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胃里“长石头”?秋冬季,要格外注意这3种食物

2024-10-23   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近日

河南郑州的李阿姨

胃痛难忍,吃不下饭

入院检查后发现

胃中竟有7cm的结石

她究竟吃了什么?

01

胃结石吃出来的“石头”

医生介绍,李阿姨在空腹的情况下,一口气吃下 几个山楂。经过胃镜检查,医生发现李阿姨的胃腔内 有一个7厘米左右的结石,并且由于胃结石的摩擦,还出现了胃溃疡。好在经过碎石治疗,李阿姨的状况已经好转,正在逐渐康复。 那么,胃结石是怎么形成的呢?

胃结石是由于 胃肠道动力不足、消化道功能弱的人群摄入难以消化的食物、毛发,或某些矿物质(如铋剂、碳酸钙、钡剂等),在胃内凝结成块产生的。

按照摄入食物的不同,胃结石可分为: 物性胃结石、 毛发性胃结石、药物性胃结石混合性胃结石四种。其中, 植物性胃结石最为常见。

02

吃什么食物易患植物性胃结石?

秋冬季是柿子、山楂、黑枣成熟上市的季节。这些果实中 含有大量的鞣酸、树胶、果胶膳食纤维,尤其是未成熟、未脱涩的果实或果皮,鞣酸含量可高达20%。

在胃酸作用下,鞣酸和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可形成分子较大且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鞣酸蛋白和树胶、果胶、植物纤维等混合在一起,就会在胃内积聚形成固体性的团状, 成为胃结石。

植物性胃结石会造成胃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还可能导致 消化道溃疡、出血、胃肠道梗阻等并发症。

03

如何避免胃里“长石头”?‍‍

胃结石最常见的危害是胃多发溃疡、胃黏膜多发糜烂。胃溃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胃结石对局部黏膜造成刺激和损伤,也就是胃结石摩擦导致的物理性损伤。较大的石头会引起胃出口梗阻,而小的结石会通过胃出口进入小肠,有时会导致小肠梗阻,使患者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最严重的情况是胃穿孔、胃活动性出血或者腹膜炎等急腹症的出现。所以,胃结石患者要抓紧时间治疗,高危人群应重视预防和管理。

1.控制相关食物的摄入。避免空腹进食过多的柿子、山楂、黑枣等高鞣酸含量的食物,尤其是有胃手术史者、患有糖尿病或使用司美格鲁肽者、辟谷减肥的人及甲减患者。老年人和儿童也要注意适量摄入柿子、山楂、黑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