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和他的邻居们一起上的热搜大家有看到吗?
斯文点进去了解完整件事,现在当事人就是非常无语,我的第一反应:这也能被骂?!我的第二反应:白白挨了一天骂,惨还是李老头实惨。
事情是这样的,大家都知道最近上海的疫情比较严重,很多人被隔离在家没办法出门,日常为买菜抢菜、采购生活物资感到头秃,“新晋上海市民”李佳琦的生活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
一开始是网友发现李佳琦的劳模程度一如既往,寻思他不是也在上海吗,疫情这么严重他怎么还能正常直播。
有经常看直播间的热心女生在线解答:也不是完全没影响,他直播到一半被抓去做核酸了,本来让妈妈和旺旺继续播,结果第一个商品还没播完,妈妈也被通知去做核酸。
可以说是一场心酸又好笑的小型直播事故,本来也就是大家随便好奇一下,没想到评论区的画风已经有点跑偏,“他一场直播收入几百万,要是我,在ICU都能爬起来直播”、“躺棺材里我也得爬起来播”。
斯文心里很清楚,大多数人这么讲其实都是口嗨,事实上连周末加个班都未必乐意。但说白了,这种程度的调侃充其量就是玩梗,大家可能或多或少会羡慕李佳琦“一场直播收入百万”,但未必真有什么恶意去故意酸他。
有的上海市民已经吃了好久胡萝卜,看到别的街道有发奶发菜的,忍不住抱怨自己所在的街道怎么就这么执着。结果一扭头发现李佳琦也在楼下排队做核酸,瞬间心理平衡许多,“他马上要和我吃同一个车上卸下来的胡萝卜了”。
但也有网友觉得,全上海最不可能缺东西的大概就是李佳琦,看过他直播和vlog的都懂,“他的那个仓库四舍五入相当于一个百货商店”,还有人爆料“他确实不缺”,甚至还给自己所在小区的邻居们都派送了物资大礼包。
图片上就能看出这是一份诚意满满的礼包,有主食零食、食用油调料、肉蛋奶、新鲜蔬菜…可以说是实用又精美,设身处地想一想,足不出户还能免费收到这么多好东西,别说是在特殊时期了,搁平时都很值得开心吧?
果然有不少网友表示羡慕,夸李佳琦真的很善良,“有这份心就很好了”、“这样的邻居给我来一打”、“对不起买不起他们小区是我的问题”…
还有隔壁小区的住户在线求助,表示大家共享一个居委会,自己这边已经吃胡萝卜、发芽土豆快吃吐了,“请您雨露均沾一下”。
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比如明褒暗贬阴阳怪气,说“他真的很会做人,他不赚钱谁赚钱”的,比如分析李佳琦住在汤臣一品,能跟他做邻居的都是有钱人,人家压根不缺这点东西,觉得他是结交权贵、自己炒作的。
还有针对他这个大礼包的,有人质疑现在上海普遍物资紧缺,他一个非官方人员凭什么能弄到这么多吃的,还有人说他表面送邻居们物资大礼包,实际是在给合作的品牌宣传,因为打眼一看这些都是他直播间卖的东西。
我:啊??这是在做什么???
咱先说这些东西,甭管是李佳琦自己买的还是直播间囤的,人家本来可以不送,选择送出去就已经是在做好事了,邻居如果不需要大可以拒绝,哪有让别人做好事还要被酸、挨骂的道理?
再说人的问题,有时候真搞不懂,部分网友是太闲了还是真蔫儿坏,总是不吝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人心。说什么李佳琦送邻居物资大礼包是故意巴结有钱人,有没有想过李佳琦自己也很有钱,他如今已经是所谓的“人脉”之一了呢?
咱退一步来讲,就算当事人不是李佳琦,有人就是抱着“交朋友”的目的去送物资礼包,那又怎样呢?再有钱的小区也得花钱买物资,还不一定能及时买到,你觉得人家别有用心,焉知是不是各取所需,甚至雪中送炭呢?
当然,离谱的键盘侠得骂,该辟的谣咱也得辟。斯文刷到有网友关注点跑偏,说李佳琦居住的小区并不是汤臣一品,而是云锦东方。更重要的是,图上这些物资并不是李佳琦送的,而是人家业主自己团购买的。
最早晒出这张物资图的博主认为,帮大家开团购买物资的是小区“团长”,这份功劳不应该被抹去,趁乱黑了一波李佳琦,借机炒作、造谣的营销号也不无辜。
可怜我们李老头人在直播间坐,锅从天上来,先被夸后被骂甚至还把他带上了热搜,到头来其实跟李佳琦本人一点关系都没有,斯文猜他此刻的表情be like:
得亏这回的当事人出面辟谣及时,键盘侠来得快去得也快,大部分人都在力挺李佳琦,劝那些故意酸他、发表阴间言论的人“管好你自己”,这事儿并没有发展成网暴,但斯文还是会想到,前一阵在上海疫情中,因网暴而死的那位年轻妈妈。
她的故事本来应该是在疫情中,作为市民守望互助的正能量新闻来传播,结果却被一些心理阴暗的网友恶意揣测,她想解释还被不少人追着骂,在网络暴力的重压之下,这位女性不堪其扰,最终从32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才33岁,有一个爱她的丈夫、7岁的儿子、高龄的听障父亲。因为上海封控管理,她没办法像平时那样给父亲送饭,老父亲腿脚不便、听力障碍,没了她送的饭就只能干吃白米饭,她很着急,但闪送什么的都没人接单。
情急之下,她想到了自己之前认识的外卖小哥,给小哥发了200元红包,希望对方帮她给父亲送饭。小哥选择了帮助她,但死活不想收这个钱,最后她没办法,只能默默给小哥充了200元话费。
但她没想到,因为交通管制,平时去父亲家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外卖小哥愣是花了快4个小时,把饭送到之后再回家休息已经是凌晨了。她觉得小哥帮了她大忙,心里过意不去,不仅发长文感谢对方,还打算在疫情结束后请小哥吃饭、给他送锦旗。
怎么看都是个温暖的故事对不对?可有些人的关注点偏偏集中在那份报酬上,“说什么无以为报,结果就转两百块钱”、“人家不计一切代价帮你,你好像在打发乞丐”、“我没钱都觉得给少了”、“虽然我很穷,但也要至少给五百”…
还有人开起了地图炮,说她不愧是上海人,“怎么可以这么精明”、“这就是尖酸刻薄精明算计的铁证”、“也就是用这两百块打发外地人”…
被骂之后她有出来解释过,转账的钱是在小哥出发前就给了的,她没想到路程会这么艰难,而且对方拒绝了她的红包。事后她也提出了要请小哥吃饭,至于网友说她“精明”、“抠搜”、“优越感”什么的,她也只是努力生活的普通人,需要量力而为。
她这么一回应,部分网友就更加较真,甚至还人肉扒出了她的购物记录,放大看她给父亲送饭的打包盒,说她家里买了打印机,饭盒上贴着标签纸,谴责她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么精致,只是舍不得多给小哥打钱。
当事人无奈解释,她双十一只是囤了一些日用品,并没有购买奢侈品。之所以在饭盒上贴标签,是因为她给父亲一周送一次饭,怕老父亲混放餐盒,不小心吃到过期的食物。
她的丈夫在她去世后接受采访,说自从网上这些舆论发酵之后,她就一直在回复那些负面评论,想要辩解清楚、自证清白,“整个人就像失了魂一样”。但会网暴别人的杠精哪讲得通道理,不论她说了什么,人家后边都有话等着怼她。
斯文搞不懂,她一开始只是想表达感激而已,外卖小哥被她的孝顺打动,她又被对方的善良感动,付不付报酬、收多少红包明明都是他俩之间的事,当事人没有异议,那些逼死她的键盘侠们到底是在杠什么?
她觉得自己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遇到了好心人,觉得自己被世界温柔以待,“愿好人一生平安”,却由这封感谢信开始拉开了悲剧的序幕。
最让我愤怒的是,那些人不仅在她生前用语言往她胸口捅刀子,导致这个家庭支离破碎,在她死后还敢继续杠,说都怪她心理太脆弱,骂她不负责任,就这么抛下年幼的孩子跳楼,“太自私”。
疫情之下,我们的同胞没有被病毒打败,却因极端环境下充满恶意的人性而死,真的很可悲。更让我难过的是,这些在疫情中趁乱造谣、网暴别人,肆意发泄情绪的键盘侠,无事时随大流,出了事只要销号换号,竟然就能当做无事发生过。
总有人喜欢用自己阴暗的心理去揣测别人,比如看到采集核酸的志愿者妆容漂亮完整,就内涵人家是“核酸媛”,造谣人家白天测核酸,晚上当性工作者。
那人家就是爱美,哪怕早起两小时都得美美上工,或者开始工作之前拍了照片,结束工作之后才有时间发不行吗?又不是非得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才不算作秀,只要不伤害、影响别人,人家志愿者怎么也比键盘侠强吧?
看到别人的活动轨迹经过多家酒店、小区,就造谣人家姑娘是“外围女”,黄谣故事编得有鼻子有眼,有没有想过人家是防疫人员,大半夜都在加班采集核酸,这种评论当事人看到该有多寒心?
还有人对上海疫情冷嘲热讽,各地热心人士提供物资积极援沪,他们跑去阴阳怪气,说普通人想帮上海是“往金盆里扔硬币”,内涵上海人有钱精明还排外,看到有人穿着时尚下楼做核酸,就怀疑“他们真的需要援助吗”。
斯文没有要传播负能量的意思,我知道每当疫情来袭,一线大白、基层工作者们都不容易,被关在家里物资紧缺的普通民众也很难。保护我们的医务人员、联系物资的团长们、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一切为抗疫付出过努力的人,都值得我们尊敬。
义务劳动的团长们,为了尽可能帮助邻居们购买到生活必需的物资,业务能力各个都很能打,工作量也不输自己的本职工作。
蓝盈莹在买菜群被网友认出来,别人问她“有没有可以买的菜”,她就大方分享自己的购买链接。
丝芭艺人林思意不仅把她囤的菜分给独居老人,还在凌晨三点看到邻居孕妇的求助信息后,直接冲上楼帮忙报警。孩子顺利出生后,被她帮过忙的妈妈直呼她是“救命恩人”,还让刚出生的孩子认她当干妈。
这些都是人性中不可否认的闪光点,斯文看得到这些正能量,但也不可忽视,在人心容易因为疫情浮躁的时候,总有人喜欢趁乱造谣搞事,我们需要对此警惕,不信谣不传谣,至少别让自己成为网暴悲剧的参与者。
毕竟,我们最需要对抗的是病毒,而不应该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