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子宫脱垂苦不堪言,妇科专家巧手化解“难言之隐”

原标题:重度子宫脱垂苦不堪言,妇科专家巧手化解“难言之隐”

李婆婆今年70岁了,20年前出现阴道脱出物,开始如核桃大小,平躺休息后还能自行还纳,而如今已如鹅蛋大小,行走、排便都受影响,还伴有腰痛、尿失禁,分泌物增多,有时呈脓样或血样。老人家苦不堪言,一忍再忍。

经多方打听,李婆婆找到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妇科周素芳主任。经周主任检查评估,确诊为“子宫脱垂III度、阴道前壁脱垂III度、压力性尿失禁”。查体发现阿婆子宫颈因长期暴露在外,出现粘膜增厚、角化,局部糜烂、溃疡,需要住院治疗。经过周主任团队充分评估,结合李婆婆的年纪及想要微创手术的意愿,最终制定出适合李婆婆的治疗方案,决定行腹腔镜下阴道前壁悬吊、骶棘韧带顶端固定术,同时切除脱垂的子宫和双侧附件。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后,阿婆身体恢复良好,走路也比以前轻松、也不漏尿了,李婆婆和全家人十分感谢。

周素芳主任介绍说,盆腔器官脱垂是由于盆底肌肉和筋膜组织异常,造成盆腔器官下降而引发的器官位置异常及功能障碍。盆底肌是位于盆骨底部的肌肉,正常情况下像弹簧床一样支撑着盆腔脏器(膀胱、子宫、直肠)。当盆底支持组织受损伤而变得薄弱时,盆腔器官就会脱出于阴道内或阴道外,包括阴道前壁膨出、膀胱膨出、尿道膨出、直肠膨出、子宫脱垂、阴道穹窿脱垂等。

在我国,成年女性症状性盆腔器官脱垂的患病率为9.6%,且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50~79岁女性中,40%患有不同程度的盆腔器官脱垂,从症状、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遗憾的是,该病中老年女性发病率较高,就诊率却不高,与对疾病认识不足、心理上难以启齿,以及对治疗的悲观态度有关。

周主任说,盆腔器官脱垂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意愿、脱垂部位及其程度、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合并症、年龄、是否有生育要求、既往腹部及盆腔手术史、所选方案的受益及风险等因素,可分为随访观察、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近年来,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妇科在盆腔脏器脱垂疾病的手术治疗中,除了传统的经阴道手术修复外,又开展了新技术,即腹腔镜下阴道前壁悬吊、骶棘韧带顶端固定术,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切除或保留子宫,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如今,女性盆底健康越来越受重视,早期预防、早期诊治、早期康复是医患的共同目标。希望中老年女性不要讳疾忌医,及时前往医院诊治,尽早摆脱疾病危害,尽享健康、优雅、美好的生活。(张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