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阳镇:坚持产业带动,深化“三变”改革促脱贫

2020-03-22   天水在线

近年来,大阳镇始终把“特色产业脱贫”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一个目标三个结合”的发展思路,结合“一线两沟三梁”的产业布局,坚持“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持续深化“三变”改革成效,大力扶持发展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壮大集体经济,有力地促进脱贫攻坚,带动农民群众实现增收致富。

突出优势产业,优化升级中药材种植发展产业链。紧紧围绕“东园西牧”产业布局,投资扶贫资金56万元,通过支部示范带动,能人结对帮扶等有效措施,在大阳村种植黄芪、党参、板蓝根、柴胡等中药材共计800亩。同时,依托大阳镇努家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引进天水圣慈药业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建设大阳镇中药材加工晾晒场一处,晾晒场流转土地32亩,建设厂房2500平方米,年加工药材1500吨,目前已投入运营,有正式职工13人,其中贫困户4人;零工36人,其中贫困户21人,计划于2020年带动农户种植中药材5000亩,解决300余人就业。

引进新兴产业,积极打造特色养殖示范基地。通过前期充分论证和市场调研,投资200万元,在大阳镇阳沟村流转土地90亩,建成大阳镇梅花鹿养殖示范地基一处,该养殖地基采取公司+合作社+村集体的发展模式,由天水圣慈药业有限公司大阳分公司、大阳镇努家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及阳沟村委会共同建设,养殖场区面积1500平方米,共建圈舍3栋,目前养殖梅花鹿180只;同时,由天水圣慈药业有限公司负责加工生产鹿血、茸血口服液,各种血酒、粉剂、膏剂及日用化妆品等鹿产品;由村支部负责,引导周边群众统一种植玉米,提供玉米秸秆、玉米面用做为梅花鹿日常喂养饲料。继续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在南山村续建林麝养殖场二期工程,建设场房4座160间,养殖林麝200多只,带动更多群众种植红萝卜、油菜、南瓜等林麝食用蔬菜100亩。投资200余万元,在下渠村建成初具规模的敬孝养殖场1处,引进生态环保的发酵床养殖技术,养殖太行鸡1.2万只。

壮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扬我镇苹果栽植的传统和优势,依托春季建园,在沿川一带建成两个100亩优质矮密苹果现代化示范园。同时,以示范园为中心,辐射带动沿川闫庄、小杨等5村栽植优质红富士800亩,下渠、侯吴等6村栽植核桃2000亩。持续推广种植双垄沟播地膜和优质马铃薯,进一步巩固提升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