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1月13日发布致歉信,称机械执行防疫政策,未能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贯彻落实到医疗救治工作中,责任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担当。
全文如下:
就在今晚,上市公司国际医学公告称,下属医院收到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处理通告,该事项触发了“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相应情形,公司股票自1月17日开市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国医”。
根据西安卫健委通告,国际医学下属两家医院停业整顿三个月,两医院占国际医学营收94%,国际医学一季度或将颗粒无收,14万多股民难眠。
A
两医院停业整顿3个月
西安高新医院总经理被撤
负责安保后勤
今日早些时候,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今日发布公告,对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给予警告,全市通报批评,并停业整顿3个月,期满整改合格后方能重新开诊。与此同时,对上述医院的相关负责人给予免职或停职处理。
也有网友质疑,患者被多家医院拒收,为何只有国际医学被处罚。
价值线研究院查阅发现,涉西安孕妇流产事件的西安高新医院网站上,被撤职的总经理为范郁会,其职能为全面负责全院的行政、后勤、安全保卫、保障工作和市场开发,配合并满足医疗需求。负责院内工程改造和院外新机构的筹建及经营管理;负责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维护;分管设备部、采购部、运维部。
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则为院长宋瑛负责。宋瑛的职能还包括负责突发重大事件的统一协调与处置(及时上报董事会)、主管人力资源部,分管宣传部。
而在涉因延误救治,导致病人心梗去世的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网站上,医院领导专栏显示:没有相应的数据。
启信宝显示,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对应公司法人代表和董事长均是刘建军;而西安高新医院官网显示,其董事长也是刘建军。 与国际医学董事长刘建申姓名仅一字之差。
B
两涉事医院占营收比例94%
国际医学一季度或颗粒无收
此事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究竟有多大?难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 2022年第一季度,国际医学或将处于“颗粒无收”的状态。
价值线研究院查阅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报表发现,两家医院撑起了公司90%以上营收:国际医学2020年总营收为16.07亿元,其中,西安高新医院有限公司实现收入7.99亿元,占比约49%左右;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有限公司实现收入7.21亿元,占比约45%左右。
2021前三季,国际医学营收20.49亿元,同比增长91.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亏损5.85亿元,同比减少17.36%。其中,第三季净利亏损约2.25亿元,同比下滑45.78%。
10月4日,西安孕妇事件发酵,国际医学就开始连接暴跌,今日消息传出后,国际医学报以惨烈跌停。自5日以来的六个交易日,国际医学已大跌25.86%,市值蒸发超66亿元。
C
连续三年扣非亏损
曾因顶流基金经理调研猛涨
2018-2020年,国际医学扣非后的净利润分别为-0.34亿元、-4.69亿元和-6.48亿元,已经连续三年扣非亏损。
2020年7月6日国际医学董事会决定增发,国际医学股价曾一路大涨。到2021年1月29日,当时国际医学股价已经涨到11元,但大股东仍然以3.28元的价格,认购全部增发股份股份3.05亿股。
2020年底,刘建申以7.8亿元的价格卖掉了国际医学旗下子公司所持北京汉氏联合生物公司的全部股权,避免了被ST。当时,净利润还是负数,净资产才1.76亿元的汉氏联合,居然被估值到了25亿元。此举被外界强烈质疑。
从2020年底开始, 国际医学的两大股东申华控股、世纪新元陆续开始进行大量股票质押 ,从券商获取了大额融资。
2021年3月23日,明星基金经理张坤调研国际医学,股价从11元多一路上涨至2021年6月最高点21.66元,但没有证据显示张坤买入了国际医学,之后公司股价一路震荡下滑。
2020年3季报显示,国际医学股东数为14.47万。在前十大股东名单上,共有5家基金,其中3家为3季度新进,一家老基金减持。
除了停业三个月整顿之外,本次事件会对两家医院未来经营产生什么影响?中国民营医院行业未来究竟何去何从?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cfe2e799b0207af6e2c752d49048d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