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潇湘晨报报道,9月23日,安徽合肥一名网约车司机在网络上反映,近日合肥市交通运输局一名女性工作人员乘坐其车辆,下车地点为合肥市交通运输从业资格考试中心,对方在快下车时亮证后要求检查其“两证”,他质疑对方便装和单人执法拒绝配合,之后其网约车账号被封禁。这名司机质疑对方“公报私仇”,随后来到对方工作单位理论。
是不是“公报私仇”,我们暂且不说,至少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这次执法存在着明显的程序瑕疵。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执法机关在执法时,必须按照正规执法流程,比如主动出示执法证件,身着制服,且至少两名执法人员在场。司机随后在网络上公布了自己持有的运营网约车所有合法证件,只是觉得对方执法不合法,所以未配合。可以说,网约车司机的做法并无不当,且有理有据。
网传视频显示,这名司机之后来到女子所在单位反映情况,并和涉事女子理论其执法问题,这名女子称“我不是执法,我只是作为一个乘客……”。争执过程中,女子称对方“胆子还不小”。
不得不说,女子的辩解令人“大开眼界”。不是执法,为什么要亮证?普通乘客可以随随便便亮出证件吗?对此,有网友分析,当时女子可能因为司机的服务问题与其发生了纠纷,开始是想以普通乘客的身份与对方理论,但发现对方“不识相”,只好亮出执法人员身份以势压人。
细细品味这句“胆子还不小”,也是意味深长。它既有语气上的傲慢,也有态度上的压迫感,更是对对方身份的一种蔑视。不知道她所谓的“胆子还不小”,指的是司机没有按照她的要求,在事发时乖乖交上“两证”,还是事发后竟敢来到工作单位向其讨说法,从目前的情况看,大概率指的是后者。这不禁让人困惑,配合执法人员的执法工作是公民义务,但如果执法活动本身不规范,公民也有权质疑和申诉,这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正当权益,跟胆子大小有什么关系?
在我看来,“胆子还不小”的不是司机,而是这名公职人员。事实上,这名女子不仅存在执法不规范的问题,甚至不具备执法资格。据了解,合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系当地负责网约车监管的执法单位,但该支队工作人员表示,涉事女子并非该支队工作人员,而是合肥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理论上并没有资格执法。
从单位名称看,女子所在的交通运输局与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同属一个系统,但职责分工明确,并非所有部门和人员都有执法权。明明没有执法资格,却公然亮出执法证件,即便算不上冒充执法人员,也属于严重的权力滥用。
此事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一没有执法权限,二在执法过程中不符合执法流程。按理来说,如果是一时冲动,说清楚就完事,为何要封禁司机的网约车账号?
报道中,执法支队的工作人员两次提到,该名女子“理论上并没有资格执法”。为何称“理论上并没有资格执法”,令人费解。到底有还是没有?又或者是明文规定上没有,但实际操作是有的?这些问题必须搞清楚,不能敷衍了事。因为执法活动必须公开透明,才能保证执法的公平公正。这里的公开透明,不仅指执法过程,还包括执法权限的清晰明了。唯有如此,才能让被执法对象的切身利益不被权力滥用所侵害。
执法文明,建立在执法规范之上。网约车违规运营要查,但更要警惕执法人员借执法之名泄私愤,搞打击报复。开网约车不仅是一份工作,可能还是一家人的生活来源,一言不合就封号,究竟是哪一股力量在发挥作用,需要一个答案。
开屏新闻首席评论员 吴龙贵
责任编辑 吕世成 陈洁
责任校对 罗秋旭
主编 熊波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