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将终止 对中国的API服务

2024-06-26     第一财经

6月25日凌晨,部分开发者收到了来自OpenAI官方的邮件。邮件显示,“贵组织的API(接口)流量来自OpenAI目前不支持的地区,我们将从7月9日开始采取额外措施,阻止来自不在我们支持的国家和地区列表中的地区的API流量。”

据悉,目前OpenAI的API向161个国家和地区开放,但中国未包含在其中。这也意味着,OpenAI将终止对中国提供API服务。

在利用OpenAI的能力方面,此前主要存在两个被广泛认可的途径。一方面,用户可以直接对接OpenAI官方提供的API接口;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与微软Azure平台合作,间接利用OpenAI的技术支持。业内人士表示,在国内直接对接OpenAI官方API以使用其能力的方式,一直存在被突然中断或封禁的风险。

一鲸落,万物生

6月22日,美国财政部发布一份规则草案,要求对美国在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某些投资进行监管,禁止或要求限制中国在AI和其他技术领域的投资。根据新规定,美国人将被禁止参与“涉及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技术和产品的交易”,此外,即使是开发未被禁止的AI系统或芯片相关的交易,也必须向财政部报告。

对此,商务部回应称,中方注意到美方发布相关文件,美方应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取消对华投资限制,为中美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环境。

6月25日,OpenAI将终止对中国提供API服务的消息传开后,国内大模型厂商纷纷下场“抢食”OpenAI份额,公布OpenAI用户迁移方案。

第一家开始动作的是国内大模型厂商智谱AI,6月25日下午两点,官方公众号发文宣布,“面向OpenAI API用户提供特别搬家计划”,帮助用户切换至国产大模型。具体来说,智谱为开发者提供1.5亿 Token(5000万 GLM-4 + 1亿 GLM-4-Air),以及从OpenAI到GLM的系列迁移培训。

智谱AI还表示为高用量客户提供与 OpenAI使用规模对等的Token赠送计划(不设上限),以及与OpenAI对等的并发规模、专属搬家顾问及5人天技术专家支持、备案培训和辅助。

当天下午四点,百度智能云官方接力,发文《故乡的云·大模型普惠计划》,表示“0成本切换”,会为新注册企业用户提供0元调用、0元训练、0元迁移等服务。其中,文心旗舰模型首次免费,赠送ERNIE3.5旗舰模型5000万Tokens包,主力模型ERNIE Speed/ERNIE Lite和轻量模型ERNIE Tiny持续免费;针对OpenAI迁移用户额外赠送与OpenAI使用规模对等的ERNIE3.5旗舰模型Tokens包。以上优惠活动均在2024年7月25日24点前适用。

阿里云同样在当日下午四点发文称“丝滑迁移通义API”,阿里云还表示将为OpenAI API用户提供最具性价比的中国大模型替代方案,并为中国开发者提供2200万免费Tokens和专属迁移服务。随后,MINIMAX同样宣布推出“零成本保姆式迁移方案”,称开放平台接口完全适配OpenAl,可实现一键迁移,并可以免费使用MOE架构大模型abab6.5s一个月,不限制TPM RPM。

零一万物随之也面向OpenAI用户推出了平滑迁移至Yi系列大模型的服务,针对接入OpenAI的不同模型的用户提供替换方案,包括对注册使用Yi API的新客户赠送100元额度,平台充值赠送50%到账额度,以及提供 Prompt兼容调优服务支持。零一万物称,对比GPT-4Turbo价格,用户接入Yi-Large-Turbo后使用成本可减少九成以上。

服务终止,影响几何

记者了解到,国内有大模型应用创业公司此前便在海外设立公司,以便使用ChatGPT,不需在国内调用OpenAI的API。一名互联网厂商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OpenAI终止对中国的API服务,影响应该不会太大,以往有能力调用的厂商预计仍有能力调用。

另一名国内大模型应用开发者告诉记者,对于业务面向海外的大模型应用公司而言,OpenAI终止对中国的API服务影响小,因为这类公司在海外本身就有服务器,但对国内一些大模型厂商可能有一定影响,如果这些公司曾使用OpenAI大模型的技术帮助自身大模型研发,那么以后可能难以大规模使用了。

即便挑战者众多,OpenAI旗下的GPT-4目前仍有优势。一名面向海外市场的大模型应用开发者告诉记者,他的团队使用了GPT-4、Claude 3和谷歌、Mistral旗下的大模型。在商业场景下,业务对大模型性能的要求很高,相比之下,GPT-4的推理能力优势明显,目前难以取代。

一位行业人士同样对记者表示,很多国内公司在用OpenAI做推理以及数据处理,国内还很难替换。此外,一位开发者表示,自己的团队在用的是GPT-4 的Vision(视觉版)模型,在这方面目前OpenAI的能力无可替代,而国内开放Vision的还不多。

OpenAI终止对中国API服务后,企业用户通过与微软Azure平台合作、间接利用OpenAI技术支持的方式是否仍可行尚未可知。

除了公布OpenAI用户迁移方案以“抢食”OpenAI份额,今年5月,国内多家大模型厂商还通过降价或免费吸引大模型使用者。

据斯坦福大学基础模型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大模型测评榜单HELM MMLU最新结果,排名第一的是AI初创公司Anthropic旗下的Claude 3 Opus,其次是GPT-4o、Gemini1.5 Pro和GPT-4,该榜单前十名中,国内厂商有两个模型入选,分别是阿里旗下的Qwen2 Instruct(72B)和零一万物旗下的Yi Large,分别排名第五和第十。

“近一年来,国内大模型能力追赶很快。但很多大模型技术之间没有太强壁垒,甚至大模型各类排行榜中,排名一周基本要交替4次左右,即便是GPT-4也面临激烈竞争。我们的产品面向国内企业用户,目前来看,国内大模型的能力基本够用了。”一名大模型应用创业者告诉记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c4ab988bfa6f6113984817b7b89fde5.html