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底张乡磨头村张氏祖茔—南茔的传说

2019-08-29   洛宁城事

磨头村张氏祖茔—南茔的传说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 张泽武 张文林撰文

磨头村大门楼张氏支派的张氏祖茔——南茔,位于磨头村东南半坡,张氏后裔亦称南坟。南坟占地面积10余亩,坐南向北,坐落在旗山东麓半坡坪上,面对鳌山岭,地势比较开阔。张氏祖茔南茔,头枕笔架山,脚磴鳌山岭。

笔架山在旗山嘴东边一里许。笔架山的中脉自上而下缓缓延伸在南茔前结一穴地,为一相对地势较为平坦的坪,张氏祖茔南茔坐落于此。张氏祖茔——南茔有案台,东西两道山沟相交之处形成一个案台,即明堂。南茔左为青龙,右为白虎。

张氏祖茔—南茔,地理形势为:左侧(西侧)由旗山的旗尖部向东北部延伸形成左青龙护煞,环抱于左;右侧(东侧)为凤凰展翅,旗山嘴东面2里许有山神庙坡嘴,山神庙坡嘴下的山神庙坡,地处东沟西侧,其形势为凤凰展翅,山脉自东南向西北方向延伸,形成右白虎护煞,环抱于右。张氏祖茔前有五株青翠欲滴的翠柏拱护。从远方遥望张氏祖茔,四周的地势都朝向张氏祖茔,形成拱卫环抱之势。眺望张氏祖茔其地形势犹如一顶官轿,张氏祖茔就坐落在形如官轿的中心位置。张氏祖茔东西两侧各有一道南北方向的山沟,迄北而去,恰似两根轿杆抬着桥子下山。世人常称张氏祖茔为“官轿宝地”,风水极佳,人才辈出,能出官宦,官运亨通,青云直上。关于张氏祖茔—南茔有一个传说,自古以来流传于今。

相传在清朝嘉庆初年,有一南蛮子,北方人称“南方阴阳先生”,叫“南蛮子”。有一天,南蛮子从张氏祖茔—南茔路过,发现这里山势雄峻,山环水抱,地形独好,形势颇佳,是绝佳上好茔地。当他发现这里的好茔地,已被人占用了,长叹了一口气。没有想到小小永宁县地处偏僻险远,竟有如此这等好茔地,必有奇珍异宝镇茔,当他爬上旗山山顶制高点,详细查看四周的地势,经过反复观察后,依然没有发现宝物所在,大为懊恼,可是他仍然不甘心。后来他利用夜晚三更时分,多次到张家南茔查看,每到子夜三更时分,张家南茔夜晚就开始放出金色的光芒,经过长期反复观察验证后确认,原来这里有一颗夜明珠,就在张家南茔的结穴处。可是每当他开始在张家南茔盗挖夜明珠时,夜明珠就顿时失去光芒,不放光了。连挖数次,一无所获。

后来“南蛮子”经高人指点,想了一个绝招。必须采取办法先把张家南茔的坟脉地气给堵死,这样就能够确保他顺利盗取夜明珠。于是他开始制定周密计划,准备盗取夜明珠。

一天,“南蛮子”以为人看风水为名,走村串乡,当他向当地人打听后,才知道这穴好茔地被磨头张家人占用了。当他听说张家家业兴旺,辈辈出官宦,应验了他的判断,便心怀不满,心生怨恨。南蛮子便心生毒计,一心要破坏张家祖茔的风水,以便他盗取宝珠“夜明珠”。

于是南蛮子来到磨头村,打探虚实,以便借机下手。他一面帮村民看相,预测吉凶,一面打听张家的底细,留意张家人的举动,以便采取行动。中午时分,他来到张家门口,有意向主人讨吉祥,招揽生意,恰逢主人外出。管家张有出门接应南蛮子。南蛮子说:“我云游四海,今天路过张府宝地,正值午时,特向贵府老爷讨口饭吃。”管家张有看是“南蛮子”,知道这种人最惹不起,便对“南蛮子”说:“张家主人一向以积仁行义,好善乐施,对过路人行方便,施茶舍饭也是寻常之事。今天先生光临寒舍,也是张家的荣幸,能为先生准备茶饭,也是理所应当,只恐招待不周,反倒慢待了先生,让我家主人知道了,必要怪罪于我,老先生快快有请。”于是将“南蛮子”迎进张家客厅,亲自安排下人,为“南蛮子”准备午饭,让“南蛮子”在客厅稍做等待,管家亲自为“南蛮子”上茶后,二人畅谈片刻。张管家以礼相待,盛情招待。“南蛮子”酒足饭饱后,与管家闲谈,说:“受人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今天受到张府盛情款待,理当为张家做点事情,方才不负张家的一片盛情。”管家张有说:“主人今日不在,我也不知道该让你为张家做点什么事情。”“南蛮子”说:“我别无所长,只会为人看茔地。不行我为张家主人看一穴好茔地,以此来报答张家主人。”管家张有说:“我们张家世代积德行善,要人有人,要财有财,有进士,有举人,家兴业旺,这都是张家的坟地好啊!”“南蛮子”故意问:“我智识短浅,不知张府的祖茔在什么地方?愿闻其详。”管家张有说:“张家祖茔—南茔就在村东南旗山之下,张家南茔东有官帽岭,南有笔架山,左有旗帜,右有战鼓,出文臣,出将军,那可是千古难找、千年难遇的宝地。有这等好坟地,可保张家辈辈出高官,长享富贵荣华。”“南蛮子”话锋一转说:“我去年经过贵地,查看过旗山下的茔地,是有这么一穴宝地,可惜被人占用,当初不知是那家主人。不曾想到,原来是张府老爷,有如此德望,有这等造化和福气,福德无疆!”稍停片刻,“南蛮子”不急不缓地说:“张家坟是千古难寻的宝地,此坟是一个官轿形状的宝地,可保张家代代出进士举人,辈辈出高官,官宦众多,人财两旺,保子孙有享不尽的富贵荣华。张家坟能出三斗六升芝麻官。不过,张氏祖茔也有致命缺陷,还不够完美!张家人要想长保富贵,必须再想办法,把祖茔稍作修补,张家后人才能大有所作为。”

管家张有一听,张家南茔还有致命缺陷,还需要采取补救措施,才能有转机,才会锦上添花,长保富贵荣华。此事关系张氏家族的命脉,事关张家的命运和兴衰存亡,为了张家子孙,即使花再大的代价也值得。张管家就虚心请教询问南蛮子有什么好办法,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补救张家坟完好无虞,可以长保张家子孙富贵荣华。

南蛮子故做高深,故弄玄虚,卖弄关子,说:“张家坟形势虽好,但轿门没关,地气外泄,不能出宰相之才!张家人才受限,事业上难有大的作为。”

管家张有再要追问,南蛮子欲言又止。管家张有一再追问不休,许久,南蛮子才说:“天机不可泄露,我只能对你家主人讲,请你转告你家主人,三天后,我再来拜访你家主人,我有妙计可保你们张家辈辈出高官,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请你家主人准备好百两纹银,准备好好酬谢我吧。”

三日后,张家主人张才在家恭候,南蛮子如约来到磨头村。一番寒暄之后,张家主人张才以丰盛酒宴款待,席间,张家主人张才与南蛮子一番高谈阔论之后,切入正题。当张家主人张才询问张家坟地之事时,南蛮子沉默一会,才说:“我云游四方,路过贵庄,前天受到张家款待,今日我造访贵府是为了报答张家,才专程来此。”张家主人张才一再答谢说:“只要先生能把张家坟缺陷治好,长保张家富贵,百两纹银酬金,不在话下。我怎么会辜负先生一番好意。只要先生办法好,我张家一定用两百两纹银来酬谢先生。”南蛮子看张家主人张才上了心,便因势利导,趁热打铁,说:“你们只需要在张家祖茔坡下两沟交叉处筑一道高堰,以此封闭轿门,张家祖坟才能藏风聚气,地气才能转气得力,这样才能确保张家辈辈出高官,张家子孙长享荣华富贵。”于是,张家主人张才厚赏南蛮子百两纹银,以此回报南蛮子指点迷津,以报其恩,南蛮子再三致谢而去。

第二天,张家主人张才便安排族人在张家坟东边,张氏祖坟之下两道沟交汇处开始修筑高堰,前后历时三月之久,终于修起一道长百米许,高6米许的地堰,用来封闭轿门,以此保护张家坟的风水,后人都称那道高堰为“高堰地”。

谁料想天不遂人愿,不曾想到,这道高堰修筑好之后,远在洛河北岸张家祖茔应山的鳌山岭,发出雷鸣般巨响,响声七天七夜持续不绝。

万事俱备,时机成熟,于是南蛮子便开始再次实施盗取“夜明珠”计划。每当他在子夜三更时分看到“夜明珠”放光时,就开始盗挖,可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总也不见“夜明珠”的踪影。后来他又上到旗山顶上反复观察后,才豁然开朗,恍然大悟,原来张家坟的“夜明珠”只会放光,是反光,其实夜明珠原本就不在这里,夜明珠原来就在洛河北岸,那里是张家祖茔的迎(应)山——鳌山岭,这鳌山岭的夜明珠才是张家祖茔镇茔之宝,是张家祖茔的命脉所在。于是南蛮子就来到洛河北岸,寻找到鳌山岭,顺利地盗挖了“夜明珠”。

自从张家祖茔的迎山——鳌山岭“夜明珠”被盗后,不久鳌山岭山体滑坡塌陷形成了一个大山坑,如今人们仍称其地为“行山坑”。洛宁人称“山体滑坡塌陷为山行了”,故称“行山坑”,意为山体滑坡塌陷形成的坑。“行山坑”就在洛河北岸的小街村西北。鳌山岭就在洛河北岸的小街村北塬,因其塬形如鳌,故名“鳌山岭”。鳌山岭就是与旗山南北相对应的迎山,就是张家坟的迎山。张家祖茔南枕旗山,脚磴迎山“鳌山岭”。

传说张家祖茔这道高堰修筑好之后,张家祖茔这顶官轿的轿门被完全堵死。如同人在轿里,进不去,出不来,成了死地,张家祖茔的地气给完全堵死了。张家祖茔镇茔之宝“夜明珠”被盗挖,张家祖茔的迎山——鳌山岭山体滑坡塌陷,地气泄尽,风水完全被破坏,张家祖茔变成了一个死穴,从此张家人横祸接踵而至。

张家人本想办好事,让张氏子孙长享富贵。那曾想,张家人贪心不足蛇吞象,为那一点贪念和私心,弄巧成拙,反倒由此弄坏了张氏祖坟的风水,把张家人置于死地,从此张家厄运连连,灾祸不断,一蹶不振。

张氏家族在此之前,庠生、太学生、进士、举人,接连不断,家运亨通。自从张家祖坟风水被破坏后,从此开始,张家人先是在嘉庆十二年,进士张际庚的大哥,张家的顶梁柱家主张天祝撒手人寰。不久又在道光八年张际庚的二哥张天祝夫妇先后英年早逝,紧接着张际庚在道光十一年准备上任知县前夕,也是无疾而终。......

更为巧合的是,张家进士张际庚所著《劝家十要》一书进呈朝廷后,受到朝廷赏识,皇帝派钦差来传圣旨,迎接进士上任,钦差到磨头时,进士张际庚刚刚离世,享年五十有五,朝廷为追念张际庚之才,这才赏赐磨头张族两顶“铁秀才”帽子世代相传。

磨头张家连遭横祸,只为轻信那南蛮子的诳语。正所谓:“命里该有跑不掉,命里无时跑烂鞋!功名富贵本难求,轻信南蛮子遭祸殃。”这时人们才想起那南蛮子,准备找他算账,可是那南蛮子早已逃之夭夭,无踪可寻。张族合族老幼都长吁短叹,追悔莫及,懊恼不已,可是无论怎么做,也都于事无补,空留遗恨于后世。

以上这都是张家先人传说而已,也许都是封建信,不可全信。权当是闲话,茶余饭后的闲谈,不必当真。不过张家祖茔对面,磨头南有旗山,洛河北岸小街村北原的“鳌山岭”、“行山坑”确实有之,这些山川地理,是否影响到张家祖坟的风水,张家祖坟的风水是否被破坏了,这些是否影响到张家人的命运,而这一切都尚未可知。张家南茔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