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碗桃花稀饭 让春天荡漾在胃里

2020-03-14   微动云南

兰开翔/摄

  立春之后,阳光迈着舒缓的脚步,由南向北款款走来,春信被节节催发,簇簇新绿在冷寂的霜雪和衰草间,静雅地探出青嫩的小脑袋,相互问候着“早安”。沉睡了一冬的心事悄然苏醒,在春天的琴键上翩翩起舞,忘情演奏着芬芳四溢的乐章。

兰开翔/摄

  此时,桃花按耐不住寂寞了,在明媚春光里率先染红枝头。民谚有云“桃花争春不待叶”,它带着轻盈的梦闻讯而开、恣意绽放,以纯净烂漫的风韵抢得初春的先机,以娇艳妖娆的姿态赢得大地的青睐。

兰开翔/摄

  粲然盛开的桃花一直钟情于彝乡的红土地,每年春暖花开,缤纷艳丽的桃花总是把无量山和哀牢山间的村村寨寨点染得美不胜收,青山绿树怀抱里的古朴家园俨然成为一个粉妆玉砌的桃源世界。“带上孩子,清明节一定早点回来,一起祭祖扫墓,我给你们采了二月八的鲜桃花……”母亲一通情深意长的电话像一缕春风吹进我寒意渐消的心田,欣喜之时,我蓦然想起铭刻在乡愁里的一道传统药膳美食——桃花稀饭。

兰开翔/摄

  无论时空怎样流转、世事如何变迁,在山清水秀的故乡,母亲始终保持着每年二月初八准时采摘新鲜桃花,清明时节烹制桃花稀饭的古老习俗。与质朴的红土地耳鬓厮磨了一辈子的母亲,总是顽强固执地坚守着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许多东西。桃花稀饭是她沧桑岁月里的一枚家珍,每年春气渐浓时都要用心给全家人熬制,并不厌其烦地讲授其天然生态的食药价值和制作方法。

兰开翔/摄

  怀想叙说间,母亲一如既往地捧出珍藏了一冬的精制白糯米,根据归省儿孙人数估摸好用量,把白糯米悉数倒入早已准备好的一口老式砂锅中,用清水轻轻淘洗几遍后加注一半以上清水,平放于架在火塘上面的铁三角上,盖上盖子往火塘里添加栗炭,很快炭火烧旺起来,红色的无烟火苗舔着锅底,像一朵迎春盛开的硕大桃花托着一只蜜蜂。

兰开翔/摄

  不一会儿,老式砂锅内发出“嘶嘶”的声音,接着煮米水唱起欢歌。母亲不时揭开锅盖用木勺轻轻抄底搅拌,嘱咐我适时添加栗炭,用中火均匀地熬煮稀饭。为什么不用木柴,一定要用价格不菲的栗炭烹制这道美食?我好奇地问母亲这个每年都想问的问题。母亲一边小心翼翼地端出晾着新鲜桃花瓣的竹筛,一边饶有兴味地说:“栗炭火无烟且火力足,熬制出来的桃花稀饭最地道……”母亲从竹筛里取出不计其数的粉红色桃花瓣,放入一个白瓷碗中加入少量清水浸泡着,静置一旁耐心等待下一个惊喜。

兰开翔/摄

  不久,老式砂锅里的白糯米在栗炭火持续不断的体贴关照下,已经黏糯滋润,泛出雪花一样的成色。母亲再次通过细心搅拌和察言观色,确定锅中的糯米稀饭已经升华到了白玉般晶莹细糯的程度。于是,她轻轻端起浸泡着桃花瓣的白瓷碗,把笑意盈盈的片片花瓣顺着水流缓缓注入沸腾的砂锅中,以竹筷为媒在其间舒缓地搅动,使萍水相逢的两位“才子佳人”尽快心心相印、佳偶天成。

兰开翔/摄

  果然,足有一小半碗的粉红色桃花瓣,自然而均匀地分布并融合在糯白色稀饭里,在小火地熬炖中与糯米粥不停的一唱一和,声声相应,亲密无间的完全融化在一起,就像两个永远相亲相爱的人紧紧拥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样。母亲权衡着时机渐渐成熟,最后按心中默默计算好的恰当比例,把晶莹剔透的本地白砂糖和香甜滋润的陈年蜂蜜倒入砂锅,作最终的视觉定格和味觉升华。

兰开翔/摄

  一家老小还沉浸在意犹未尽的谈吐之中,带着春天色彩的桃花稀饭出锅了,母亲热情地为在场的每位儿孙盛上一碗,但见雪白黏糯的稀饭里映衬着星星点点的粉红,就像春寒料峭的雪地里优雅点缀的一抹抹丹砂,虽然隐隐绰绰,却也生机盎然、巧妙绝伦。举到鼻尖轻轻闻一闻,白糯米和白砂糖特有的清纯气味和陈年蜂蜜醇厚馥郁之香,渗透交织着桃花丝丝缕缕的淡淡幽香,这混合的滋味似乎从悠远的某个地方隐隐飘来,又似乎很早以前就驻足于心间不曾远离,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奇妙之感,犹如多情郎君对在水伊人的心随心动、情随情依。

王槐/摄

  捧起这道洋溢着古朴乡土气息的简单美食,一家子吃得津津有味,母亲脸上荡漾着幸福安详的微笑,她自己也舀上一碗和我们同享同乐。几个孙子孙女遇甜则喜,三下五去二,一小碗桃花稀饭见了底,纷纷吵嚷着还要还要,母亲乐呵呵地摆摆手,语重心长地告诫几个小淘气包桃花稀饭可不宜多吃,一碗就恰到好处了,贪多贪食肚子会像“孙悟空闹天宫”的。

网络/图

  每年三四月间,心有灵犀地吃一次母亲精心烹制的桃花稀饭,已经成为我对乡愁刻骨铭心的记忆。在跌宕起伏的生命年轮里,我对桃花稀饭的天然生态药食功效早已了然于心,偶尔查阅资料便得知:古人很早以前就认识到了桃花的天然药用和美容价值,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里就有“桃花具有令人好颜色之功效”的记载。

向景春/摄

  母亲当然不懂这些深奥繁杂的医药学原理,但她却一直遵循着每年二月八采摘新鲜桃花晾干,按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简单技法烹制成桃花稀饭,以一定数量给绕膝的儿孙们冬春交季之时食用,轻松因过年过节食用大鱼大肉而淤积过多负担过重的内体,怯除上一年积攒在胃肠道里的热毒和恶气、邪气、污气等。

网络/图

  从母亲质朴的生活经验里,我还知道用于药食的桃花必须在每年二月初八彝乡叫魂节的当天采摘,且选择东南方向的枝头最为好,这样的桃花据说受神灵荫庇具有怯除百病的奇异功效。为了满树满枝的壮硕桃花不受人为打扰和伤害而影响一年的收成,母亲采摘时喜欢用一块干净的竹席铺在桃树下,让花瓣在飒飒春风中自然飘落于竹席之上,然后收集在细密又透气的竹筛里,自然晾干备用,母亲说这叫“道法自然”,此法采摘最好。

唐云/摄

  如果非要人为采摘,母亲谆谆告诫我千万不可爬树攀枝伤及柔美娇艳的花朵,更不可像薅秧锄草那样“斩尽杀绝”,一定要挑选那些与壮硕桃花簇拥在一起的瘦小花苞或花朵,以间苗的方式轻轻的慢慢的个别摘取,确保不触及能够孕育累累硕果的希望之花,这样才能两全其美,真正做到春华秋实。

网络/图

  傍晚临行前,母亲把一小包晾干的桃花慎重交给了我,语重心长地说:“儿啊,桃花是女人之花,能美容养颜,又能调节经血,还能减肥瘦身,但她柔弱娇气经不起折腾,你千万要珍惜她啊!”我听懂了母亲一语双关的话语,虔诚地接过桃花不断点头答应着:“妈,我明白了,我一定好好珍惜……”

兰开翔/摄

  春回大地,桃花争先盛开,粲如锦绣,艳如红霞,把春意盎然的故乡渲染得诗情画意一般浪漫,世外桃源一般美丽。一年之计在于春,桃花稀饭怯毒根,莫要嫌弃莫贪饮,小碗慢酌一身轻。镌刻在母亲灵魂深处的桃花稀饭,食用一次足于让春天穿透身体,使乡愁魂牵梦萦在耳际。

三月雨/摄

来源:普洱文旅资讯

孙国章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