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难度大降,各地录取最低分数创历年最高,什么人最焦虑?

2022-07-24   峡谷爆笑团

原标题:中考难度大降,各地录取最低分数创历年最高,什么人最焦虑?

最近全国各地中考录取结果陆续公布,高分段扎堆,分数线越来越“卷”。看看下面的数据:

北京市满分660分,655分以上(含655分)的考生2317人,还不包含众多牛娃提前被录取未参加中考;广州满分810分,750分以上(含750分)1452人;石家庄满分640分,600分以上(含600分)3253人;合肥满分750分,700分以上(含700分)2008人,长沙满分720分,680分以上(含680分)2812人,成都市满分710分,640分以上(含640分)1275人!是不是亮瞎了眼?

怪不得家长感慨:“查分的时候感动的想跟娃抱头痛哭,得知分数段后又万念俱灰”;同学群:“查到分群里一片欢声笑语,分数线一出来,全都哭天喊地”;老师们发的朋友圈:“这么多牛娃,该怎么教?”,他的同事留言:“想想几乎门门满分进来的,马上要被我们教成不及格了,压力大的一晚上没睡着”。

中考高分扎堆的背后是考试难度的降低

这是北京中考数学的第一题,相信小学生都会做吧?这简直是把“双减”贯彻到了极致了!

中考难度降低了,什么人最焦虑?什么人最受益?什么人最吃亏?

优等生(学霸)最焦虑。优等生怕的不是简单的题,而是出错,出错可不管是优等生还是中等生,举个例子,假设广州市数学满分120分,去年考115分的有100人,但是今年简单后有800人了,如果是去年,不小心错一道题,关系不是太大,最多99人超过你,但是今年就在800名之后了,重点高中录取就危险了,而且去年是被同一层次的优等生超越,而今年很可能一个中等生就轻松超越了优等生了。

中等偏上的学生最受益。在试题简单的情况下,和优等生的差距大大缩小,甚至存在超越优等生的情况(我儿子班级就是这个情况,中考第一被一模班级第7名夺得),因为没有难题,所有题目大家都会,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拼的只有谁更细心,出错率更低。

理科占优,文科相对较弱的学生最吃亏。数学的区分度没有或降低了,语文和英语由于分值高,而文科较弱肯定就吃亏。当然,理科占优的学生如果顺利进入理想的高中,那么恭喜你,高考还是对你很有善意的,毕竟趋势就是:中考容易,高考偏难。中考的目的是分流,高考则是选拔!

中考难度为什么降低

“双减”《意见》第18条提出,要“进一步提升中考命题质量,防止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义务教育的性质是打基础的教育,不是选拔性教育。“学的简单,考的难,课内不足课外补”的情况不复存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必须依据课标,做到应教尽教,而且考试简单了,还要什么超前学习?还要什么教育机构?有效淡化教育机构的存在,解决家庭教育成本高的问题,真正体现教育平等,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为什么要“双减”(下面来源于教育部)

1、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个顽瘴痼疾,学生苦不堪言,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事关国家教育体系根基

培训行业野蛮生长,形成了另外一个教育体系,功利主义倾向严重,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对学校教育体系产生强力冲击。

3、事关人民群众小康生活成色

培训机构炒作渲染焦虑,裹挟全社会被动参与,收取高额费用,严重降低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考难度降低可以促进教育均衡

目前,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的办学水平差距越来越大,教育资源严重失衡,“掐尖”现象愈演愈烈,村镇中学甚至县中学空心化,进入重点高中就相当于半只脚跨进了重点大学,“鸡娃”成为每个家庭现象。

淡化中考选拔功能,扩大高分考生的基数,将优等生分散到更多的学校,让更多的学校生源均衡,降低学校的差异,优等生可能去一般的学校,提高该校的质素,中等偏上的学生也可能进牛校,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坚持多几年,教育均衡可以得到大大改善。

面对中考难度降低该怎么学

首先学习习惯要严谨。有家长说,今年的中考考的是细心程度,有一定道理。其实不管题目难易,严谨、细心都是必要的,会做而做错丢分,后果就是名校和普校的差别。

第二是扎实基础。中考以往80%是基础知识,难度降低后可达到90%。90%的基础分拿到,再冲击剩余的10%,相信可以上很好的学校了。

再就是良好的心态。没有良好的心态,考试心理素质不好,平时考得再好,一到大考就失常,往往更难以让人接受。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中考不是终点,祝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活出精彩人生!

留下你宝贵意见,支持写作初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