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艺评丨周云汇:《解密》如何破解超级天才的人生密码

2024-08-14   新民晚报

谍战电影如何拍出新意?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的代表作几乎都被搬上过银幕或荧屏,被誉为国内当代谍战题材作品的开山鼻祖。《解密》作为麦家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写了十一年退稿十七次,可谓是他后来所有作品的母本与基石,部分情节与观点在《暗算》《风声》中多有呼应与重叠。而在转型当导演的第十年,已将商业片拍得风生水起的陈思诚选择将《解密》改编成电影,足见勇气与魄力。综观全片,从小说到电影,文学IP转化取得较高水准。

三重维度的密码破解

影片紧扣“解密”,在思想内涵与情节演绎上层层推进,展开了三重维度的密码破解过程。第一重是电文密码,即影片中“紫密”和“黑密”所代表的机械密码和密本密码,这也是容金珍被带进神秘机构701后倾注一生心力、用天赋与才华奋斗攻坚的事业。第二重是心灵密码,影片承续了原著以传记、采访形式塑造人物的叙事手法,又把人情人性的开掘更进一步。容金珍不仅仅是一个符号、一个工具人、一个为国家前途贡献才智却终被“吞噬”的天才,他有自己的心灵密码,天纵英才有着纯粹而执着的正念,他的家国观念是一点点形成、递进和完善的:养父容小来用朴实的语言向幼年容金珍解释“国”的概念,在他心里埋下爱国的种子;少年容金珍亲眼看到战争残酷、同胞殒命,被老郑告知破译敌特密电可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因而放弃去麻省理工深造的机会,主动选择进入701。他的爱国之情朴素而单纯,从未吐露过任何豪言壮语,却用行动诠释了自己的赤子之心。

师生之间的心理博弈更是贯穿全片的核心故事线。希伊斯是容金珍的导师与伯乐,在专业层面,他们的较量是智力的厮杀与对决,但在情感层面,他们都有自己的亲人、国家与立场,后来又分属不同政治阵营。这种情感的纠结与抉择正是戏剧冲突的张力所在,也是人与人工智能、人脑与计算机的区别。希伊斯竭力劝阻自己的高徒投身于解密工作,得知他已经成功破译“紫密”后又为其“量身定制”了“黑密”。容金珍为保住恩师的体面与性命,将破译“黑密”的功勋让给同事严实,既捍卫了祖国利益,也顾惜了师生之情。第三重是人生密码。容金珍从一个被家人抛弃的私生子到被洋老爹短暂收养,被托孤给远亲容小来后又逐步发掘出数学天赋,再到被数学家希伊斯收为弟子,被老郑带进701用自己的天赋为国效力,他在四位父亲式长辈的托举与呵护下,在跌宕起伏的家国命运和个人遭际中一直试图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系。“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密码,这一生就是解密的过程”,这句话是本片的题眼,也是容金珍小心翼翼探索、修正的人生之路。如果说阅读小说原着令读者沉浸于对密码破译事业的猎奇、对天才个人命运被历史洪流所裹挟的唏嘘,那么观影时,观众可以沉浸在家国情怀、民族命运等宏大叙事的同频共振中,沉思大时代下的个人悲欢与生命价值。

虚实相生的梦境矩阵

影片着力用具象化的梦境填补了小说原著中的大量留白。释梦到底如何帮助解密,在原著中语焉不详,小说以文学笔法将悬念与氛围铺垫得充分而紧张,但解密过程通常一笔带过。影片大手笔设置了十段梦境,用意识流勾连起容金珍生命里的每个重要时刻与心态转变。梦境矩阵有着庄周梦蝶式的玄幻哲思,诡谲的想象、瑰丽的色彩、跳进跳出的流畅运镜与剪辑方式、油画质感的光影效果加持,营造出虚实相生的视听效果。区分梦境与现实是以电灯开关是否能控制灯光亮灭来判断,包括片尾彩蛋里编剧、导演陈思诚与镜中的容金珍对望并拉下灯绳,都很明显借鉴了《盗梦空间》中的陀螺意象。

红色海滩,搁浅的庞大海象,移动的密码迷宫,巨型棋子映照他人生的不同阶段,强烈的视觉冲击、隐喻和象征、时空变幻,弗洛伊德式的梦境呈现归根结底都是容金珍潜意识的推演与外化,是他深层心理的投射。金发女郎的诱惑、游乐场的坍塌、输液管连接着的计算机墙、数字深海……所有梦境的构筑与瓦解都指向容金珍战胜欲望、战胜对手、战胜自我的过程。风车、摩天轮、旋转楼梯、芦苇丛中拉着手围成圈的女兵等等以螺旋或圆形意象呈现的梦境场景启发他逐步破解了“紫密”。红色海滩作为希伊斯和容金珍共有的梦境,喻示天才可以在专业领域天马行空、光耀千古,但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未知恐惧的无措,经不起磕碰:在持续攻克“黑密”的过程中,容金珍陷入了脑力风暴漩涡而暴躁焦虑,最终的密钥却是化繁为简、回到原点,恰如一道没有上锁、轻轻一推就开的门,推开以后就豁然开朗。

哀而不伤的情感表达

麦家笔下的天才几乎没有好下场,“天才易折”。原著中容金珍因为长期无法破译“黑密”而深陷思维迷障,时刻处于脆弱而危险的疯魔边缘,笔记本被偷导致他彻底崩溃,最终精神分裂,走进了大多数破译高手的凄凉宿命。电影对人物命运结局作了善意而温情的改动:虽然也保留了笔记本丢失这一情节,却是希伊斯为打破容金珍的脆弱和偏执,帮助他走出困境、顺利解密的一招“险棋”,这又呼应了之前校园生活中希伊斯为扰乱他的思路而在与之对弈时藏起了一个无关紧要的棋子,导致棋局胜负翻转的情节。

影片不乏对《奥本海默》《模仿游戏》《美丽心灵》《盗梦空间》等电影的致敬与借鉴,传记片、年代剧、商业片、艺术片、科幻片,多种类型电影镜头与风格的杂糅、跳跃对审美情趣各异的观众来说也是一种挑战。但是毫无疑问,这个故事的内核是东方的、含蓄的,有着传统中国人朴素绵长的家国情怀和克制隐忍的情感表达。正如结尾处,油尽灯枯的容金珍用鲜花、蜡烛和礼物把宿舍布置成妻子希望看到的样子,在妻子的怀抱中走完人生最后一天,画外音絮絮讲述他终其一生参透出的“国家”概念,传达出深沉的爱国情怀与中式浪漫。毋庸讳言,在人物情感的走向设计上,影片也有遗憾之处:比如将容必瑜对容金珍的姐弟情转变为爱情,匪夷所思而完全没有必要。当养母与姐姐在特殊年代被批斗时,容金珍赶回去救助并以自己的革命英雄身份有力护住了亲人,是出于对亲情的顾念以及对养育之恩的回馈,这也是他家国情怀的重要一环。将亲情硬拗为爱情,让另一条本就生硬牵强的容金珍与妻子小梅的爱情线更显混乱无章。刘昊然的演技在片中十分亮眼。他一改往日“小鲜肉”的青春靓丽形象,放下偶像包袱,减肥、拔眉、抬高发际线,妆造明显是参照陈景润,典型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知识分子形象。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把“瓜儿天才”演成智障,而是打碎了自己,熔铸成鲜活的容金珍,在与陈道明、约翰·库萨克、吴彦祖、俞飞鸿、朱珠等实力派演员对戏时并不逊色。欣赏电影《解密》,不需要太多数学基础,却有一定的情感门槛。容金珍这个人物没有原型,同时又有无数原型,他是隐蔽战线众多默默无闻却做出卓绝贡献的科研人员和无名英雄的缩影。创制团队在努力把冰冷、残酷的敌后斗争用温暖、明媚的镜头语言加以描述,让虚构人物在历史真实中血肉丰满,让传奇故事在尘世悲欢中透出人情味与烟火气,这些足以打动观众。(周云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