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一丹:患难婚姻成女儿榜样,女儿也与国外老公准备定居北京

2023-08-14   科技老宅男

原标题:敬一丹:患难婚姻成女儿榜样,女儿也与国外老公准备定居北京

电视的《焦点访谈》是一档国民程度很高的节目,主持人敬一丹也以从容温和的主持风格深受好评。2015年时敬一丹与这档节目告别,之后焦点访谈虽然依旧在播,但依旧有很多人感到惋惜。

敬一丹出生在干部家庭,一生跌宕起伏遭遇了不少波折,但她始终保持着不怕苦难的干劲,才能在一次次打击中站起来。而她与富商丈夫王梓木逐渐也互相扶持度过了许多难关,两人感情甚笃,幸福的家庭氛围对嫁给苏格兰小伙的女儿王尔晴也影响巨大。

敬一丹父母都是黑龙江省司法系统的干部,家里姐弟四人都被教养的端庄持重。高中毕业之后她去了小兴安岭林区插队,那时候的她已经在播音方面初露头角,因为形象端庄嗓音漂亮,被安排到广播站当播音员。

即使生活苦不堪言,也没有阻挡她对播音的热情,她没有一点干部子弟娇生惯养的陋习,在冰天雪地的林区忍受着艰苦的环境,写稿子写到手上生冻疮。

终于她等来了上大学深造的机会,因为四年来的出色表现,她被推荐到北京广播学院。大学毕业之后又因为在校的优异表现被分配到黑龙江省网民广播电台,从此走上了正式的职业道路。

敬一丹与丈夫王梓木相识时,对方还不是现在的亿万富翁,他在黑龙江省委党校当老师。两人是1979年经同事介绍认识的。王梓木从小就是个有冒险精神、敢尝试任何事情的人。

王梓木和敬一丹经历类似,早年下乡插队,期间读了很多历史学、经济学著作,高考恢复之后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被推荐入学。

两人认识之后,相似的年龄和经历让两人有了很多共同语言。再加上两人个性都比较坚韧,经常互相鼓励着对方勇攀高峰,这种互相扶持的感情一直贯穿了两人后来的婚姻。

敬一丹在主持事业上遇到的第一个坎就是英语,同时王梓木也因为外语水平不过关,报考全国研究生考试两次落榜。两人恋爱时几乎没有什么花前月下的甜蜜约会,只有一起挑灯夜读,一边工作一边尽可能地抽时间学英语。

敬一丹在省电视台的播音事业刚走上正轨,白天工作非常忙,有两档节目要播,每天筋疲力竭的下班之后,还要全周无休的上英语补习课,忙的脚不点地。在他们忙忙碌碌地互相陪伴下,两人的感情也逐渐趋于稳定,这一对奋进向上的有情人在1981年结婚了。

两人的努力都没有白费,王梓木在婚后考取了中央党校的第一届研究生。为了能和丈夫一起留京,敬一丹开始考虑到北京去工作。于是1983年,敬一丹在两年苦读之后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研究生。

这对夫妻几乎在结婚后就是聚少离多的状态,在北京的研究生生活并不轻松,敬一丹几乎全身心都投入在学习上,期间发表多篇关于节目支持人的论文。

在1985年,敬一丹怀上了两人的女儿王尔晴,孕期读书更加辛苦,但是她也没有放弃,王梓木经常在下班之后来学校照顾妻子。

过了一年,敬一丹终于毕业,留校任教,事实也和家庭的压力压得他们夫妻二人几乎喘不过气有关。后来她婆婆也来到北京替两人照顾女儿,这才有所好转。敬一丹进入电视是在一次调研中,电视领导在工作中发现她能力非常突出,于是调她进电视。

王尔晴四岁的时候,婆婆回到了哈尔滨,敬一丹开始家庭事业两手抓,一边要做好高强度的工作,一边还要注意女儿的日常起居和教育。王尔晴对妈妈的精明强干印象非常深刻,母亲身上那种职业女性雷厉风行的美深深地刺激着她。

王梓木研究生毕业之后成为了公务员,明摆着前途无量的他却又起了创业的念头。让别人来看都说他疯了,好好的编制不要,拖着整个家庭承担创业的风险。但敬一丹不理会外面的人怎么说,两人相处的这些年,她完全相信自己的丈夫,并且愿意全力支持他。

1996年,王梓木创立了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并且在几年内就把事业做得风声水起,用实力证明有干劲和头脑的人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能创出一片天地。而王梓木也时常提起,能把事业做成功,和妻子背后的支持脱不开关系。

王尔晴耳闻目睹了父母的恩爱和互相扶持,这种幸福坚强的家庭氛围是她整个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2001年王尔晴初中毕业之后选择了出国留学,一个女孩子独自在国外的生活并不轻松,但王尔晴承袭了父母的意志力,并不脆弱。她不仅成绩优异,考进了国外帝国理工学院,还在读研期间认识了国外丈夫Nick。

两人的跨国恋情一开始也令敬一丹夫妇有一些担忧,但后来小情侣商量着定居北京,敬一丹夫妇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现在王尔晴和尼克已经结婚,两人的小家庭一如父母一样,秉持着互相扶持、共求上进的原则,无论对方想做什么,都会毫无保留的站在对方身后,成为家庭最可靠的保障和后盾。

尤其是敬一丹退休后,一家人的生活更加清闲幸福了,敬一丹和丈夫奋斗了一生,现在过得幸福而精彩!

感谢观看,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娱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