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延禧攻略》中的服饰惊艳到了?那是因为你还不了解汉服

2019-08-05   御风汉服文化

随着去年《延禧攻略》的热播,剧中舒缓雅致,古色古香的中国风构图,精致考究的清宫服饰着装,让其在文化美学方面饱受赞誉。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种服饰,它浓缩了中国三千年多年的文化,确立了华夏为“衣冠上国”的地位,甚至影响了周边国家的服制。它,就是汉服。


汉服,是历史上对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简称,又称汉衣冠、华服。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审美情趣,也将中国的礼仪、宗教、文化观念积淀于其中,汉服之风韵更是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



汉服款式众多,男女各异。男式一般需袖长过指尖,身长过脚踝,以微露鞋面不拖地为宜,常见的有直裾、圆领袍、朱子深衣、曲裾、短褐等。女式多以“裙”居多,以端庄秀气、潇洒飘逸为美,有袄裙、交领襦裙、对襟襦裙等款式。


古代诗歌里就有许多对不同汉服类型的描写。“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美人秦罗敷,就用她一袭华丽的襦裙,吸引了千百年来,众多的文人墨客关注的目光。


中国又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古人对“礼”的尊崇,也深深烙印在服制之中。比如,汉服的领子是交领右衽,右为尊,所以领口向右。深衣背部的正中间有一道缝合的线,被称为“中缝”,古人就用这条中缝的端正与否,来判断人的举止是否得当。


由于人的身份、地位不同,所着服饰的颜色、花纹也会有所划分。在古代,青、赤、黄、白、黑为正色,其他为间色。间色只能为下裳、便服、内衣、衬衣以及妇女和平民的服装用色。图纹上,龙、凤只能用于天子、帝后,文武百官则只能用飞禽走兽。


在漫长的几千年的文化里,汉服也因布料的质地变化、文化的迁移改变、气候的影响、人们的喜好等而不断的进行衍变,它早已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美学,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延续。


汉服文化源远流长,只可惜从清代之后日渐式微。幸运的是在近些年,随着“国学热”的不断升温,汉服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各地也涌现出现了一大批喜爱汉服的人,致力于推广汉服文化。


“华夏复兴,衣冠先行”,西安汉服社就是这样一个团体。他们在西安这片文化深厚的土地上,传承、发扬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十年来,一直致力于让更多的人了解汉服及汉文化。


复兴并不意味着复古,尊重历史,传承我国优秀历史文化,推陈出新,从中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让礼乐文化在当今时代散发出新的光辉,这或许就是复兴汉服真正的意义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