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身处乱局,困于情局,活出格局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作者:洞见yangtuo
人到中年,如临半坡。
事业时而受挫,家中麻烦不断,还有各种人情世故,疲于应付。
但这就是人生,纵使再难,饭还是要吃,日子还是要过。
因为苦与难、人与情,都是无从回避的。
我们总要在不太顺利的境遇里,放大自己的心胸,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01
身处乱局
前两天重温了影视剧《心居》,一开场,冯晓琴就乱作一团:
准备一家人的早饭,催促儿子上学,照顾家中老人需求,叮嘱丈夫考试……
这是她的日常,更是千万个中年人的生活写照。
每天游走于柴米油盐,为车子房子奔波,还要照料老人孩子……
操心事一大堆,麻烦事一大摞,生活乱成一锅粥,可即便如此,也只能硬着头皮与生活交锋。
艺术家于魁智被称为京剧舞台上的“第一老生”,是京剧界的领军人物。
但他40多岁时,生活也是压力重重、慌乱不堪。
他奔走于北京、香港和沈阳老家,一个人扛起三个家庭。
岳父岳母在香港,父母在沈阳,他和妻子则在北京工作。
岳母突然患上严重眼病,又被确诊癌症,妻子只能回香港照顾;
儿子7岁,要留在北京上小学,他则留在北京筹钱。
可当他好不容易凑够手术费,让岳母完成手术,远在沈阳的父亲又突发脑溢血瘫痪,需要人全天候陪伴。
虽有妹妹在家照顾,但孩子上学、三个家庭的日常开支,以及岳母、父亲的医疗费,全都压在了他身上。
但那时京剧小众,他收入不高。无奈之下,他只能一边在北京排练演出,一边挤出时间兼职其他工作。
钱要赚,家庭也要照顾,他只能整天像个陀螺似的,转个不停。
路遥曾说:在这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撕开生活的原貌,你会发现多的是忙着赶路的中年人。
他们来不及梳理生活,更没有精力让日子重归有序,只能为了家人为了生计,不停周旋。
路程磕磕绊绊,神色慌慌张张。
没有岁月静好,只有负重前行。
02
困于情局
曾看过胡适的一段经历。
胡适早年在国外留学时,非常自律,几乎滴酒不沾。
但回国后,胡适先后担任驻美大使、北大校长。
圈子越来越大,应酬越来越多,他也从不想喝酒到不得不喝酒,到最后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
就连大年除夕,他也在忙于饭局。
他曾在日记中写道:
“午饭在欧美同学会,有两局。一面是孟和、孟真为袁守和饯行;一面是约上沅约梁实秋吃饭,并有今甫、一多、吴世昌、陈梦家、公超、林伯遵众人。”
“晚上到美国使馆吃晚饭。”
“我回家时,家中过年的客还在打牌,我打了四圈,就去睡了。他们打牌守岁,直到天明。”
当人的岁数逐渐往上走,就会明白:有些饭局,真不是说推就能推的。
有些关系,你就是得来往;有些人情,你也必须得承下。
清代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他的后半生,也是在应酬中度过的。
在扬州时,他卖画为生,穿行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与商贩讨价还价;步入官场,与各家子弟进行书画交易,平时还要和书画商人应酬。
因常年奔走于各种关系,他落下了严重足疾,但每有往来要应付时,他还是会拖着不堪重负的身体前往。
妻子生病要钱,还有两儿一女要养,处处都是开销。
一家人都指望着他,他只能不断通过交际、应酬来维持书画生意,来为妻子看病,改善家人生活。
“索书索画,催促之函,来如雪片,如欠万千债负。”
纵然劳累不堪,他也必须如此,因为这就是生活。
回到我们当下的现实。
如果医院有个朋友,或许就能在关键时刻救命;
学校有个熟人,或许就能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事业上有个前辈,或许就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更进一步。
历经人情,我们也早已看透人情。
但更多时候,我们又不得不困于其中。
因为肩上的责任,背上的重担,都不容得推脱。
人情来往,是为了家人,亦是为了生活。
03
活出格局
中年人生,风雨扑面。
混乱的现状、琐碎的日常、不得不往来的关系……
有人被刁难得痛苦不堪,也有人选择了放大胸怀、放宽心态。
历经人情世故,依旧淡定平和;尝遍酸甜苦辣,仍然豁达自安。
不纠结生活的不如意,才能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沈从文只身北漂时,穷得叮当响,但他租了一间原来堆煤的小公寓当住所后,却欣然将其命名为“窄而霉小斋”。
中年之后,沈从文的生活十分拮据,但他会在落魄的夜晚,与妻子一起听民乐,听肖邦和贝多芬;
他会在拖着病体、连续8小时通宵清理漏雨的屋子后,饶有兴致地写下:
“时有蟋蟀青蛙窜入屋内,各不相妨”,并感叹“得此学习机会,亦人生难得乐事”。
他还给自传命名为《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生活不乏风雨,但并不妨碍他活得尽兴。
人到了中年,褪去了青春的激情,饱历了世间的险恶,谁没有困苦与难堪呢。
若能做到心中无怨,阳光满面,也算半生没有白活,到达自如的境界了。
文学家木心一生三次坐牢,写《狱中笔记》没有控诉和谴责,有的只是对艺术、美学的思考和领悟。
木心最后一次出狱那天,依旧腰板挺直,面带微笑,干净优雅。
回忆这段苦难,他写道:“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财富》杂志主编吉夫科文说:格局决定结局,态度决定高度。
这世上,没有谁能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
悲观者闻风色变,乐观者逐风而行。
能放大心胸,坦然走好自己的路,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人生格局。
余秋雨说:“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琐事上沉沦。”
生活的日常是琐碎的,人情的往来是复杂的。
但当你以更广阔的胸怀接纳它们时,这一路上的苦与乐,都会拓展你的格局,夯实你生命的厚度。
中年以后,改变能改变的,欣然接受不能改变的。
不执着于境遇变化,不纠结于生活繁杂,日子也会舒心自在。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