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降薪”?如果失去工人,我国制造业的未来又该靠谁撑起?

2022-05-15     胖鹅撩剧

原标题:还要“降薪”?如果失去工人,我国制造业的未来又该靠谁撑起?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制造业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贡献,制造业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产业之一。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制造业在近30年的发展充分利用了人力、物力、土地等资源,低成本的人工和充足的场地使中国快速扩张为在世界上的制造大国。

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生产要素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直以来我国的制造业都是以廉价的劳动力作为最主要的优势,制造业的水平还处于中上等的水平,虽然和小国家相比优势仍在,但是与发达国家对比依然有很大差距。

制造业的快速的发展随之带来的也是很多的弊端,我国制造业的生产仍然是低层次产品,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虽然已经成为了第一贸易国,但是自主研发的品牌仍然影响力不足。由于一直制造低端的产品,这也导致国内产品趋同化,为了争取更多的国外订单打价格战,久而久之整个行业的利润都被减缩。

国外竞争的同时国内竞争也没有停止,很多工厂出现产品过剩的现象,玻璃、风电设备、服装等产业都不容乐观。还有更多的工厂为了能够争取订单,将产品的质量大打折扣,最后导致流失客户且工厂口碑越来越不好,由此引来降薪、裁员等一系列的问题。

近年来收到疫情的不断影响,我国的制造业受到冲击,以前只是技术不够先进,现在因为疫情没有利润的原因,为了节省开支裁员和降薪。工厂接到的订单数量有限甚至减少,不少工厂因此破产,企业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自然没有利润可言。

疫情的影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各大企业为了能够存活下去在争取订单的时候将报价压低,这也导致利润缩减。工厂本来就已经没有什么制造利润,原材料价格又不断的上升,很多工厂面临亏损,只能减少人工成本,裁员和降薪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必须要思考的是未来的自己造业要怎样发展,制造业受到这样的冲击很多人也不会将制造业作为工作首选。制造业工厂将面临的是招聘不到人的问题,劳动力都没有对于工厂而言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想要有改变制造业的现状必然要进行转型。

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连最基本的工作都无法完成,更不用说创新和转型,所以当务之急是创新和转型才能解决工厂倒闭的问题。很多工厂为了解决用人不足的问题,使用大量资金引入人工智能这样就代替了大部分劳动力。

但是仅仅依靠机器人远远不能够代替人工的高技术含量工作,机器人完成的都是简单以及固化的工作,想要创新和进步依然需要人力完成。任何工厂的当务之急都是要把目光放在产品的质量上,一味降薪是不可取的办法。

每年毕业的大学毕业生不计其数,成千上万的优秀应届生涌入市场,但是这样经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却并不愿意进入工厂工作。有很多的大学生长期都找不合适的工作在家待业,有很多则是选择继续提高学历考研或者出国深造,但是他们并非真的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自己心仪的。

在很多年轻人的眼里只有类似公务员、医生、教师等职业才是最佳工作的选择,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更不愿意将就,可是就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导致很多啃老的年轻人出现。缺乏自我的认知能力,年轻人不愿意进厂工作,也导致了工厂用工难的问题。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制造业的劳动时间不断增加,但是给工人的工资却不涨,导致很多的人离职回家创业或者选择送外卖送快递,这也是大多数在工厂工作的缩影。伴随着人口优势的不断减少,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转型,否则将会陷入困境之中。

行业出现严重的“降薪”,导致很多的工人不愿意继续将就,这背后原因归根结底是产品质量不够硬,缺乏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制造业的内卷现象严重,可是又有多少的工厂在认真研究产品,这一点是值得深思的。

结语

企业想要留住更多的员工和人才,就必须在工作的福利和待遇上更好。任何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要公平公正,否则有哪一个员工愿意留下呢?对于制造业“降薪”的这一现象,你是怎么看的?

今日话题:还要“降薪”?如果失去工人,我国制造业的未来又该靠谁撑起?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ed749577ff45950a2658c57f35dc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