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样的!
来自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的
两位女科学家和一个团队
入选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什么是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等
于2004年联合设立
旨在表彰奖励在科学领域
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女性青年科学家
激励她们继续从事科学事业
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网公示
根据名单
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吕琳媛
和成都理工大学的范宣梅
入选第十九届中国女科学家奖个人奖
电子科技大学磁电信息功能薄膜与集成器件团队
入选第十九届中国女科学家奖团队奖
电子科技大学吕琳媛
学校官方资料显示,吕琳媛是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教授,80后青年科学家,在网络信息挖掘领域长期耕耘,研究成果不仅受到学术界关注,也产生了较好的社会价值,曾获第三届“科学探索奖”(前沿交叉领域),为四川省唯一入选者。
2013年,吕琳媛及团队成员出版了专著《链路预测》,这是国内在网络信息挖掘与社会经济复杂性研究领域的开创性工作。
成都理工大学范宣梅
学校官方资料显示,范宣梅是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22年“科学探索奖”获得者,现任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成都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 Richard-Wolters青年科技奖(中国首位也是唯一一位女性获奖者);入选全球前2%科学家排行榜。
范宣梅长期从事强震诱发地质灾害的机制与预测研究。自“9·5”泸定地震发生后,她带着团队彻夜奋战,为一线抢险救灾、防灾减灾提供最精准的科技支撑。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
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
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
电讯工程有关专业
合并创建而成
1988年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
1997年
被确定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
2001年
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2022年
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在岁月中沉淀的电子科技大学
一草一木皆是风景
有厚重大气、高大复古的主楼
八角书斋 不拘于方正
窗外是漫天星光
窗内有隽永书香
闲暇时
体育场内
洋溢着少年人热烈的青春
或是驻足西湖、东湖一畔
听天鹅共草木细语
生机盎然、万物可爱
在蓝花楹盛开的季节
迎着春风漫步
不经意间与春日撞个满怀
坠入紫色花海
当银杏季来临时
银杏大道的每一帧
都是与灿烂阳光相拥的邂逅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其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
成都地质勘探学院
2019年
成都理工大学成为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的
“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2年
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成都理工大学的一切都是温柔的
它带着学子们的成长与收获
在校园中上演
而散落在各处的打卡点
也在静静记录着
藏在岁月变迁里
不变的梦
成都理工大学校门(西门)
附近的三角草坪
是每一位新生踏进成理见到的
第一个标志性建筑
建校初期修建的苏式建筑群
深红色的墙面纹理透出浓浓的历史厚重感
一块块红砖见证了成理的发展史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坐拥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研梦想的种子在这里发芽
一支支目光坚定、心存热爱的研究团队
不断地践行着“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
砚湖是成理的必打卡地
诗岛、书岛、心桥、曲桥
......
一天的好心情
就从这里开始
桐荫路上
风轻轻拂过树梢
摇下一场梧桐叶雨
谈笑声、脚步声、准时放送的“理工之声”
……
这条小路
承载了成理学子青春的点滴
篮球场、足球场
游泳馆、网球馆等场馆
东区运动场打造的专业级攀岩墙
你攀登成功过吗?
为这两位女科学家
以及电子科技大学
磁电信息功能薄膜与集成器件团队
点赞!
部分图文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官网、成都理工大学官网
成都理工大学微信公众号、电子科技大学微信公众号等
编辑 | 熊娟
嚯!华西,又是你!
天府大道,你到底要修到哪儿去?
成都人,请别再忽视成都西站了!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