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午餐 意外获得秘道路径
万万没想到,甘南迭部与阿坝若尔盖如此亲密——两家隔壁邻居的界限就在扎尕那省道S313(迭部—若尔盖)旁的白龙江。江北属于迭部益哇乡,迭山系,江南属若尔盖冻列乡,岷山系。迭部县政府所在的电尕镇与若尔盖县热尔乡,隔江相望,距离也仅仅19公里。
去年9月,曾从陇南经迭部自驾走S313到若尔盖降扎乡—红星镇到花湖。当时S313在修路,到处坑洼,大车驶过,灰尘隐天蔽日。此次欲经阿坝境内到郎木寺,走兰磨线到合作,按传统经验也只能硬着头皮走S313“被折磨”。在舟曲巴寨沟景区内的云涧冰泉厂里食堂吃午饭时,听到我们翌日行程打算时,厂长“呵呵”一笑:“我是若尔盖冻列乡的。听我的,降扎那边全程开挖,路太烂,走我的家乡冻列,路平而且风景非常好看,游客不可能知道这条路,只有我们当地人晓得,幸好你们遇到了我……”厂长见我们一脸懵逼的样子,马上拿来笔和纸,画给我们看——
过扎尕那景区后,走S313几公里,看见一座横跨白龙江的公路小桥立即左转,过桥就是冻列乡,然后顺在这条独一无二的乡道,10公里后就到热尔乡,然后翻山越岭30公里,就可直达花湖游客中心!只是,这乡道是单车道,路很窄,偶尔会车有点恼火……
雄阔壮观的岷山一点点消失变身大草原
按照这位厂长的指点,我们驶入了隐匿于岷山、所有导航都没有的这条秘道。这条路绝大部分是水泥路面,部分路段碎石,轿车均能通过,在热尔乡热盖村(乡中心区),路边有警示牌:严禁车辆进入——那个厂长曾提及过看到“严禁车辆进入”警示牌,别心虚,那是“豁”外地车的,可以过(豁,四川话,骗人的意思)。
迭部——若尔高S313(左边)路过扎尕那景区分路口。
S313省道。过了“非洲猪瘟”检查站,就是四川境内。
前面拐弯处不远就是白龙江桥,左拐,进入冻列乡。
从热尔乡热盖村起,几十公里的山路,的确山高谷深,地势陡峭,从海拔2400米谷底一直翻到海拔4200米的开阔草甸,竟把秦岭西部的迭山余脉和岷山北部尾端的山脉一网打尽,到了海拔最高处,再往前走,随着海拔慢慢降低,所有的山从视野中消失,眼前就是广袤无垠的热尔大草原。
若尔盖冻列乡——热尔乡乡道,单行道,会车很困难。
若尔盖热尔乡热盖村,也是热尔乡乡政府所在地。
热尔乡乡道路旁,有很多当地藏民石刻的藏地密码。
乡道路隔离墩上,堆满当地藏民精神寄托的尼玛堆。
热尔乡——若尔盖县乡道车上随手拍。
热尔—若尔盖。岷山最后余脉一瞥(车上随手拍)。
热尔—若尔盖。岷山最后余脉一瞥(车上随手拍)。
热尔—若尔盖。岷山最后余脉形成的峡谷一瞥(车上随手拍)。
热尔—若尔盖。岷山最后余脉形成的峡谷一瞥(车上随手拍)。
自驾这条乡村路之所以销魂,不是像川藏线318国道某段有多么险峻雄奇的大山令人叹为观止,也不是像登高黄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人心旷神怡,甚至因为是单车道不能随意停车拍摄令人激动的风光,而是身体明明在大山中逶迤盘旋,而眼睛看到的却是“更喜岷山千里雪”的背影一点点消失,进而逐步被起伏不断的高山草甸替代,然后过渡到广袤无垠的大草原——这种地形地貌短时间大切换的画风,观感非常奇妙,完全就像观赏3D版的“discovery”风光纪录片!
随着海拔不断升高,岷山最后的余脉,山势逐渐孤峰卓立。
岷山最后余脉,孤峰间经幡飘飘,颇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意境。
岷山与高山草甸结合部,高原牦牛成群出现(车上随手拍)。
岷山与高山草甸结合部,高原牦牛成群出现(车上随手拍)。
从这里开始,岷山逐渐被高山草甸替代……(车上随手拍)
热尔乡—若尔盖县乡道海拔最高处:4200米。
热尔大草原,即四川人习惯称的热尔大坝。热尔,安多藏语中,“热”指一种名为“热”的经,“尔”指部队。因当年吐蕃征服此地时,部队出兵前念了一种名为“热”的经,故此地被吐蕃取名为“热尔”。这里,不仅拥有仅次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全国第二大草场、像花湖一样美丽的许多海子,而且还有数不尽的天鹅、黑颈鹤、丹顶鹤、藏鸳鸯、红嘴鸥、秃鹫、老鹰、旱獭、臭釉、狐狸、野兔……
岷山余脉与若尔盖高山草甸结合部一瞥。
岷山余脉与若尔盖高山草甸结合部一瞥。
岷山余脉与若尔盖高山草甸结合部一瞥。
热尔大坝对我而言,是那种左手摸右手的熟悉。这种无感盖源于早些年在四川省地矿局工作,常从成都经红原经热尔大坝去若尔盖降扎,因为那里曾经驻扎了一支局属探矿队,几十年在那里奋战,为国家勘探某战略矿藏。
岷山余脉与若尔盖高山草甸结合部一瞥。
那时的热尔大坝,非常原始,除了牧民的毡房和牦牛&羊群,没有任何人工痕迹。草原和天空,随便你走到哪里,没有任何参照物,貌似都是复制粘贴,几乎没变化。草原上最独特的,就是有一条90公里笔直的土质公路,貌似连在天边,路上车辆罕见。偶尔有一辆车驶过,尘土飞扬,貌似蒸汽火车头驮着浓烟奔跑,只是烟雾是黄褐色,远远望去,在宁静广袤的草原上,不啻为非常动感的景观。
岷山余脉与若尔盖高山草甸结合部一瞥。
工作之余,常开着车到热尔大坝大小海子(即现在的花湖)以及周边纵横交错的小河里钓鱼。这哪是什么钓鱼——只有钓鱼的动作,没有钓鱼的根本:鱼钩上没有诱饵,鱼竿一甩,鱼钩入水,瞬间鱼竿就传来力量感,鱼竿用力一扬,至少半斤以上的一条鱼就上岸,顾不得抽烟,草帽被风刮掉顾不得捡起来戴上,因为上鱼的速度太快了!小半天,我们三人竟钓了200多斤鱼!除单位上做菜用了一半,剩下的,开肠破肚串在一根铁丝上晾晒,就两天时间,就成为金黄的鱼干……
热尔大草原一瞥。
热尔大草原一瞥。
热尔大草原一瞥。
热尔大草原一瞥。
这次从迭部直接跨过白龙江经冻列翻山越岭到热尔,是第一次看到热尔大草原的B面——阶地与谷地相连,馒头状山丘与谷地相间排列,山丘丘顶浑圆,河流蛇曲发育。巍巍逶迤约500公里的岷山,在阿坝州松潘县岿然矗立着海拔5588米的主峰雪宝顶,在阿坝州茂县屹立着风景秀丽的九顶山,在都江堰更是越众而出国家级AAAAA风景名胜青城山,但在这里,却成为孤立残山和断续陇岗,最后悲壮地与青藏高原广袤谷地挥别,消失于热当大坝以北……
岷山最后的孤立残山和断续陇岗一瞥(车上随手拍)
岷山最后的孤立残山和断续陇岗一瞥(车上随手拍)
岷山最后的孤立残山和断续陇岗一瞥(车上随手拍)
岷山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热当大坝!
热当大坝一瞥。
花湖变脸的速度也忒快了让人惊愕
在若尔盖取道G213兰磨线到合作市,途径若尔盖花湖时,其变化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去年9月底我才去过的花湖,其周边已经完全彻底“沧海桑田”了——花湖旅游区,去年9月前没有“游客中心”,只有G213旁一个略破烂的小房子作为售票处,售票处旁,是一枚仅能停几十辆的停车场,小房子的门口有一栏杆,专人看守,禁止私家车进入,游客只能从栏杆旁进入,坐景区的交通车到5公里外的花湖景区下车,然后围绕栈道步行参观游览;现在,在更远离花湖景区的草原上,建起了偌大的游客中心以及超大停车场;与游客中心毗邻的建筑有两个。一是刚冒出来的若尔盖花湖大千世界——由310顶蒙古包组成的帐篷式酒店群,二是游客集散广场,购物和美食长廊相互交错,很是气派。草原腹地上,脚手架吊车林立,正在建设一个跨G213兰磨线的人行天桥……
刚离开高山草甸进入草原,远远地就看见规模宏大的蒙古包建筑
若尔盖花湖新开张的游客中心一角。
国道G213兰磨线上正在建设中的人行天桥。
上网一查若尔盖官网,原来过去的8个月期间,原本还算宁静的热尔大坝,动静非常之大,焕然一新的花湖景区,今年5月中旬才对游客开放。这个动静就是若尔盖去年10月起启动了花湖申创国家4A级景区工程,花湖旅游等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7910万元。其中四川德阳市援建了1000万,用于游客接待中心、游客集散广场、人行天桥、公共厕所、停车场等设施建设。
国道213线路旁,各种民间藏家乐也建设了不少。
若尔盖大草原,昔日的原始、宁静的氛围已经成为历史……
若尔盖大草原,昔日的原始、宁静的氛围已经成为历史……
花湖属于黄河水系,景区地处平坦状高原,最高海拔3697米,最低海拔3422米。虽然景区变化幅度惊人,但对全国景区游客中心远离景区必须高价坐所谓观光车套路的习惯性抵触,导致兴趣骤减,只在距离花湖上空大约三四公里的公路边,放飞无人机瞄了几眼花湖及其周边。此间能看到热尔大坝上三个相邻的海子,最小的叫错尔干,最大的叫错热哈,花湖是居中的那个。
空中鸟瞰若尔盖花湖。
空中鸟瞰若尔盖花湖。
虽然热尔大坝当日看上去风和日丽,但也没敢让无人机飞太远飞低点看得更真切,因为系统已经警告:风速太大,尽快返航——不敢飞低了,因为害怕被景区发现惹麻烦,你懂得。好吧,美丽的花湖,就此别过!
若尔盖花湖游客中心(右)和花湖大千世界(左)一瞥。
若尔盖花湖大千世界一瞥。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若尔盖草原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勒克儿 发布:2019.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