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今年7月初,国内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驶下生产线,从第1000万辆到突破2000万辆,仅用时17个月,新能源汽车增长空间巨大,伴随而来的是新能源汽车出行需求和补能需求的不断扩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充换电分会、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日前在2023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上指出,充电问题尤其是私家车充电问题迫在眉睫,在使用中,车主有很多痛点,例如充电平台不互通、充电APP功能不完善、充电车位被占用、充电桩损坏、实际电流不足等。
基于此,车企在解决补能焦虑这一赛道上的竞争愈演愈烈。
比亚迪在新能源车的发展上是有目共睹的,其自研的五大充电技术,也是目前充电又快又稳,不依赖超充桩等特殊建设的代表。这五大技术包括了:800V高压平台、升压快充技术、双枪超充技术、复合直冷技术和脉冲自加热技术。
近日,比亚迪汽车工程院副院长凌和平在一场技术沟通会上介绍,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不同时期,比亚迪都推出了符合需求和充电国情的解决方案,应对当下“大部分快充桩还是充得不够快”的问题,比亚迪推出了“乘用车双枪超充技术”,即左右各一个充电口,可以同时插枪充电以提升电流,让公共快充桩“秒变超充桩”。
在会议上,凌院长表示,比亚迪早在2015年就已经研发出800V高压充电技术。可能会有部分人感到疑惑,800V不是近年来才成为各大车企宣传的“标配”技术吗?怎么比亚迪在那么早之前就有?而且还那么多人不知道。
事实上,早在2015年,比亚迪就率先发布了全球首创乘用车800V高电压平台,并且搭载在了当时的秦EV(2015款)、唐DM(2015款)等车型上。如今比亚迪的海豹、宋L、腾势N7等车型其实都支持800V高压快充。同时,由于当时国内充电桩绝大部分都是500V以下的低压桩,为了解决与高压车型充电不兼容的难题,比亚迪还全球首创了升压充电技术,彻底实现车桩兼容,全面适配所有直流充电桩。
对于如今各大车企宣传的“标配”凌院长也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他认为,行业竞相进入800V高电压平台赛道,但这并不值得大肆宣传,因为800V高电压平台其实并没有很高的技术难度。此外,他透露,比亚迪也已经突破了更高压的充电技术,并早已研发出了1200V的功率元器件。
今年,比亚迪全球首创了乘用车双枪超充技术,让公共快充桩也能成为超充桩,以适应快充桩普及广、超充桩稀缺的现状,以腾势N7为例,双枪超充最大功率可达230kW,公共快充桩上实现15分钟充电350公里。而为解决超充时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比亚迪首创了全球复合直冷技术,通过电池上下面铺直冷板的设计,以及两套冷媒独立控制系统,使得电池冷却面积提升100%,换热能力提升85%以上,带来更高的安全性。
汽车网评:日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日前联合发布了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路线图明确,203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目标为60%。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也给补能建设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而在各大车企还在大肆宣传800V是标配时,比亚迪却在不断突破自己、创新技术,给大家带来自研的五大技术,致力解决用户的补能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