烦恼”!“3宝”是指啥?看懂早受益!

1. 绿豆:绿豆是夏季消暑的重要食材,它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症状,绿豆可以帮助降温并缓解体内热气。 推荐食谱包括绿豆汤、绿豆粥或是绿豆芽炒菜。绿豆汤可以直接加水煮沸,加入适量冰糖,待绿豆开花后即可食用,是夏季消暑的经典饮品。

2. 莲藕:莲藕性味甘、涩,凉而不寒,具有健脾开胃、养心安神、补血益气、通便排毒等功效,非常适合夏季食用,能有效帮助人体清除暑热。莲藕既可以生食,做成凉拌莲藕,也可以烹饪成各种菜肴,如炒莲藕、莲藕排骨汤等,其口感脆甜,是夏季餐桌上的佳品。

3. 鸭子:鸭肉性凉,具有滋阴润燥、清热解毒的效果,是夏季的滋补佳品。在大暑时节食用鸭肉,不仅能补充体力,还能避免因天气炎热导致的身体不适。鸭子的烹饪方式多样,如烤鸭、酱鸭、鸭汤等,其中酱烧鸭腿、海带鸭汤都是不错的选择,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达到滋补效果。

老鸭汤

老鸭半只(约500-750克);白笋250克(可选)、茶树菇(可选)、酸萝卜(可选)、当归1片、桂枝3根、枸杞一小撮、口蘑、水发木耳、水发黄花、沙参、枸杞子;老姜1块、细盐1小匙;

处理鸭肉:将老鸭清洗干净,剁成适当大小的块。用冷水浸泡大约30分钟,以去除血水,然后将鸭肉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冷水,大火煮开,撇去浮沫,这个过程称为焯水,可以去除鸭肉的腥味和杂质。

炖煮鸭肉:将焯水后的鸭肉捞出,冲洗干净,然后放入炒香的姜葱锅中,翻炒几下,再加入足够的清水(大约炖锅的2/3满)。加入当归、桂枝、枸杞等调料,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

添加辅料:根据所选的辅料,如白笋、茶树菇、酸萝卜等,可在鸭肉炖煮一定时间后(大约1小时左右)加入,继续慢炖,直到所有食材都软烂。

调味收尾:在最后阶段,加入适量的细盐调味,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炖至汤色清澈,鸭肉酥烂,香味四溢即可关火。

出锅享用:将老鸭汤盛出,撒上少许葱花或香菜点缀,即可上桌享用。

好了,今天文章就分享到这儿,如果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关注,若您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简和您一起探讨!人生是一场荒芜孤独的旅行,冷暖自知,苦乐在心,照顾好自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