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1W,招不到人的主要原因肯定在企业自身。
企业要想解决招人难的问题,必须从自身做起,改变和完善内部的管理方式,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让员工愿意来应聘、愿意留下来、愿意长期干。
一方面,月薪1W时,企业招不到人的主要原因
1、劳动强度大,员工难坚持
在一些私企,特别是一些中小微企业,老板的管理理念和方式,还停留在家庭作坊式阶段,谈不上规范的、标准的、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
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表面上看,员工工资高,但是,要想全部拿到手,是很要费一番工夫的,员工不累得个皮大嘴歪,不累得个精疲力尽,是难以拿到的。
我曾经的一个同事,在一家公司车间流水线工作时,基本工资加上计件工资,一个月也要拿到上万元。
可是,他硬着头皮干了两年后,就坚决主动辞职不干了。
用他的话说,在这里工作,自己就是个有血有肉有思维的机器,就是个生产工具,就是个木头人。再干下去的话,挣的工资还不够看病住院的。
他在车间流水线工作时,每周要工作6天,休息的这一天,还要经常被安排加班。从上午8点进车间,中间除了上厕所、吃饭外,一直要工作到晚上10才能下班。每天需要工作近14个小时。晚上下班回到家里,整个人就像散了架似的,躺到沙发上就不想动了。
有的人也许会说,月薪上万,拿这么多钱干这么长的时间,也是应该的呀。
说老实话,月薪上万,看起来确实不少,也不低。但是,一旦劳动强度超过了你的体力极限时、超过了你的忍耐限度时、超过了你的承受能力时,再高的工资,你也会望而却步,你也会忍痛割爱,哪怕你再需要钱花。
所以说,无论公司给的工资再高,一旦劳动强度远远超过了员工的承受能力时,员工都会感觉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今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身体健康比高工资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2、工作环境差,企业难留人
在一些私企,尽管公司给员工制定的工资标准不低,有的甚至还在当地是比较高的。但是,当应聘者入职后,有的当天就不辞而别,有的干个十天半个月就跑了。
为什么工资高还留不住人呢?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员工的工作环境太差,员工难以忍受,宁愿不挣这个高工资,也要跑路。
一个是工作环境恶劣。在一些企业,存在一些有毒有害工种。企业在员工的职业健康防护上、在员工的劳动保护上,在劳保用品的保障上,都做得不到位,保障措施不完善,致使员工长期处于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工作。长此以往,员工难以忍受、难以坚持,只好放弃比较高的工资收入。
有的企业员工工作的硬环境较差,软环境也不行。企业文化压抑,管理手段随意,规章制度不全,以罚代管,以粗暴批评代管,以威胁辞退代管。只讲人治,不讲制度。致使员工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精神紧张,长期压抑,工作不开心。
例如:我曾经打工的一家私企,一年四季都在招人,月月有人进,月月有人走;在一些工作岗位,员工走马灯似的换,就是留不住人。但是,老板从不反思公司存在的问题,总认为是员工自身的问题。觉得现在公司招人,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多的是。
时间长了,在一些部门和工作岗位,基本上每个月都在帮带新员工,每个月都有新员工离职走人。但是老板无所谓,自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高薪自然有人来。而现实恰恰相反,员工觉得工资是比较理想,但人却受不了,还不如走了的好。
尽管工资比较高,但是,员工也能算清楚劳动付出和回报的账。员工所拿到的高工资,与自己的劳动付出相比,是远远不够的,是不成正比的。所以,最后只有辞职走人。
3、法规意识强,员工难糊弄
现在的90后、00后,生长环境、受教育程度都要比老一辈人优越得多,见多识广,知识面宽,法规意识强,对应聘求职的要求更高,更加合理和理性,个人权益保护意识更强。
同时,他们的家庭条件、经济条件都比较好,还没有到不打工就没有饭吃的地步,还没有到不挣钱就难以养家糊口的程度。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将就凑合,更不会委曲求全。
例如:最近在网上看到南方一些城市的私企,员工短缺,派人到人才市场招聘时,求职者除了对工资有自己的要求外,对诸如有无五险一金、免费午餐;是否每周双休、每天8小时工作制;是否经常加班、按照规定享受年假等等,都有自己的诉求和愿望。如果达不到这些基本的、应该有的条件,很多求职者都会选择离开,不会应聘。
一些企业虽然工资比较理想,但是在工作中,任务重、要求高、管理苛刻,不按照法规办事,恃强凌弱,随意加班,随意更改规则。可是,现在的年轻员工肯定不会吃你这一套的。他们要么明确提出反对意见,要么辞职走人,不会像过去的老一辈员工那样,只要能挣到钱,就忍辱负重地伺候你的。
如果一个公司只是工资表面上高,而在员工应该享受和得到的福利待遇上,不兑现、打折扣、画饼充饥,员工也是不会买账的,也会选择离开。
另一方面,月薪1W时,企业招不到人怎么办
1、既要加班,更要加薪。作为企业来讲,特别是私企,是以赚钱为目的的,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首要任务的。给员工月薪1W,肯定不是白给的,肯定不是仁慈和优待。员工要想拿到这个钱,肯定是要付出成倍的劳动和代价的。
因此,企业要想真正招聘到合适的员工,真正想让员工主动自觉地留下来,不至于需要用人时招不到人,不至于出现用工荒,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就应该在该花钱的地方舍得花钱。
虽然很多企业在给予员工的薪酬上,从表面上看还是比较理想的,甚至在同行业中也是比较高的。但是,员工的工作量也是成倍增加的。比如:996、5+2、白+黑。员工为了拿到高薪,可以说是投入了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成了一个狂,成了一台为老板赚钱的机器。
这个时候,作为企业来讲,就需要体恤员工、关心员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要充分体现出多劳多得,把钱给够。因为员工拼命地工作,无非就是为了钱。你不给够,你在这方面吝啬,员工也不会长期当傻子,宁愿不要你这个高薪,也要辞职走人的。
2、员工的福利待遇要兑现。一般情况下,企业给予员工高薪,肯定是经过详细核算用工成本的,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尽显大方地给予员工的,员工必须通过劳动付出才能得到。
但是,除了正常的工资待遇外,诸如员工的五险一金、加班补贴、降温费、取暖费、带薪年假、劳动保护津贴等等,也要给予考虑,发放到位。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肯定是行不通的。这样才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才能留得住人。俗话说,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就是这个道理。
3、公司的人文环境要改善。现在,年轻一代员工,生活条件好,文化层次高,思想观念新,个人追求多元化。同时,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法规意识和对于工作条件的要求,都有自己的主见和观点。对于公司来说,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尤为重要,这也是拴心留人的有效办法之一。
所以,在公司的管理和治理上,过去的那种靠人治、靠拍脑袋决策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员工的实际需求。要针对员工的特点和诉求,实行人性化管理,给予员工应有的尊重,让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得到快乐,在工作中有获得感、成就感。
4、公司的劳动强度要合理。现在,年轻员工的自主意识、自尊意识比较强,作为企业来讲,如果一味地给员工加码工作量,一味地提高工作指标;靠粗暴、靠强制、靠处罚来管理,员工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就会产生厌恶心理,就会产生逃避心态,最后只有辞职走人。
作为企业老板,切不能当《半夜鸡叫》里的"周扒皮"。
家喻户晓的《半夜鸡叫》这个作品里的"周扒皮",是著名作家高玉宝笔下有名的反派男主角。
这个作品的大概内容是:从前,有个地主周扒皮,他对长工非常苛刻。为了让长工多干活,就半夜跑到鸡窝里学鸡叫,好让长工早点起床干活。
因为以前没有钟表来计时,长工们是鸡叫起床开工,太阳落山才收工。
一天夜里,长工们睡到半夜鸡就叫了,周扒皮就催着长工们出工。长工们干了好半天,天才亮。心想,别人家的鸡都是天亮才叫,周扒皮的鸡怎幺半夜就叫了呢?
于是,第二天半夜,长工们就蹲在鸡窝旁观看。只见一个人影走到鸡窝旁边,把头伸进鸡窝里,捂着鼻子“喔喔喔”地学鸡叫,鸡窝里的鸡也跟着叫了起来。
大家认出这个人影就是周扒皮,都跑出来,高声叫喊:捉贼呀,有人偷鸡啦!就对周扒皮一顿拳打脚踢。
周扒皮喊道:别打,别打,是我。可长工们越打越起劲,直打得周扒皮头破血流直往鸡窝里钻,鸡也不停地啄周扒皮。这时,地主婆赶来了,说:不能打、不能打,他是老东家啊。
其实,《半夜鸡叫》这个作品的内容,对现在的企业管理来讲,也有一些启示作用。就是企业对待员工时,要平等相待,要安排工作适量,要尊重善待员工,要把工钱给够。
月薪1W,企业还招不到人,说明你这个工资标准与员工的劳动量相比,还是低的,说明企业在很多方面还不行。
其实,要想招到人,要想留住人,就要让员工的劳动付出与工资报酬成正比,就要让员工觉得再苦再累都值。总归一条:公司真正把钱比够了,把员工的工作福利保障到位了,就不愁招不到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d5792856918f45f641aefed6497da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