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广告······················
正
文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她从乡村走到了城市。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她从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成长为一位优秀的校长。在35年的教育生涯里,她见证了学校的岁月变迁,见证了一代代学子的成长,更见证了砚山教育一步一个脚印的变化。
“一走进学校就像回家了,还是这么温馨!”日前,砚山县第二小学原校长彭丽萍回到了学校,和老师们一道共话在学校工作的峥嵘岁月。走进学校,彭校长就端详着校园里熟悉又陌生的角角落落,不禁感慨万分。“回想过去,我离开砚山县第二小学已经7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彭丽萍边走边感叹。
砚山县第二小学原校长 彭丽萍
砚山县二小1972年建校时,就是通过老营房建了几间土坯平房做教室,后来有一间两面不通风的小楼房,你们看到现在实验楼、教学楼全部分开,看到现在的学生真的很幸福。
今年59岁的彭丽萍,是一名回族,80年代大专毕业后的她,被分配到砚山县盘龙乡拖支白小学任教,并先后在平远镇茂龙小学、稼依镇小石桥小学、江那镇大外革小学从事教学工作。
9年的乡村教师工作经历,让她积累了丰富的基层教学经验。1989年8月,彭丽萍正式调入砚山县第二小学任教,主要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灵活的思维、独具一格的教学方式,很快得到师生们的认可,并随之从一名普通的教师走上了管理岗位。
砚山县第二小学原校长 彭丽萍
我是1980年参加教育工作的,1989年调到砚山县第二小学,从一个上台讲课都不知道怎么面对,后来慢慢的通过锻炼变成了学校专门给学校教师上示范课的(教师),慢慢的成长起来。
回首往事,彭丽萍感慨道:“看到校园里熟悉的事物,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当年的峥嵘岁月。这么多年了,学校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代替我们一直想念着学校,守护着学校!虽然校园已经焕然一新,但一坐下来,当初辛勤工作的日日夜夜又重新浮现在眼前。”
砚山县第二小学原校长 彭丽萍
变化最大的,当然是教师,原来的教师学历,初中生都可以教书,现在都是大专以上,本科的都有好多。还有就是多媒体,一开始只是粉笔,发展到有简单的投影,从29寸到55寸屏幕。国家还派发平板电脑,开展平板教育,我们就直接在平板上写字,多媒体教育就全面铺开。
35年来,彭丽萍始终坚持为师生们上数学示范课、研讨课。她说,育人和育树一样,要重“品”、施“爱”加“责任”。
“心理教育树人格,科普劳技展特长”,在彭丽萍看来“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虚假”。身为校长,工作千头万绪,但她始终心系教学,教学工作亲自抓,教师的业务亲自培训,学校每次大的教学活动,亲自谋划。除了抓好教育教学工作外,对科研工作她也颇为重视,因为她深知一所学校要发展壮大,要靠科研的支撑和引领,学校的办学品位才会逐步提高。
砚山县第二小学原校长 彭丽萍
学校必须要有办学特色,我们就搞了几个综合实践课堂去参赛,获奖以后我们学校的特点就出来了,后来每年的科技创新大赛,我们学校都积极地组织参加。
采访中,彭丽萍说“每一位教师就是一面旗帜”,让每一位教师用爱的行为、爱的能力、爱的智慧,培育出学生的爱。“以爱育爱”,让每个教师心中拥有这种爱,方可带着孩子书写大写的“人”!老骥伏枥,壮心不已,35年风雨沧桑,彭丽萍不断创新教育方法与教学理念,书写着一个又一个教育梦想。
砚山县第二小学原校长 彭丽萍
我从教35年,见证了砚山二小和砚山教育的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希望年轻一辈发扬我们二小人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把二小的办学经验,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传承下去,并辐射全县,带动全县教育工作的发展,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学园、生活的乐园,活动的花园,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让学生成才。
岁月总是无声无息地在流淌,却见证了每一个生命的瞬间。重游故地,一花一草一石都有无尽的回忆,一花一草一石都见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国家好了,教育就好,教育好了,国家就更好。
来源:好享砚山,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家在砚山
01
联系我们
投稿爆料:Yanshan7077(微信)
02
家在砚山平台
留言区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