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讲读之一百八十八|各安其所

2023-12-24     微量城市看看看

原标题:老子讲读之一百八十八|各安其所

文 = 韩广岳

第八十章 老子的理想国

【原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让未来回到过去,让心灵回归纯朴与宁静,让人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让人们总是时刻感觉到,自己吃的饭菜是最甜美的最好的、自己穿的衣服是最漂亮的、自己住的居所是最安逸的、自己这样子的活法是最快乐幸福的。这就是老子的理想国想要的结果。

这一章节的内容,常常被人们拿来当作证明老子愚民的又一证据与口实。其食未必甘美、其服未必漂亮、其居未必安逸、其俗未必乐适,可老子竟然让人甘之、美之、安之、乐之,这不是愚弄人民又是什么?

老子已长逝几千年,他已经不可能起得身来、张得口来与你辩论、为自己辩护了。在这里,我倒想替他老人家弱弱地问你几个问题:

你说什么东西好吃?是泰人的咖喱饭?还是重庆的红油锅?是广东的烧地鼠?还是东北的炖大鹅?三明治还是肉夹馍?

你说什么东西好喝?茶还是咖啡?龙井还是肉桂?可乐还是王老吉?啤酒还是威士忌?

你说什么衣服好看?西服还是中山装?日本的和服还是朝鲜的契玛?旗袍还是超短裙?牛仔裤还是基尔特?

你说什么居处安逸?高山还是海岛?城市还是乡村?乌篷船舱还是吊角楼?海边别墅还是山里木屋?

你说什么习俗可以让人乐适?凿齿还是雕题?一妻多夫还是一夫多妻?斗牛还是斗鸡?走婚还是嫁娶?

类似的问题可以不计其数,但是我相信,对其中的任何一个问题,谁都不可能给出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答案可以适用于所有的人。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幸福是一种感觉,世界各地的人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大家都觉得自己过的不错、过的很幸福又有什么不好?非要让跳草裙舞的民族喜欢跳探戈,非要让爱吃汉堡的人喜欢吃咖喱饭,非要让戴面纱的人喜欢穿比基尼,这样做有意思有意义吗?

我们有理由相信,世界各地的人们各安其所,便会世界大同,天下太平。

各地的人们甘其甘、美其美、安其安、乐其乐,幸福着自己的幸福,也就不需要相互羡慕与攀比,东施也就不需要去学西施,燕人也就不必要邯郸学步,各安其所,各得其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又有什么不好呢?

对于老子所说的“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我们既可以看作是各安其所的结果,也可以看作是实现老子各安其所的理想国的措施与路径。

《道德经》第三章就讲过,“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自然就可以避免了人们的欲望的追求、内心的混乱。各安其所,处处都是伊甸园,自有一番宁静与祥和。东学西比,处处都是潘多拉,常常难免灾难与混乱。没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也就不会有美洲几千年文明的消亡。没有五口通商,也就没有鸦片和淋病的传播。

这是老子的理想,但是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否则他也不会骑青牛出关,正因为不可能实现,也才可称之为理想。

小国寡民的思想,在不少人看来是可笑的,但正如老子他本人所说,不笑不足以为道也。老子理想的实现,需要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的假设,那就是整个人类都要这样认识、这样想、这样做。只要人类里面出现一个背叛大道的犹大,就会打破整个人类世界的宁静,老子的理想就永远难以实现。由此看来,老子的理想,也就或许只能永远成为一种理想。

但是我们要认识到,老子的理想不能实现,并不仅仅是老子的悲哀,而或许可以看作是整个人类的悲哀。

关于作者

韩广岳,笔名空空道长,公开发表散文、杂文、学术论文若干篇,所著《周易易读》一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我想,很多时候,并不是不愿分享,而是遇不到合适的人。

在留言区,你总能发现,你那些古怪的念头,有人瞬间就能和你共鸣;

生活中的小确幸、小美好,也有人和你一样在感受着。”

今天这篇推文是否给您带来些许感触与收获,让我们借着一个话题,聚集在小小的评论区吧!

我们将在留言去挑选若干名最走心的读者,送上一份神秘礼物哦!(一至八批名单已公布,请获奖的读者尽快私信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欢迎进入特别商城订阅

来 源:韩广岳

编 发:苏卓琳 欧阳蔚

审 核:陈剑

出 品:特别关注融媒体中心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e7bbdd7478052f781bf9717ba2061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