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访”5g+工业、文旅产值力争破千亿……看局长们透露了什么?

2020-01-06   闽西日报

又到一年“两会专访”

局长们对市民关心的民生、

热点问题一一回应

快来看看局长们是怎么说的?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卢奇祥

亮点一:培育重点工业产业

深化“双培育”工作。在原有“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的政策基础上,将对企业在招商引资、产能扩充等方面给予政策鼓励,完善“一企一策”,通过建链补链强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实施项目攻坚。推动漳平特钢、新兴纺织、国动通信南方基地、常青新能源等一批重中之重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早投产早达产。

完善发展载体。以“一基地多园区”模式,加强金铜、稀土、专用车与应急产业基地建设,完善园区配套标准化的建设,拓展龙净智慧环保产业园、文秀产业园、红梅产业园等园区的建设。


亮点二:推动“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

加快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实施一批“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点建设项目,培育5家以上省级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和1个示范平台,推动2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

加速通信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发挥5G的赋能作用,重点围绕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控制等拓展5G在工业企业的改造应用,并培育一批“5G+工业"的典型应用案例。

加大政策资金的支持力度。将尽快出台我市5G通信网络建设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大信息化投入。鼓励数字化服务商出台优惠让利政策,进一步支持本地企业数字化转型。


亮点三:强化企业服务

企业挂钩帮扶工作。完善千名干部挂钩帮扶千企等制度,深入企业一线,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

政策资金兑现工作。加强政策宣传解读,用好“一站式”惠企政策兑现窗口,指导帮助企业申报政策并及时兑现资金。

企业融资服务工作。完善产融对接机制,定期梳理企业资金需求,举办各类产融对接活动。

企业降本减负工作。落实减税降费的政策措施,清理规范、降低涉企收费,继续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

企业人才培育工作。组织企业家“走出去”,赴省内外知名高校开展学习培训。把专家、学者“请进来”,将办20场的企业管理提升培训,培训企业管理人员1000人以上。


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修洪


亮点一:2020年,力争全市文旅产业突破1000亿元

2019年,预计全市接待游客5500万人次,比增19.4%;旅游总收入574亿元,比增 26.5%,“七景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力争全市文旅产业总收入(产值)突破1000亿元,其中文化产业310亿元,旅游产业690亿元。

抓好政策落实 2020年预计兑现文旅产业发展奖励补助资金3000万元;编制龙岩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及“十四五”文旅康养产业规划。

创新投融资机制 加快推进全域旅游PPP项目(一期)78.6亿元工程包早实施、早落地;策划生成第二批、第三批全域旅游PPP项目,形成项目梯次跟进格局;推动设立文旅产业基金,助力“七景区”投融资工作。

加快文旅项目建设 重点抓好西谷文博小镇、新罗区中心城区红色精品旅游线路、上杭古田5A景区综合提升工程、松毛岭红色旅游景区等文旅重点项目建设。

丰富业态产品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等业态。开发夜间旅游产品,打造中心城区夜景亮点;打造特色民宿、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推动民俗非遗、演艺活动进景区常态化演出,促进“过路游”转向“过夜游”。

打响“红色古田•养生龙岩”品牌 组织第二届龙岩市文旅产业发展大会;加大线上线下推广力度,开展“月月有活动,季季都精彩”七景区系列活动;加强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合作;大力推广龙岩“七景区”精华之旅、百里红色朝圣之旅等七条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加快永定区、连城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长汀红色旧址群、连城冠豸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品牌创建工作。

优化旅游服务环境 开展“放心游龙岩”活动,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执法;对A级景区、星级酒店进行动态管理,健全退出机制;倡导文明旅游,营造文明旅游环境,使文明旅游体现在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


亮点二:提升高质量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

2020年,市文旅局将以提升高质量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为重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完善文化基础配套 建设完善中心城区博物馆、艺术馆、汉剧传习中心、艺校等文化基础设施;推进趣读吧、乡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管制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提升旅游公共服务 2020年新建、改建旅游厕所115座,解决旅游厕所少、旅游厕所脏的问题;新建长汀县旅游集散中心,实现县级旅游集散中心全覆盖;加快推进“一机游龙岩”智慧旅游平台建设。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推进客家文化(闽西)生态实验保护区建设;深入挖掘闽西特色文化,锤炼、打造《伯公灯》《羊角花》《松毛岭战役》《绝密使命》等文艺影视力作;持续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龙津大家唱、百姓大舞台”“周周有戏”“十大群文活动等文化惠民工程。

(闽西日报记者 梁熙 刘菲菲/文 陈律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