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华为坚决不造车”三年决议失效还有不到8个月的时间,华为造车的信号似乎越来越多了。
继2月初曝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将独掌智能车业务之后,情人节这天一张海报又引出了华为和赛力斯分手的传闻。
一天之后,华为与江淮合作打造高端智能电动车的项目出现在了中建集团的官网新闻中。
华为造车,似乎已是箭在弦上。
智选车胜出
2月初,有媒体爆料称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OO、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王军已被停职,原因就是与车企合作的“HI”模式效果不佳,被余承东负责的智选车模式PK掉了。
从销量上看,“HI”模式下长安阿维塔和北汽极狐确实比不过智选车模式的问界。
2022年极狐交付量11895辆,阿维塔11不到两个月交付量2千辆,而问界整个2022年交付量达到了7.5万辆。
在研发层面,HI模式是由车企和华为联合开发,而智选车模式则更像华为的一言堂。结果就是智选车模式下推出的产品“含华量”更高,还能放在华为全国上千家门店销售。
此前已经有知情人士透露,华为智选车旗下的车未来都会统一以AITO作为品牌,并且会通过华为的渠道进行销售。
每日汽车电讯也与华为内部人士进行了求证,对方证实了华为将扩大智选车的版图,“去问界”化,今后的宣传口径更过的使用“华为智选”,而不是宣传具体品牌。
AITO不等于问界,AITO的官方账号一直是“AITO汽车”而非“问界汽车”,似乎就是埋下了伏笔。
赛力斯不再是唯一
华为要扩大智选车的版图,在赛力斯之外北汽、奇瑞和江淮都是新伙伴。虽然官方不予置评,不过地方政府已经迫不及待宣布能够引来华为这只金凤凰的消息。
今年1月,合肥日报就报道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爱华与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就共同推动华为终端与江淮汽车、肥西县合作项目进展一事深入商谈”的消息。
2月16日,据中建集团消息,中建六局联合体近日中标了安徽肥西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EPC项目,中标额约15.44亿元。
公告称,该项目是合肥市重点工程,建成后将用于华为与江汽集团在合肥共同开发新一代高端智能电动汽车。
对江淮汽车来说,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不景气,让失不失去灵魂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重要。目前江淮乘用车中在售的电动汽车少得可怜,销量主要来自思皓,而思皓是江淮与大众的合资品牌。
能够加入华为智选车的阵营,像问界那样火爆,即便代价是沦为代工厂似乎也值了。
更多车企加入智选车,也让赛力斯与华为的关系失去了唯一性,甚至出现了华为要与赛力斯分手的传闻。
事情的起因是在AITO官方2月10日发布的海报中,右上角的logo已经从“AITO”换成了“HUAWEI”。对此华为回应,这一举措仅为突出华为长期深度赋能,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没有变化。
华为自然不会抛弃赛力斯,只是接下来叫AITO的也不止有问界了,这一点赛力斯一开始就是清楚的。
2022年9月华为面向终端主要零售商合作伙伴的KA峰会上,余承东已经表态了,2024年华为要出售售价100万的车,到时候店里能卖的车加起来能达到12-13款,所以“大家要敢于开1000平以上的大店,不然根本放不下。”
这十几款车肯定不可能都来自赛力斯,江淮、奇瑞、北汽都会贡献一份力量。
当然,对华为智选车来说,摊子铺得太大也有挑战,比如如何做出产品区隔,如何做好差异化,对用户来说,今后售后到底是找华为还是找赛力斯、江淮……这些都是非常考验管理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