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拉面起源于中国,如今已经成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大众面食之一。
近日,日本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住所周围拉面店多,民众中风死亡率较高。看似不相关的两件事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作为霸占“中国十大死因”榜首的疾病,中风就在我们身边。
马路边缓慢行走的老人,一侧肢体无力地拖拽;不管怎么努力还是言语不畅、表达不清;一侧面瘫、口角流涎……这些都是中风患者。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邀请专家, 教你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有效预防中风。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王拥军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教授 赵静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附属医院麻醉和重症治疗科、教授 刘仁玉
拉面店越多,中风死亡率越高
近日,日本栃木县自治医科大学医学院针对拉面与中风死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研究团队对日本国内的4类餐馆(拉面店、快餐店、法国/意大利餐厅、乌冬面/荞麦面店)进行了店铺位置和数量统计,并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国民卫生动向》报告,收集了各都道府县民众的中风死亡率数据。
分析结果显示,拉面店数量越多的居住区,民众的中风死亡率越高。研究结论刊登在英国营养学专业杂志期刊上。
为什么吃拉面多容易中风?
日本拉面讲究浓汤,可以说“不咸不香”。
日本《朝日新闻》报道称,因拉面含盐量很高,其本身还含有高麸质和糖分,汤底则有大量味精及饱和脂肪,几乎是“死亡组合”。
高温、高盐、高碳水化合物容易导致高血压、中风并发心肌梗塞,甚至增加罹患认知障碍症的风险。
研究报告建议日本民众适当食用拉面,最好减少盐分和糖分的摄取,并多吃蔬菜和水果。
中风: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
2019年6月,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重磅论文,分析了1990~2017年近30年间,中国34个省份(包括港澳台)居民的死亡原因,并从282类致死原因中,找出了2017年中国人的十大死因。
通过数据可以看到,不管排名如何变化,在影响国人寿命最常见的病因中,中风一直稳稳地霸榜。比起让大家闻风丧胆的癌症,中风才是中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为185~219/10万(人),患病率为719~745.6/10万(人),死亡率为116~141.8/10万(人)。
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上升,一般45岁以上明显增加,65岁以上人群增长最明显,75岁以上发病率是45~54岁的5~8倍。
预防中风,控好危险因素
预防中风要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九成中风由危险因素所致。消除危险因素,就能有效降低中风风险。
1 少吃盐
盐吃得太多会使血压升高,而高血压是脑卒中的第一风险因素。控制好血压是降低全球中风负担的重要靶标。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6克(不超过一个啤酒瓶盖)。
除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也是脑卒中的风险因素。
少吃油多、盐多、糖多的饭菜,每天吃够一斤蔬菜、半斤水果,并尽量选择不同种类、不同颜色的。
适量多吃鱼类、蛋类,这些食物能提供欧米伽3脂肪酸、多种氨基酸等,促进神经递质形成。
减少反式脂肪酸(常见于植物性奶油、马铃薯片、沙拉酱、饼干、薯条等食物)摄入。
2 每周锻炼3~5次
缺乏体力活动是中青年中风的重要原因,不管是哪个年龄层的人,都应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每周锻炼3~5次、每次至少30分钟,慢跑、游泳、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3 坚决戒烟戒酒
血管内有一层薄薄的保护膜,吸烟会造成保护膜损伤,导致血管壁堆积废物而被堵,容易破裂、出血。
另外,没有所谓的安全饮酒量,尽量做到滴酒不沾。
4 心态平和
突然的情绪激动可能使血压骤然升高,增加脑血管破裂风险。
性格比较急躁的人一定要改一改,对很多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事事较真。遇事不怒、心胸开阔非常重要。
5 房颤及时治疗
临床数据显示,每6个中风的人,就有1个是房颤患者。
房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评判中风危险因素,如果结果显示有中风风险,无论有无症状,一定要每天坚持服用抗凝血药,不可随意停药。
“120法则”快速识别中风
鉴于国内严重的中风形势和科普不足的现状,刘仁玉和赵静在《柳叶刀》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引发广泛关注,他们共同首创了适用于中国的“120”中风识别三步法:
1 看1张脸
由于脑神经控制脸部肌肉,中风刚开始时,神经受损,影响肌肉功能,90%以上的病人会有口角歪斜、脸不对称的表现。
2 查2只胳膊
中风一般只累及两个脑半球中的一个,因此,患者会突然出现一侧的肢体力弱、麻木,当平行举起两只胳膊时,其中一侧会下垂。
0 0(聆)听语言
脑供血不足时,支配舌头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
以上三种情况出现任何一种,无论轻重,都应马上拨打“120”。应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精神紧张。
在急救车到来之前,患者应平躺或侧卧,头部歪向一边,避免呕吐物堵住呼吸道,不要随便吃药,更不要运动锻炼,应安静等待救援。
本期编辑:刘云𪻐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朋友圈。
“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
业务合作:010-65363765
内容合作:010-65363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