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不爱运动,却最长寿,百岁老人患癌率极低,原因值得学习

2024-01-16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原标题:日本人不爱运动,却最长寿,百岁老人患癌率极低,原因值得学习

据2020年世卫组织数据,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3岁,而日本人均预期寿命高达84.6岁,位列全球第一。

不少人都好奇,都说“生命在于运动”,日本人这么长寿肯定和运动有关吧?但答案却出乎意料。

一、《柳叶刀》:全球不爱运动的国家,日本排11名

长寿的日本人似乎并不爱运动。2018年《柳叶刀·全球健康》进行的一项关于“全球最不爱运动的国家”的调查显示,日本位列第十一位。分析发现,超过60%的日本人参与运动的积极度低于平均水平,即仅有40%的人积极参与身体锻炼。

而与之相反的的是,截至22年9月,日本百岁以上老人的数量已经实现连续52年增长,不断刷新着历史记录。

而另一数据显示,日本《每日新闻》曾发表过一篇百岁老人患癌率的报道,调查了300名百岁老人,患癌率不到10%,比成年人患癌率都低很多。虽然样本比较局限,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日本老人的健康状况。

作为知名的“长寿之乡”,日本人不爱运动为什么还能长寿,靠的是什么?

二、日本人长寿的秘诀,藏在饮食习惯中

一篇发表于《欧洲营养杂志》的研究中,调查人员分析了9.2万名日本人的饮食数据,发现他们的饮食习惯与其他国家存在显著差异,有6个特点。

1.吃得“少”

调查显示,日本人的平均每日热量摄入为2719卡,低于我国的2981卡。虽然差距看似不大,但长期积累下来却可能产生显著影响。较低的热量摄入减轻了消化器官的负担,降低了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吃得“鲜”

日本料理被称为“水料理”,普遍采用少油、少盐、少调味的烹饪方式,强调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相较之下,我国烹饪中的爆炒、炸煎、烤制等方式容易破坏食物的营养,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

3.吃得“白”

由于日本是岛国,紧邻海洋,相比红肉,海鲜更为常见于他们的餐桌上,特别是深海鱼类。统计数据显示,日本人每年人均鱼类消费量高达100多公斤,超过了大米的食用量。

深海鱼富含丰富的ω-3脂肪酸、维生素D、核黄素、钙、锌、铁等营养元素,这些成分早已被证明对健康有益。

4.常吃豆制品

数据统计显示,日本人每日大豆消耗量在全球排名首位,约为28克左右。而且,他们不仅限于食用豆腐,更倾向于传统的大豆发酵食品,如味噌、纳豆等。

大豆蛋白已被证明对降低心脏病风险因素产生积极影响,包括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5.常吃海藻类

日本人几乎每天都会食用海带、海苔、裙带菜、紫菜等海藻类食物,这些都是低热量、高营养的海洋食品。

海藻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包括碘、锌、镁、钙、钾等数十种微量元素,同时富含食物纤维。这些成分对人体免疫系统和心脏健康有益,同时在抵御高血压和糖尿病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6.爱喝抹茶

相较于直接饮用茶叶,日本人更偏爱抹茶,即将新芽的茶叶蒸制后晾干,再碾磨成粉状。抹茶属于绿茶的一种,因此具有绿茶的健康益处。

由于摄入的是整个叶子的粉末,抹茶在某些物质(如咖啡因和抗氧化剂)的含量甚至高于绿茶。

尽管日本人整体运动积极度较低,但其均衡、多样的饮食结构可能是他们长寿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长寿秘诀:三好四不要,健康到老

越来愈多人追求养生,而长寿可以说是养生的终极追求。不少人认为,人活多久,基因里就已经决定了,怎么过活并不重要。

中国老年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百岁老人的长寿原因中,遗传基因仅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改善占8%,气候条件占7%。而剩余的60%则主要取决于老人自身,其中以心态为最为重要。

所以说,虽然基因很重要,但相对于生活习性,又没那么重要。除了饮食,想要健健康康到老,做到“三好四不要”。

1.心态好

心态良好的人更有可能享有长寿。有一句俗语说得好:“情绪不好,所有养生都是徒劳”。许多疾病与各种不良精神因素的刺激有关,这些刺激会影响机体的生化代谢,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2.身材好

常言道,“一胖百病生”,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陈伟指出,肥胖的危害是全方位且持续的,从儿童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生命的尽头。

肥胖可能对全身几乎所有器官系统造成影响,包括但不限于糖尿病、痛风等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等。因此,有效管理体重对于预防多种疾病、维护全身健康至关重要。

3.睡眠好

想要追求长寿,良好的睡眠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事实上,早睡早起确实带来诸多好处:增强免疫力、降低患癌风险、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甚至还有助于减少抑郁的可能性。

因此,从现在开始,制定在晚上11点前入睡的规律作息,将对整体健康和长寿产生积极的影响。

4.不吸烟

2012年原卫生部编著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显示,充分的证据表明吸烟与多种癌症密切相关,包括肺癌、口腔和鼻咽部恶性肿瘤、喉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肾癌、膀胱癌和宫颈癌。

此外,还有证据提示吸烟可能导致结直肠癌、乳腺癌和急性白血病。

5.不喝酒

2018年8月,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上一篇文章指出,全球范围内,喝酒直接导致了280万人的死亡。更为引人关注的是,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对健康最有益的饮酒量是0,即不饮酒。

6.不久坐

长期久坐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特别容易在人体最低部位产生淤积,而结肠癌被称为一种多发的“椅子病”。

贵州省肿瘤医院腹部肿瘤科副主任王文玲指出,当肠道长时间处于瘀血状态时,代谢问题可能随之而来。肠道蠕动减缓,粪便中有害成分在结肠内停留,同时刺激肠黏膜,容易诱发结肠癌。

对于长时间久坐的人群,建议每小时站立一次,每次大约2~3分钟,起身时可以倒一杯水适量饮水,或者在走廊里稍作活动,同时在上厕所时顺便伸展一下腿脚,有助于维护肠道健康。

7.不过劳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心身医学门诊主任彭国球指出,从轻度疲劳到患病只需经历五个步骤:轻度疲劳 身体沉甸甸 筋疲力尽 身体有恙 大病缠身。

因此,我们要注意劳逸结合,除了工作之外,还要适时休息。特别是在感觉到疲劳时,应该立即给予自己一些休息时间。这样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健康状况。

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将成为实现健康长寿目标的重要支撑。因此,让我们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追求健康、活力和长寿的美好生活。

参考资料:

[1]《为什么日本人不喜欢运动,却是全球最瘦、最长寿?看看他们怎么吃的!》.健康时报.2019-05-27

[2]《为什么日本人更健康长寿?这 12 个“秘诀”值得借鉴》.科普中国.2022-12-09

[3]《长寿的秘诀是什么?百岁老人,多有这一个共性!》.健康时报. 2021-06-09

[4]《最简单长寿秘诀:“一清二白三好四不”,健健康康活到老!》.健康时报.2021-11-2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e46a6d977554dd41ebee1abbce7a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