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双向思维”的价值

2023-12-08     鲁中晨报

原标题:营商“双向思维”的价值

营商“双向思维”的价值

时下,营商环境,已然成为一个热词。优化营商环境,可以列举诸多好处,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等等。“我为企业做了什么”,这是一个前向思维。淄博高新区也在这样做,但同时,还有后向思维:“企业需要我做什么”。

双向思维,交叉运用。

高效推进工改、“批前清单”制改革、“我要开工”一件事主题集成式服务、分段许可和分期施工创新模式……一系列政务审批服务改革举措,“双向思维”营商环境,更加理顺政府与企业群众的主动和被动关系。解读淄博高新区营商环境“双向思维”,就像回文诗一样,回环往复、反复成章。

前向思维

经济学家定义,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

淄博高新区“前向思维”营商环境,从宏观上优化营商环境,强健经济“体格”。

一言以蔽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淄博高新区,“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服务理念已根植于每个高新区人的血脉,服务型政府作为践行“五个淄博”的排头兵、领头羊,发挥着重要作用。

“能改的要先改起来,能干的要先干起来”。

2023年,淄博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牵头抓总推进高新区工改工作。召开工改会和项目联审会,印发项目审批全链条“六最”服务实施细则,确定16个“揭榜挂帅”项目,目前已完成10项;对86个省市重点项目实行挂图作战,为卫蓝海博、蓝固新能源、新华医疗等43个省市区项目提供各类审批服务210余次。

淄博高新区以实际行动叫响“淄博高新区速度”“淄博高新区效率”“淄博高新区服务”品牌,从试水“一枚公章管审批”、互联网+政务服务,到限时办结、创新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审批制度改革等步伐的迈出,都彰显了淄博高新区勇于改革、敢于担当的决心和勇气。

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淄博高新区“刀刃向内、自我革新”。拿出最好的工作状态,抓好落实、抓好实效,提振企业落户高新区的信心。

在淄博高新区开办一家企业只需2小时,开办速度跑进全国第一阵营。

“企业开办专区”将企业开办涉及的行政审批、公安、社保、税务、银行等5个部门窗口进行物理集中,对企业开办部门间流程进行有机整合,企业开办全流程由5个环节简化为3个环节,实现了一个窗口即时受理、材料内部实时流转、一个窗口发放各类证照的模式。

“减时间、减材料、减事项、减成本、减环节”作为“为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主攻点,淄博高新区审批制度改革牢固树立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改革硬任务的理念,不折不扣将改革举措落实落地。

在淄博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不仅有工作人员对企业开办各环节全程介入、全程跟进、全程帮办的帮办代办团队,还有网上审批,免费寄递,真正实现企业开办工作贴心化。

“加减法”,是营商环境前向思维的生动实践。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两。淄博高新区,发展要高质量,营商环境也要高质量。

反向思维

中国香港优质的营商环境得益于高度的开放;深圳率先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效率优先营商环境;天津滨海新区则是便利优先的营商环境模式;合肥市打造“包容普惠”的营商环境创新模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淄博高新区学习先进地区营商环境经验,汲取其精髓,实施反向思维,从“企业所需”倒推“政府必办”。

开展“批前清单”制改革。对事项、材料、办理流程等形成定制化“批前清单”,线上、线下配备专员提前介入。截至目前,已制作7个高频事项的批前清单,为齐鲁智能微系统产业园项目等70个项目提供批前服务500余次。

推行“我要开工”一件事主题集成式服务。通过编制施工许可“零基础”申报模版、设置服务窗口、事项打包等措施,材料压减40%,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已为活力科技服务平台等6个项目提供集成服务。

实行分段许可、分期施工模式。建设单位可自主申请办理分阶段施工许可,申请材料由13项减少至6项,项目可提前近2至3个月“破土动工”。截至目前,已为28个项目79个单体办理分阶段施工许可证。

企业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淄博高新区政务服务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营商就是真正让各类市场主体在高新区投资兴业,像淘宝购物一样方便快捷,像汽车4S店一样透明标准,像五星级酒店一样规范可靠。

三则小事例,窥豹一斑。

淄博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承接全市行政审批系统“政务服务进园区”试点工作。已在智能制造中心、高端装备中心等开设企业服务站及企业开办管家工作室8家,102项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园区,辐射园区(楼宇)5000余家企业,办理各类园区事项4000余件次。

淄博高新区创新打造全市首家“政银+”e服务会客厅品牌。将市场主体登记、社会事务、纳税、社保医保、不动产等事项打包下放,与银行网点金融信贷优惠、小额贷款、银行开户等业务结合。

“政务服务进千企”大走访活动。通过现场走访、电话走访、微信走访等形式调研区内企业660余家,征集意见建议30余条,收到难点问题反馈100余个,现场解决70余个,后续协同其他部门解决30余个。

沉下心来、扑下身子、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这16字箴言,就是淄博高新区反向思维营商环境的思路和举措。

双向思维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

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招商引资的多寡,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区域内的经营企业,最终对经济发展状况、财税收入、社会就业情况等产生重要影响。

淄博高新区营商环境如同清新空气,从政府到企业、群众,从企业群众再到政府,双向思维。优化政务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这条路,来回都通畅。

优化政务服务事项便利度。淄博高新区在全市率先推出“验资报告告知承诺制”,已有17家民办非企业享受便捷。在全市首推“视频委托书”智慧化审批服务新举措。积极推动新生儿出生、企业职工退休等10个“一件事”线上线下全面落地运行。推进“打包办”,梳理24项“打包办”事项,实现“一次提交、打包办理”。推进“无感智办”,梳理11项事项清单,归集完成1139个电子证照数据。坚持“无感提示”“无感推送”服务,向服务对象推送12批无感提示服务信息958条。

与企业互动,与群众互动。营商环境,不是单打独斗。

强化政务服务体系管理。搭建区级、镇街、村居、网格四级架构,以四宝山街道为试点,将6项简易、高频事项办理权限下放到村居社区,实现高频事项不出村。成立39支政务服务队,编制72个掌上办服务指南,培训306个网格员及公益岗,实现掌上高频事项服务“零距离”。

政务服务大厅开展“规范提升月”活动,强化OSM现场管理,与月度考核、年度考核相结合,建立月通报制度。强化基层便民服务管理,召开镇级“规范创新”风采展示会、村居社区评比会,营造高新区自上而下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招引合作伙伴、链接优质资源、打造产业集群,政务服务便捷高效,每一步都相辅相成,每一步都关系着淄博高新区的未来发展。

淄博高新区,双向思维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形成优质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助力。

这就是淄博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双向思维”的价值所在。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伊巍 通讯员 荆峰 江秀霞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11dae74999b44bc8e96ac9c1e71ec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