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六安“上课”!上海、六安两地教育部门共同组织……

2023-11-18   六安新周报

原标题:欢迎来六安“上课”!上海、六安两地教育部门共同组织……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行走中的实践课堂,沉浸式的体验感悟……11月13日下午,随着从上海驶来的火车准时到达六安站,来自上海市珠峰中学的88名学生为期5天4夜的“踏寻红色宝地,重温峥嵘岁月”红色研学之旅也正式开启。这也是第二批由上海、六安两地教育部门共同组织的青少年研学活动。一路上孩子们边走边看边学,在旅途中学习,在体验中收获。

    研学活动前,六安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迎驾春风营地的负责人在与上海市珠峰中学师生了解沟通后,制定了详实的活动方案和安全预案,设计研学手册,确保交通、饮食、活动的安全,为迎接孩子们的到来做足了准备工作。

    心怀蓬勃朝气

    开启红色之旅

    红色研学之旅的首站,同学们在六安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教官的带领下,来到横排头红色教育基地,走进了位于六安市裕安区横排头渠首枢纽的淠史杭工程展览馆,参观了大量淠史航水利工程建设的历史图片、实物陈列,认真聆听了关于皖西人民旱涝交替贫苦历程和淠史杭建设者艰苦卓绝的奋斗史,追忆治水前辈们的光辉事迹,结合现场实景和展馆图片的生动呈现,顺着馆内一级级台阶一步步体会到了“亲水”“苦水”“治水”“乐水”的自然情怀,对淠史杭精神的丰富内涵有了深刻的认识。

    走出展览馆,学生赵雪燕还沉浸在这段奋斗历史中,“这里的人们从对淮河水患叫苦不堪,到而今的淠史杭草木蔓发、农田丰饶,是以黄昌栋先生为代表的几代人不怕牺牲、一心为民奋斗出来的,这些让我深受鼓舞,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努力奋斗。”

    “围点打援、以少胜多、政治攻势,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走出展览馆,穿过思源桥,来到苏家埠战役陈列馆,同学们随着缓缓移动的队伍进入了馆内,或聆听讲解员讲述生动热血的革命故事,或瞻仰革命先烈的魁梧英姿,或观看岁月斑驳的先烈照片,或阅读动人心弦的战斗记录,或欣赏陈列的一件件革命物件和装备……逼真的模型、珍贵的文物震撼人心,直击灵魂,这其中蕴含的红色精神深深感染着在场的同学们。

    “通过一系列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也是希望可以以此来增强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的情操,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燃起他们奋斗进取的信念,并为之不懈奋斗!”随行的教官向记者介绍道。

    傍晚,在夕阳余晖的陪伴下,同学们结束了研学活动第一站的行程。同学们乘坐大巴来到六安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在教官和老师的带领下,收拾行囊完成入住。此时基地食堂内,也为孩子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同学们对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赞不绝口。

    晚餐稍作休息后,本次研学活动的开营仪式正式开始。仪式上,六安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和上海市珠峰中学活动负责人以及学生代表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随后通过动画展播的方式为同学们生动地介绍了皋陶文化。“以前我只知道六安是座红色城市,今天深入了解后发现,六安不仅是‘将军的故乡’,还是法治之乡。”强巴土典同学说道,“今天一天的旅程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一夜的休整,14日上午,同学们迎来了皖西庐剧体验课。同学们穿上戏服,跟随着皖西庐剧团专业演员们学习庐剧唱腔和动作,沉浸式体验了一把庐剧表演。台上同学们演的起劲,台下响起阵阵掌声。“我平时就有和爷爷奶奶一起听传统戏剧的习惯,原来只听说过庐剧,但是接触的很少,今天实实在在体验了一下,是我喜欢的戏曲。”郎加曲珍同学被庐剧清丽婉转的曲调深深吸引。“衣服很美,旋律也很好听,从来没有过的体验,真的很喜欢。”旦增恭吉也表示仅仅一天半的实践活动,已经让自己开始期待后面的行程了。

    随着最后一个音符结束,同学们在六安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的旅程也将告一段落,再次收拾行囊出发前往六安迎驾春风营地展开新一段的精彩体验。

    动如脱兔身矫健

    静如处子手工巧

    11月14日下午,伴随着和煦的暖阳,上海市珠峰中学88名学生来到了他们期待已久的六安迎驾春风营地。洋溢在他们脸上的满是对新环境的好奇、对研学内容的憧憬、对知识的渴望。学生们有序入住,稍作休息后,素质拓展课程正式开课。在教官的组织引导下,学生们一个个凝心聚力,全身心投入。初冬的天气微凉,学生的热情似火,在一次次的挑战与合作下,汗水打湿了脊背,笑容温暖了人心,同学们彼此之间团结一致,其乐融融。

    结束了充满挑战的户外活动,学生们走进了手工课堂,在这里开启了非遗体验的神奇之旅——“掐丝珐琅”“捕梦网”课程。

    掐丝珐琅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带领学生们体验这一传统工艺,不仅拉近了学生与传统民俗文化的距离,也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无限魅力。无论是体验掐丝珐琅还是制作捕梦网,同学们一个个都沉浸其中,专心致志,兴趣满满。

    一节课程结束,一幅幅作品呈现在眼前,一丝一缕皆入画,一抹一片描春秋。郎加曲珍同学很喜欢手工制作,她说:“真是太神奇了!太好看了,很喜欢这些传统又美丽的物件,自己也能做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手工艺品真好!又get到了新技能,真好!”

    夜幕悄然来临,凉意渐渐袭来。晚餐结束之后,营地为学生们举办了篝火晚会,多才多艺的学生们进行了才艺展示,孩子们尽情的享受黑夜中热情似火的舞台。燃烧的篝火带走了一天的疲惫,初冬的夜幕下是无所畏惧的青春!

    忆往昔峥嵘岁月

    惜今日国泰民安

    青年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传承红色基因,是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11月15日一早,伴随着广播里的集合声,上海市珠峰中学88名学生研学之旅的第三天开始了。第一站,同学们来到金寨县红军广场,在教官的带领下,举行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的仪式,表达对革命烈士的崇高敬意。整个过程庄严肃穆,同学们的眼中满满都是对革命先烈们的崇敬,对眼前和平、幸福生活的感慨。

    跟随着这条红色路线,第二站走进了金寨县革命博物馆。讲解员耐心细致讲解,同学们边听边感受,展柜中破旧的脸盆、草鞋等物品无不诉说着烽火岁月中先烈们艰难而光荣的斗争史和奋斗史。

    随后同学们又来到了主要由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红二十八军重建旧址、红军阁、大别山农耕民俗艺术展览馆等组成的鄂豫皖红军纪念园。在这里,学生们青春的心跳与爱国主义的情怀同频共振,触动颇深。

    一天的行程结束,同学们收获满满。纷纷表示以后定会不忘初心,勇毅前行,生逢其时,重任在肩!

    忆峥嵘岁月

    思来之不易

    除了参观游览,实践劳动更是这趟研学之旅的特色行程。为了锻炼学生们的劳动意志,培养学生们热爱劳动的品质,来到营地的第四天,学生们进行了采摘体验。同学们带上农具化身“小农夫”,细心温和的采摘下一个个圆滚滚的吊瓜,他们不仅摘得了果实,更是拥有了满满的成就感!

    收获了果实,同学们回到营地,一头扎进土灶营区,迫不及待地体验做农家大锅饭。

    烧土灶、洗红薯、扒玉米、剁南瓜、熬清粥,可能这些是不少同学的第一次,但他们齐心协力、互帮互助,换来了一顿充满意义的“红军饭”。围在方桌边同学们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耳边是老师分享的红军故事,心中感受着当年红军的艰难。“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餐红军饭,忆苦思甜,也让我更加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旦增恭吉说自己真切的体验了,才能真正体会到书中学习到的道理。

    午休过后,学生们在教官的带领下前往了六万情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大型实战演出情景剧——大别山传奇。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体会到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无奈。学生们纷纷感叹,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每一天都要加倍珍惜。

    充实的研学行程,让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是夜晚。营地里教官与学生们正在模拟野外生存体验。

    一顶顶帐篷拔地而起,一缕缕炊烟随风飘散,学生们又学会了一项技能。寂静的黑夜因绚丽的烟火和学生们的欢笑而充满生活气息,令人向往,让人陶醉。

    夜色渐深,学生们意犹未尽,也第一次重新定义了自己:“原来学习之余,我还可以做这么多事;原来动手参与劳动可以让自己这么充实、快乐!”

    中国第一坝

    警醒少年心

    研学的最后一天,学生们来到了佛子岭,近距离去了解这里关于水的故事,去感受生命的源泉给人们所带来的震撼。

    同学们第一站参观了新中国第一坝——佛子岭大坝,看到了毛爷爷写下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见识到了大坝的壮阔。这是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看似波澜不惊的文字,却在同学年少的心里埋下了种子: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

    随后,同学们来到了佛子岭水库展馆,进一步了解了水的诞生,水的类别以及水的分布等许多水利知识。“参观之后让我更加知道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后的生活中我也会做到节约水,保护水。”走出展馆格桑云旦对水资源保护有了更深的理解,“这应该就是老师带我们来到这里的意义所在。”

    午餐时分,学生们回到了营地,本次的研学之旅也接近尾声。回首本次上海市珠峰中学走进六安的这趟红色研学之旅,同学们经历种种,有欢笑、有挑战、有思考、有分享,留下难忘的回忆和丰富的实践经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经历是最好的学习,研学是最美的相遇。本次活动是一次别具意义的教育与挑战,是不同于教室的别样体验,是一次不平凡的体验与成长。上海珠峰中学带队老师珠峰学生发展科宋会敏科长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研学旅行,同学们能够研有所思,学有所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用汗水书写青春,用勤奋描绘蓝图,用意志铸就辉煌,描绘出更加绚丽,更加灿烂的人生篇章!”

    据悉,为全面落实《国家发展改 革委关于印发〈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过 上更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根据中央要求、两地所需、双方所能,通过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促进上海与三明、六安在红色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绿色低碳发展、产业合作平台共建、经贸合作与人才交流等领域开展对口合作,以更好地引领、撬动市场资金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革命老区对口合作工作中来,更有效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激发老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走出一条新时代老区振兴发展新路。

    来源:六安新周报融媒体记者 杜婉婷 胡鑫

    编辑/刘婉儿 监制/兰天 终审/台运俊 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