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3种行为明明是缺爱,家长还傻傻以为智商高,太蠢了

2023-11-19   全能辣妈plus

原标题:孩子的3种行为明明是缺爱,家长还傻傻以为智商高,太蠢了

作者 |探长(共1599字,阅读约4分钟)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情商培养,希望他们能够在情感和社交方面表现出色。

然而,有时候家长认为孩子的高情商表现,却是孩子缺爱的行为,非但没有帮助孩子疏导心理情绪,反而还沾沾自喜。

孩子的行为明明是缺爱,家长还沾沾自喜以为智商高

在我的身边有一个8岁左右的小女孩儿,她特别会说话,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而且还很有眼色。

但是,她的妈妈很少陪她,每次见她都是自己在小区里面逛。

有一次,我们几个妈妈一起带孩子在公园晒太阳,这个女孩儿便跑过来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儿。玩着玩着,我就发现,这个女孩儿总是在不停地夸别人。

“你的这个玩具车好酷啊!”、“你的裙子好漂亮啊!”、“阿姨,你的发型特别适合你。”

等等这样的言语,让大家听起来是非常的高兴,连夸她嘴甜懂事招人喜欢。

不一会儿,她的妈妈买完菜回来,她跑到妈妈的面前想要妈妈抱,但是她的妈妈并没有理会她,而是不耐烦地说:

“都多大了,自己一边儿玩去,我回家做饭。”

看到她的妈妈态度如此冷漠,有一个宝妈看不下去了,便对她说:

“你家女儿真懂事啊,嘴特甜,还不赶紧抱抱人家,奖励一下。”

可是女孩儿的妈妈却不以为然:

“想让她嘴甜会说话、智商情商高,就不能给她好脸,得让她自己去学着为人处世。”

听到妈妈的话,站在一旁的女孩儿,眼泪在眼圈中直打转,但面对我们,还是保持着微笑,很有礼貌。

这一举动,不禁让我们几个阿姨心疼不已,这么小的孩子,就出现了讨好型人格,内心的缺爱却没有得到妈妈的关心和重视,很担心这个女孩儿的未来。

孩子哪些行为明明是缺爱,家长还以为是情商高的表现呢?

孩子经常独自玩耍,不太喜欢与他人互动。

许多家长会觉得孩子这样的行为是具有独立性和自主能力,认为这是情商高的表现。

然而,实际上这可能是孩子缺乏亲密关系和陪伴以及不善交流的结果。

孩子出生之后,会本能地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和接触,想要得到父母的关心。

但如果他们长时间感受不到家长的陪伴和关爱,他们可能会选择独处,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这种行为实际上反映了孩子对家庭和亲密关系的渴望,而不是情商高的表现。

孩子经常沉默不语。

家长可能会认为他们能够自我调节和稳定情绪,是情商高的一种表现。

然而,实际上这可能是孩子缺乏情感表达和被倾听的结果。

孩子其实非常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他们希望能够与家长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但如果他们感受不到被理解和被倾听的温暖,他们可能会选择自闭和沉默。

这种行为实际上反映了孩子对家长关注和倾听的渴望,而不是情商高的表现。

孩子常常表现出过度的依赖和亲密关系的渴望。

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能够建立亲密关系和表达自己的需求。

然而,实际上这可能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和信任的结果。

孩子常常需要家长的陪伴和支持,他们希望能够与家长建立亲密的关系并表达自己的需求,但如果他们感受不到家长的安全感和依赖,他们可能会表现出过度依赖的行为来引起父母的重视。

这种行为实际上反映了孩子对家长关注和安全感的渴望,而不是情商高的表现。

孩子常常表现出攻击性和暴力行为。

家长可能会认为这种行为能够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和维护自己的权益,不会被欺负。

然而,实际上这可能是孩子缺乏情绪调节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时刻需要家长的指导和教育,但如果他们感受不到家长的引导,没有得到父母的说教,那么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和暴力的行为。

这种行为实际上反映了孩子对家长引导和教育的渴望,而不是情商高的表现。

辣妈语录:

孩子的一些行为在家长看来可能是情商高的表现,然而实际上它们背后蕴藏着孩子对家长关注和陪伴的渴望。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学会识别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不仅仅看到表面的行为,更要理解孩子的情感和需求。

通过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情商,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并让他们在情感和社交方面得到全面的成长。

家长们,你的孩子有以上几种行为吗?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